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引领转型提质

时间:2022-03-12 09:17:56

“五位一体”引领转型提质

未来三年,尧都农商行将紧紧围绕“汇通三晋、融达九州”的愿景,以转型为主题、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改革创新强体制,转型提质壮实力,鼎力作为谋上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全球化融智、全国化布局、全牌照经营,融入国际金融价值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链,融入互联网金融创新链,到2016年,把尧都农商行建设成资产总额达千亿的现代金融企业集团。

布局一: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转型定力

尧都农商行董事会率先从管理体制改革入手综合布局,以此增强转型定力。一是成立上市办公室,提高战略引领能力。严格按照上市银行的标准规范各项管理,全面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农商行市值最大化。二是增设制度评估办公室,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制度评估办公室对前沿政策、现行制度、业务流程等进行研究、评估和诊断,实现从“以人治企”到“以法治企”的转变。目前,已将全行制度划分为5大类90个职能模块,动态适应了业务发展需要。三是更设战略投资管理部,提高投资管控能力。战略投资管理部全面履行对村镇银行、兼并重组、战略投资的规划、监督、管理职能,推动对外投资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四是设立金融市场部,提高资金创效能力。金融市场部下设资金管理、理财管理、票据贴现、债券业务和投资银行5个职能中心,按事业部制独立运营。五是设立新资本管理办公室,提高资本运作能力。建立资本约束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资本工具创新,用新资本管理办法指导业务经营。六是增设利率定价办公室,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总行成立利率定价办公室,引进先进的FTP资金转移定价技术,高效利用内部闲置资金,实现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值最大化。

布局二:转换经营机制激发转型活力

尧都农商行着力构建有利于释放经营管理内在活力的经营机制:一是完善授权机制,让管理者更有自。对支行“因行制宜,因需制宜”下放信贷审批、费用支配等权利,对500万元以下的贷款按照专营支行和普通支行分别进行差异化授权;根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工具,科学核定各支行费用比例,确保各支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焕发出“自主经营”的活力。二是优化考核机制,让执行者更有调配权。按照“利润导向、鼓励创效”的考核原则,以模拟利润为关键考核指标,根据到期贷款收回率、贷记卡逾期率、人均模拟利润等11项经营性指标以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综合管理指标等,对支行业绩进行科学评价;运用平衡计分卡考核工具,从财务(效益类指标)、客户(规模类指标)、内部流程(营运风险控制指标)、学习与成长(素质提升类指标)4个维度,对员工绩效进行科学公正的考核。三是创新激励机制,让干事者更有获益权。合理确定不同职位、不同岗位的薪酬标准,做到重责多得、创效多得、多劳多得。

布局三:打造科技平台增强转型助力

在转型发展中,尧都农商行以“走近业务、融入业务、推动业务”为科技建设思路,提速“四行建设”:一是建设手机银行。在年内实现手机支付、转账、查询、汇款、缴费、理财、贵金属交易等功能,成为“客户口袋里的财富管家”。二是建设微信银行。按照“宣传-体验-操作”分步走策略,通过“微客服”“微营销”“微支付”等微信渠道完成业务推送和业务宣传。三是建设移动银行。建立电子商城,完成信用卡IC卡系统建设,建立包括公交、医院、市场、商场等在内的电子商圈,为客户提供涵盖衣食住行各大领域的信息查询、在线消费、积分兑换、电子购物和网上缴费等。四是建设远程银行。依托省联社的综合业务系统,做好贷记卡、微贷业务、理财业务等特色前置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加大与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公司在移动支付层面的战略合作。

布局四:创新金融服务提升转型能力

以客户为中心推进服务创新是转型提质的核心。尧都农商行从三个层面综合发力:一是做优社区金融。依托“延芳社区金融服务站”的品牌优势,以便民服务为基础、投资理财为中心、高新科技为手段,按照“自助、体验、休闲”三区合一的理念提升社区银行建设,使新兴的社区银行真正成为遥控式远程交易、休闲式金融体验、家庭式贴心关怀的新型金融服务站。树立发展微贷金融的品牌意识,强化微贷中心“两个孵化器”的作用,培育百优客户经理、百优小微企业;同时,开发特色产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小微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三是做专特色金融。积极探索“专营支行+驻企办公”的服务模式,根据车贷专营、城建专营等不同特色,实施差异化管理与特色产品开发,派驻客户经理到4S店、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就地办公,延伸“一站式”服务内涵。

布局五:推进人才兴行凝聚转型合力

尧都农商行从五个方面革新人才选用机制,全面激活转型跨越的内生动力。一是革新人才选拔机制。严格坚持“四重”原则(重品行、重业绩、重民意、重程序),按照“人品、能力、执行力、忠诚度”四个要素进行甄别,让各类人才各展所长。二是革新人才引进机制。采用引进、聘用、合作等多种方式,在产品研发、科技攻关、经营管理等方面引进专业人才。三是革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对接省联社的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方案,采取高端培训、挂职锻炼、基层实践等方式,打造后续梯队。四是革新人才竞争机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进出机制,真正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导向。五是革新人才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中层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的动态跟踪考核管理办法,把考核结果与中层干部的使用、薪酬分配挂钩,实现对干部客观、公正的评价。

上一篇:规范被激励的企业:一种促进校企合作的思路 下一篇:抓住核心概念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