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程造价管理》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与实现

时间:2022-03-11 06:07:51

中职《工程造价管理》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与实现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是中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是实现课程的实用性要求的最有效方法。笔者通过对《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主要内容的分析,结合岗位实践,应用基于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工程造价管理》项目教学的课程构成内容、形式进行了开发设计,并对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职 工程造价管理 项目教学 实施构想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与实现方面做好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安排。

一、课程培养目标能力分析

能力不同于操作技能,职业能力强调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职业岗位调查,总结出社会对这一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而从教育与教学的角度予以梳理,细分成构成该职业能力的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专门能力,建立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

通过市场职业能力调查,我们确认,《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中职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学生,使之具备“能够完成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测算和确定”的能力。因此,课程核心能力建设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作为发展能力

即本课程要能让学生对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主要社会责任、社会权利的产生基本认知,使其有兴趣、有信心、有动力在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谋取自身的未来。

(二)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

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参与主体成为项目造价的主要关注者,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在不同主体间综合协调计价要素的取舍、费用计算的方法等问题,以形成满足各个主体所需的、不同的测算结论。

(三)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

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参与主体会对项目的造价控制提出各种各样的不同要求,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可以予以满足;哪些是不合理的,应该予以拒绝这是需要造价管理工作者来判定的。

(四)敏锐的费用识别与归纳能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费用,这些费用是否应该计入项目建设费,计入后归纳到那个费用类别,这是需要造价管理工作者来认定。

构建这四项基本的职业核心能力,需要在教材的安排上解决以下几项职业专门能力的建设问题:

1.要让学生具备合理确定建设项目计价要素的能力

2.要能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项目造价的测算依据

3.要使学生能够具备具备的造价依据的测算能力

4.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项目决策资料的编写提供能力

5.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评价设计方案优劣及寻找设计造价控制途径的能力

6.要让学生具有利用不同交易方式节约项目造价的能力

7.具备基本的项目合同造价偏差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8.具备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结构安排

课程结构分析时,主要针对课程专门能力的构建要求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整体设计和安排。项目课程课程结构采用仿生物成长型模式,即象小鸟学飞一样不断的在实践中摸索,最终学会飞翔。在课程设计上严格按照工作中的能力结构要求来对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做整体规划,以工作过程中的能力结构关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因此,项目法教材在每一个具体的专门能力培养内容的安排上,必须以案例为先导,以工作任务为主轴,让学生在老师诱导下去完成具体、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而使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保障措施

项目教学的重点是寻找到恰当的任务,要求该任务能涵盖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因而教学队伍实践能力就成了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教学组织上,组建“造价咨询工作室”,项目任务由工作室按照收集信息、计划、提供造价咨询意见、检查、评价的五个步骤有序进行。工作室的人员构成应该是按照学号分配而得,不是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与任何合作对象的团队合作能力。工作室的组织结构由成员自行决定,角色分配也由成员讨论决定,报教师备案,以便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时参考。知识储备方面,课程应该增加了思维创新方面的内容。在辅助教学手段上,运用项目实例教学方法,为课程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四、任务及载体选择与评价

学习成果方面以阶段性建设项目造价咨询报告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通过工作分析所获得的“工作任务”是形式化的,项目课程强调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典型产品或服务来使之具体化。在任务下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分别提供已经完成了的造价咨询报告实例和电子版的造价咨询报告模板,以解决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找不到方向的问题,加速学生对相关能力的掌握速度。

在评价课程学习结果时候,将任务的每个项目作为一个节点,教师对每个节点进行记录考核,作为本课程考核成绩的依据。考核内容包括课堂出勤、任务完成、工作室活动参与程度、有效学习方法的掌握、团队贡献、资料整理、表达交流等,通过教师评分和学生互评,形成过程性评价,作为学习结果的平时考核成绩;在项目完成后,按照项目结果的正确性和创新性进行终结性评价;最终还要根据学生对项目涵盖的应知应会内容进行考核,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上一篇:分类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多元发展 个性飞扬 实践体验 愉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