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岩 和自己交流是种乐趣

时间:2022-03-12 03:24:58

BM=BIZMODE

L=吕岩

BM:你好像很少办个展,但你应该完全具备多办几次个展的实力。

L:我感觉我的个展就算不少了,我觉得个展至少应该让自己感觉满意,特别想让别人看到,但我目前没有这种感觉。我也不着急,才30多岁,先慢慢沉淀沉淀再说,底蕴还不够厚。

BM:不怕藏家和观众没机会了解你吗?

L: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2010年有一家画廊找我合作,这是我至今唯一合作的一家画廊。我专心画画,与市场有关的事情都是画廊打理。去年7月份和画廊的合约到期,目前没有续签,我现在是自由状态。我觉得我也就刚和市场有点关系,一切都刚刚开始。

BM:你不在乎作品的售价?

L:之前有朋友跟我说「现在当代艺术这么火,你怎么不做点儿装置呢?「你怎么不做点儿影像呢?「你怎么不画点儿现在市场更喜欢的东西呢?我就很奇怪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可能做两年这样的作品,经济上会有收获,但是回头看,会觉得这两年浪费掉了。而且我觉得画画不应该是一种职业,而应该是一种生活,你把感受写成文字和画画有什么区别呢?

BM:最近两年你的作品似乎越来越有趣了。

L:以前的作品更关注记忆里的东西,这两年的作品更关注人的形象、人的精神世界,题材宽泛了一点,我希望以后更宽泛。从去年到今年我画了很多马,其实并不是马这种动物给了我什么灵感,我只是借助这个形象表达我的一些诉求。我希望身边有一些「这样的人,但是很少,所以我就创造了这种形象,我不把它们叫作「马,我称它们为「肖像。总之我希望生活中有,但是没有的东西,我就会从自身挖掘,把它放在那儿,然后跟它交流,这个过程很有意思。

BM:你现在的画还能算作油画吗?

L:现在很少用到和油画有关的材料了,会用到色粉、墨、蛋清、炭笔等等。我画画用毛笔,不用油画笔,油画笔画出来太齐整了,我不太喜欢。我的画不能算作油画,应该算「综合材料。

BM:画起来累吗?

L:挺累的,但是也很享受。我的画有时候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可能已经反复画过很多遍了。有时候我画了两天,又全没了,只留下一些痕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画。两天之后可能又都没了。这个过程会留下一些斑驳的痕迹,就像下雪一样,雪融化了总会在地上留下一些痕迹,我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找感觉。

BM:你的作品似乎有点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影子,是否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L:我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那几年我开始喜欢上钓鱼,一个星期有四五天都去钓鱼。这样过了两三年,我好像逐步找到了方向,让自己变得简单,状态慢慢平稳了。可能我现在的状态和传统文化有契合,但直接关系并不大。当然,我的确很喜欢传统文化,我闲暇时也写写书法,画画水墨画。

BM:钓鱼好像很少会吸引年轻人,你是怎么喜欢上这项运动的?

L:钓鱼看起来很静,其实充满了「动。钓鱼需要很多技巧,并不是一项单调、老气的运动。我一开始钓鱼就是随便玩玩,但是很快就入迷了。

对我来说,钓鱼也是一种和自然的沟通。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是8月份,那天没什么人钓鱼,就我自己。那个大湖特别特别大,晚上看不见对岸,远处是星星点点的灯光和月亮,周围只有虫鸣声。我看着漆黑的湖面,慢慢地感觉自己好像「散了,漂在湖面上,特别舒服。我画画其实就是这种状态衍生的一种行动。但是生活中想制造这种状态是很难的,需要自己给自己一点推力。

BM:你在乎别人的评价吗?

L:我有时候会偷偷观察观众看我的画时的状态。等这群人都走了,我希望有一个人会费尽周折来找我,我俩找个地方不停地聊,能聊几天几夜,就像两个孩子都喜欢玩同一种游戏,他们聚在一起不停地交流心得,我非常渴望那种天真单纯的状态。哪怕一两百个观众里只有一两个和我产生共鸣,我也觉得非常幸福了。这种事情当然很少,但少才珍贵。

BM:什么样的人会让你产生强烈的共鸣?

L:我非常喜欢「山人朱耷。有一次我去中国美术馆看展览,站在他的原作前面我竟然不由自主地流泪了。能有这样的感触,我真的特别幸福。我觉得朱耷的画不能从技术、手法之类的角度去解读,他已经超越了一个「绘画者的状态,甚至已经达到了哲人之上。他的存在对我是巨大的鼓励。有时候我就想,如果能让我回到那个年代,看看他行走、交谈,他的全貌,我就死而无憾了。

上一篇:房贷脱困要靠证券化 下一篇:呼吸机致肺水肿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