近现代欧美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演变

时间:2022-03-13 08:00:52

近现代欧美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演变

【考情分析】

年份

考点

题型

试题分布

2014

《共产党宣言》

选择题

广东卷文综第21题

俄罗斯人民对十月革命影响的认识

选择题

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2题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反映的学生历史观

材料解析题

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综第41题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与《独立宣言》原则的比较

选择题

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第33题

2015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选择题

全国Ⅰ卷文综第33题

英国近代史研究等体现的史学研究方法

材料解析题

山东卷文综第40题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的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

选择题

江苏卷历史第16题

美国邦联政府、议会与州的关系

选择题

福建卷文综第20题

美国总统与国会的关系

选择题

北京卷文综第22题

中、美两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历程及共同经验

材料解析题

四川卷文综历史第14题

[FL(!K2]

本专题包括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两部分的内容。近两年高考侧重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特点,突出对各国民主政体特色及代议制度民主政治一般特征的考查。从题型上来看,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尤其是以创设新情境进行能力考查的情况居多,材料解析题也有涉及。另外,对不同国家政治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备考2016年高考时,需要注意把雅典及罗马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联系起来复习,注意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根源,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对有关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要侧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比较。

[HT4”H]【金题点睛】

示例1 (2015年北京卷文综第22题)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

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

【答案与解析】A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但是如果国会重新表决,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的话,总统的否决无效,该法案就会生效。

变式练习 1787年宪法生效后,美国从一个松散的“邦联”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联邦”。有关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较好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结束了松散的状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

【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历史意义。A、B、C三项从不同侧面总结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历史影响;美国建立前是殖民地,D项“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示例2 (2015年安徽卷文综第21题)“在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中,得到《人权宣言》认可的人民大众似乎忘却了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而失却这一‘羁绊’,自由也就将如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宣言的制定者脱离民众

B.《人权宣言》引发法国大革命

C.法治比自由更加重要

D.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

【答案与解析】D 从《人权宣言》制定者“一再强调的依法行事的原则”被人民忘却,“对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的一片欢呼声”变成了“脱缰的野马而狂奔不止”,可见作者对法国大革命期间过于强调“自由权、参与权、反抗权”而忘却法治现象的不满,强调绝对自由违背了《人权宣言》倡导的法治原则,D项正确;《人权宣言》反映了民众利益,题干没有从正面分析《人权宣言》的影响,A、B两项不正确;C项不是作者强调的观点。

变式练习 1946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此条款与下面哪一国家政治体制的内容相近

A.英国国王:公布法律,领导内阁

B.美国总统:领导政府,否决国会的提案

C.德国皇帝:任命首相,制定法律

D.法国总统:任命内阁,对议会负责

【答案与解析】D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任命联邦法官。英国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权力受议会的限制。德国1871年宪法带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

示例3 (2014年海南卷历史第19题)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的指挥权

【答案与解析】A 题干时间1917年3月以及材料中“规定所有部队都应……监管本单位的武器”的信息说明苏维埃在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题干时间是二月革命后,当时临时政府还存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不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是在七月流血事件之后;彼得格勒苏维埃只能掌握自己的军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军队。

变式练习 图1和图2分别是中国发行的《纪念巴黎公社九十周年》和《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邮票。由此得出的正确信息是,巴黎会社

A.具有突发性城市武装起义的特点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

C.在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有重要意义

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与解析】C 发行时间分别是1971年和1981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发行邮票纪念巴黎公社革命,旨在强调巴黎公社革命在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B、D两项与史实不符。

【重点突破】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容和影响

(1)特点。①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②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③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④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首相由多数党的领袖担任。⑤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的权力。⑥实行分权的原则。

(2)内容。①内阁的产生与权力: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的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主要职权是行使最高行政权。议会可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迫使内阁辞职。②首相的产生与权力: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其是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拥有对各部大臣的提名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事实上掌握了国家大权。③国王的地位与权力: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拥有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批准和公布法律等象征性权力,实际上“统而不治”。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的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④上院的产生与权力:不经选举,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的法官等组成,无任期,有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拖延与修改权、最高司法权。1999年上院改革,取消了世袭贵族的当然议员资格,一部分议员由选举产生。⑤下院的产生与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力的核心。

(3)作用。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②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③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的稳定。④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影响深远。

2.英国、中国明朝内阁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②成员虽然名义上都由君主任命,但君主的任命仅具象征性。明朝内阁成员实际上是由“廷推”产生,朝廷根据官员的资历确定内阁成员,皇帝虽有否决权但实际上很难使用。英国内阁实际上由议会多数党的党魁负责组阁,国王拥有否决权但也很少行使。③都是对君权的分权。明朝内阁确立的票拟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皇帝的权力,并且越往后,对皇帝的限制越大。到天启、崇祯年间,皇帝不得更改首辅的票拟已成为政府的习惯。英国内阁也从《权利法案》开始,将国王的权力逐步缩小到今天仅仅剩下的礼仪方面。

(2)不同点。①英国的内阁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②英国的内阁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中国的内阁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③英国的内阁制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内阁制促使封建专制制度在强化的同时逐步衰落,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

英国的君主

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

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终身制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国家元首的地位

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总揽行政权、军权

国家的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政府的产生方式

首相提名,国王任命

总统提名,经参议院通过任命

国家元首、议会、政府的关系

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首相可解散议会,议会也可弹劾首相,二者相互制约

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行政与立法地位平等,相互制约与监督

相同点理论原则与经济基础

三权分立;私有制

国家性质

资产阶级

司法

独立

4.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不同

国家

元首

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等大权于一身,拥有实权

国王;世袭;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

首相、

议会

和政

府关

宰相主持政府工作并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首相也可以呈请国王解散议会,二者相互制约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构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

形成

的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统一运动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王朝战争的方式,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中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相同点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概言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5.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

项目

国别 政治体制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军权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权力中心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内阁

议会下院

议会上院

议会

国王

首相;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议会

美国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总统

总统

总统;选民间接选举

总统

法国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

议会

总统

总统

总统;议会选举产生

议会

德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

名归帝国[JP9]议会,实归皇帝

皇帝

皇帝

宰相;皇帝任命

皇帝

6.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核心

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本质

资产阶级力图通过立法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特征

①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③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地推行本党的意志和政策

形成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

过程

最早产生于英国,后被欧美等效仿

主要模式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与法国总统制共和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进步性

①议员经选举产生,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的权力,并实行多数的原则,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独裁,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②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的关系,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有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权。③实行政党政治,进行议会斗争,缓和了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有利于避免暴力,维护社会的稳定。④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的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⑤扩展到亚洲和世界的其他地区,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

行政权日益扩张;司法机关侵犯立法权;代表一定利益集团的利益

7.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相对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由发展到挫折的演变。

(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设想。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19世纪中期,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第一次尝试。

(3)由理想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1936年通过的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4)由一国到多国。随着二战的结束,欧洲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的范围,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形成了由12个国家组成的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

(5)由发展到挫折。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探索社会主义改革。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遭遇重大挫折。

8.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异同的比较

(1)背景。巴黎公社爆发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帝国主义阵营中最薄弱的一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性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虽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但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来看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领导。巴黎公社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4)对象。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是反对本国资产阶级,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5)方式。武装斗争。

(6)道路。巴黎公社是夺取首都这一中心城市,十月革命是从城市到农村,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农村到城市。

(7)措施。旧的政权或国家机器,建立革命武装。但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工农联盟,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发动了农民。

(8)结果。巴黎公社失败,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9)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第一次尝试,在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力量。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研究指出,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英国社会是一个具有相当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被资本主义化了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这一现象说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革命前,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封建统治者与资产阶级实现了妥协

D.英国封建君主重视资本主义经济

2.图3是张明理老师制作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脉络图》,图片中d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光荣革命爆发 B.第一次内战

C.斯图亚特王朝复辟D.第二次内战

3.《世界近代史》指出:光荣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英国历史的进程,也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主要是因为它

A.直接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结束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促进了近代代议制度的实施

D.否定了君权神授,确定议会至上

4.17世纪90年代,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重要法案,这一法案规定每3年英国国王必须召开一次议会,议员的任期最长不能超过3年。这一规定的主要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正式确立

B.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保障了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君主立宪制的实施

5.1742年,英国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失去了英国下院多数的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这一事件

A.是《权利法案》内容的体现

B.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C.标志着英国的三权分立最终完善

D.形成了首相与内阁共进退的惯例

6.一篇论文指出: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大不列颠帝国呈现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与政治上保守主义思潮并存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B.议会已经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C.工业革命与改革尚未最终完成

D.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

7.下表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时间

17世纪末

19世纪初

20世纪60年代

议员选举资格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

10%左右的男性

年满18周岁的公民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

B.英国的议会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发展完善

C.议会选举是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

D.工业革命是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成功的根源

8.某学者的论文题目是《论1787年美国宪法制订的民主性基础的缺失》,其论据应该是

A.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国家

B.对黑人和印第安人推行种族歧视的政策

C.曾经长期受到英国野蛮的殖民统治

D.宪法借鉴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精华

9.近代美国的一位政治家曾经指出,美国设立参议院的意图是促使政府能够正确地施政,因此,美国参议员应该有更长的任期。这一主张主要是因为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了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10.图4是《美国突发事件的分级应急指挥体系示意图》。这一图片体现的美国宪法内涵主要是

A.联邦体制下部门等级森严的弊端

B.分权体制下部门相互推诿的缺陷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

D.权力制衡在社会多领域存在的现实

11.“宪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内阁是国家的最高管理机关,它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名单由总理提出,以总统的名义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这部宪法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2.李连兵教授的著作《法国近代制度史》用了一章的内容,专门介绍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一章中的介绍,可能包括

①议会制和三权分立的原则得到肯定 ②总统的权力受到制约 ③议会实行两院制 ④总统由议会间接选举产生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13.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经历了保皇派总统下台,再到共和派总统上台并长期执政的艰辛历程。导致这一历程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君主派与共和派的矛盾得到缓解

C.1875年宪法较好地达成了共和的目标

D.法国君主立宪派在政坛上基本消失

14.194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戴高乐表示:“请您想一想,我这个美国总统,在战前甚至有时连法国内阁总理的名字都说不出来!”这一现象

A.反映了法国近现代共和制政体十分脆弱

B.法国因二战导致政府流亡而难以履行职权

C.罗斯福对法国政府二战前的软弱表示严重不满

D.法国政府更替频繁,影响到了国家的外交事务

15.“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短暂

B.政坛政治派别的斗争与妥协

C.国家缺乏成熟的法律基础

D.受到欧洲其他国家宪法的影响

16.图5-图8是德国不同时期的地图,符合德意志帝国统治时期的地图是

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以专章规定了帝国的军事制度,把普鲁士的军事法律施行于全国。这一法律的主要影响是

A.把普鲁士军国主义推向全国

B.为德国推行扩张埋下了祸根

C.有利于德国最终实现统一

D.导致欧洲及国际关系的紧张

18.赵明明同学在新华书店里看到了图9-图11所示的书籍。在这些书籍中他可以读到的内容可能有

①由统一的社会生产来代替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②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 ③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人人平等”的理想 ④要求解放妇女,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9.“在叙述无产阶级发展最一般阶段的时候,我们循序探讨了现存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蔽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爆发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这一内容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巴黎公社成立公告》

C.《法兰西内战》

D.1917年的《和平法令》

20.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被称为“第一个共产党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对这一评价,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它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理论和纲领

B.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就开始指导世界工人运动

C.它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统一的组织和纲领

D.它的发表标志着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正式诞生

21.一部著作指出:“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部著作的发表

A.表明榨取剩余价值的规律被发现

B.表明巴黎公社革命有了正确的经验总结

C.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

D.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2.马克思指出:“他们总还在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设立一些单个的法伦斯泰尔,创立一些国内移民地,建立一个小的伊加利亚……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马克思在此

A.批判了资产阶级对外野蛮殖民扩张的罪恶

B.指出欧文等人未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C.批评空想社会主义者缺乏对未来社会的预见

D.指责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23.1864年10月,第一国际“小委员会”否定了G・马志尼的秘书P・沃尔弗和老派J・韦斯顿提出的充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纲领性文件草案。这说明第一国际

A.内部资产阶级的影响至此绝迹

B.内部的分歧和斗争十分激烈

C.“小委员会”深受暴力革命的影响

D.出现了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倾向

24.对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侧面证明,而俄罗斯巴枯宁等人却认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这主要表明,巴枯宁认为巴黎公社

A.实质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政权

B.缺乏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而最终失败

C.没有工人阶级的参加而缺乏群众基础

D.没有采取维护人民利益的革命措施

25.“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越过了街垒,迅猛地冲向冬宫。”材料中描写的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其中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

26.(17分)美国1777年颁布的《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对美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邦联条例》规定“各州保留其、自由和独立”,在邦联国会内设立一个“诸州委员会”,条例虽授予邦联国会宣战、媾和、招募军队、建立对外关系等权力,但邦联国会的每一项重大决策,均须取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同意,方能执行。华盛顿曾经把这种情况形象地比作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美\]莫里森等《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上卷)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项明确规定了“各州不得缔结条约、同盟或联盟……不得铸币和发行纸币……未经国会核准不得征收进出口税、船舶吨税……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 第一条第八项规定:“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进步,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

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凡在合众国政府之下受俸或任职之人,未经国会许可,不得接受外国君主和国家所赠予之任何礼物、俸禄、官职或爵位。”

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美国总统必须宣誓――‘我郑重宣誓,我必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能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第二条第四项规定:“总统、副总统及合众国政府之文官,受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之弹劾与定谳时,应受免职处分。”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认为《邦联条例》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地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与《邦联条例》相比,在中央政府权力上的主要进步。(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8分)

27.(17分)阅读关于《北德意志邦联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德意志邦联是在普奥战争后成立的。普鲁士击败奥地利后,俾斯麦创立了《北德意志邦联宪法》。宪法在1867年7月1日生效。普王威廉一世出任邦联主席,而且是世袭的,他掌握邦联的全部行政及军事大权。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兼任邦联首相,首相只对主席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也不能罢免他。邦联议会由各邦任命的代表组成,共有43名代表,所有德意志邦国在邦联议会中都有议席,普鲁士独占17席。立法机关北德议会由民选产生,北德议会的决议只有经过邦联议会批准才获得法律上的效力。

――《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材料二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和充分多数的同意。

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的指挥。

第六十八条 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状态。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在皇权规定上的异同。(8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北德意志邦联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影响。(9分)

28.(16分)阅读图片和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王荣堂、姜德昌主编《世界近代史》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二 “俄国的大多数居民,即无产者和半无产者,也就是工人和贫苦农民,出于本能、感情和热望,都同情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卷

材料三 一位西方学者这样评论1917年革命中的列宁:“列宁对目的抱有绝对的自信心……他的这种自信心来源于一个不可动摇的理论信念。在1917年4月,他是理论家的典范。他所发动的革命的一系列彼此有着复杂关系的目标给人造成的印象以及他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策略,都来源于一个推理的链条……如果离开这个(1917年4月)推理链条来看,那就全都无法理解了。”

――尼・哈丁《1917年的列宁、社会主义和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发生的主要历史背景和影响。(6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状况在哪一事件后发生了重要改变。(1分)

(3)材料三中列宁的“推理链条”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7年底列宁是怎样实现他的“不可动摇的理论信念”的。(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C 4.D 5.D 6.C 7.B

[JP2]8.C 9.D 10.C 11.C 12.A 13.A 14.D

15.B 16.C 17.D 18.D 19.A 20.A 21.C 22.B 23.B 24.A 25.A

二、非选择题

26.(17分)(1)邦联国会没有实权,各州有独立的;邦联国会的决议和权力,须经9州的同意或完全受各州的制约。(3分)

(2)收回各州的独立、外交权、货币发行权、征税权、司法权,建立起中央集权制、联邦体制、共和制,中央政府集中了包括军事在内的所有大权,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地方只保留了一些自治权力。(6分)

(3)保护科技文化的进步,有利于科技、教育、文化、经济的发展。(2分)坚持民主共和制,限制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的廉洁公正。(2分)限制了共和国总统、官员的权力,并制定了违宪制裁的措施,防止了专制、独裁等现象的产生,体现了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加快了社会民主的进程。(4分)

27.(17分)(1)同:都规定皇权世袭、皇权至上。(2分)异:前者规定皇帝在行政、军事上的大权;后者进一步增加了皇帝在外交、战和、颁布法律、执行法律、非常时期等大权。(6分)

(2)前者:确立了普鲁士、邦联议会的特殊地位,为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后者: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德意志的统一,使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德意志赶超英、法等国奠定了政治基础。(3分)两者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军国主义传统,为德意志帝国的对外侵略埋下了祸根。(3分)

28.(16分)(1)事件:俄国二月革命。(1分)背景:沙俄参加了一战,前线战事不断地失利,丧失了大片的领土;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民不断发动反战、反饥饿、反沙皇专制的革命。(3分)影响: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3分)

(2)问题:民众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抱有幻想,反对社会主义革命。(2分)事件:1917年7月流血事件。(1分)

(3)链条: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俄国革命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阶段。(3分)实现:1917年10月决定举行武装起义;11月7日,发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分)

上一篇:虾青素对甲醛致雄性小鼠生殖细胞损伤的实验研... 下一篇:布地奈德联合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