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文体篇幅与传播方式的关系

时间:2022-03-11 01:26:35

论古代文体篇幅与传播方式的关系

【摘要】从口耳相传、刻写、抄写到印刷;从甲骨、金石、简帛到纸张;从册、卷子、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从官刻到坊刻私刻,古典文献的传播方式经历了材质、书写方式、装帧方式、传播渠道的变革。与此相适应的文学文体的篇幅也由短到长。这种文体篇幅容量不断扩充的情况不仅在不同文体之间产生,相同文体内部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由短变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学的载体不断的演进与革新为其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进而影响到了文体的革新。

【关键词】文献载体;传播方式;文体篇幅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3-0035-2.5

文学传播方式,大致可分为物质载体与非物质媒介。非物质媒介则以口头传播为主;物质载体经历了甲骨、金石、简帛、纸张、印刷和电子载体等这几种过程。文学的载体基本上是沿着书写、保存、传播便捷的方向发展。每一种文学载体对前一种文学媒介的替代,对每种不同文体的发展包括文体自身的发展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体,指文学的体裁、体制或样式。作者在从事创作时,为达到既定的效用,必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语言形式和篇幅、组织结构等。”本篇论文考察文体演进与传播方式的关系,将重点聚焦于中国古代传播方式的发展过程,是否对文学作品篇幅的演变产生影响。

一、口头传播与原始文体

“文献”一词,在最初起源之时分属两个不同的意思,“文”指文章,“献”则喻指贤,(贤才),谓博学多闻、娴熟掌故之人,约相当于今日之谓“活字典”。文字尚未诞生之时,人类信息的传播基本依靠口耳相传,即所谓“献”。早期的神话与歌谣即是靠着口头传播流传下来的。这也就是原始时期主要的文学样式,即原始诗歌、原始神话和原始歌舞。其中,原始诗歌比较明显的可能是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动作的疾出的一种呼声。此时的诗歌有节奏、有韵律,但也非常简短。“断竹、续竹、飞土、逐。”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首原始歌谣,后人名为《弹歌》。它形象生动的反映了原始先民截竹系竹制作弹射工具狩猎的情景,为二拍子节奏。除了此时原始先民处于比较蒙昧的状态以及文学萌芽本身就不可能产生规整的创作等因素,原始歌谣主要也是通过先民们口头传播的,短小的篇幅更加有利于其流传且适应当时的具体条件。

二、甲骨、金石与先秦文体

书面文学产生于文字发明以后。文字作为一种确实的物质承担者,是到了殷墟甲骨书契出土的时候。甲骨文主要书写记载的是一些占卜卦辞。原始的文学主要也是从这些卜辞中保存下来的。金文,主要是指青铜器上的铭文,也是先秦尤其是西周东周比较重要的文献载体。贵族将比较重要的文献刻在青铜器上,便于永久保存。另外,石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石刻文字极为丰富。金石同甲骨相比,作为文字载体他们的容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文字篇章完整保存下来的可能性也就提高了。无论是甲骨卜辞,周代青铜铭文,还是石鼓文字,早期文献的书写方式是以刻写为主,虽然相比于口头传播,刻写的方式减少了口耳相传造成的“失真”,使得文献传播有了长久保存的物质载体。不过,因受载体的取得和刻写效率等的限制,刻写的文献文字数量有限、传播规模也小。比如金文与石鼓文一般为宫廷所用,所以此时文献的传播虽然有了新的载体,但是口头传播的作用以及意义仍然存在。

相对地,周代以前所保留下来的主要文学形式,就是诗歌,而且是形制简单,篇幅短小的诗歌。如在《周易》中,保存了一些古老的歌谣。周易是古代的一部巫书,在那些作为卜筮用的卦辞中无意中保存了部分的古代歌谣,如《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这是写古代抢婚的诗,短章中仅有十二个字,但却已经有了简单的构图,曲折的情节以及和谐的韵律。诗歌起源于劳动,劳动的呼声节奏自然而然地决定其韵律。但是这种有节奏性的语言形式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文体。所以,适应劳动韵律和古代简单的表达方式(即单音节词较多)而产生就是二言体的短章。不言而喻,这种简短的二言体更加有利于传播,相反的利于流传同时也使得二言体更易保存下来。

从商到西周,文学形式变化最大的是诗歌从二言体向以四言体为主的较长篇幅的转变。不过文学体制通常都是在旧有的基础上,将二言诗两句简单叠加就变成了早期的四言诗。相比之下,单句句式加长,篇幅容量也有了突破。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保存了较多的四言体诗。其中国风在诞生之初即是通过口头传播的形式最后由采诗官整理成文字,因此短小的篇幅便于人们记忆以及短时间的记录。当然《诗经》也有其他形制的诗歌存在,其中国风最长的篇目是《七月》,共三百八十一字。这是文学文体内部沿革的结果,也是社会物质基础发生改变且有所提高的必然要求。金石简帛的作为新文字载体在上层比较普遍的运用,使得篇幅较长的诗歌有了完整保存的可能。

三、纸简替代与两汉、魏晋六朝文体

以竹木为文献载体的物质证据可以一直追溯到长沙楚墓、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荆州郭店楚墓等都发现大批战国竹简。但其实竹木简起源的比较早,甲骨文里头有“册”字,有“典”字。《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墨子·明鬼》:“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可知先秦时期竹简已常用,而且开始的比较早。竹,主要是劈成长而窄的竹片,叫做竹简。木,既可以劈成长而窄的木片——木简,也可以做成比较宽的木板——方版(牍)。除了战国竹简,汉代的竹简也是发现的比较多的。根据王国维《简牍简署考》,汉代的简有二尺四寸、一尺二寸、八寸、六寸。根据书写的情况会选择不同的长度。另外竹木简都可以用绳编连结起来,通过“杀青”的工序,可以使较长的简策可以进行比较长时间的保存。竹简在战国得到比较广泛应用,其中重要的就有保存儒家经典。这个时期屈原“楚辞体”作品的出现,显著的扩大了诗歌的篇幅。《离骚》共有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个字,足足是国风最长篇幅《七月》的近三倍。

借鉴着屈原的楚辞体,赋体创作在战国末年已经开始兴起。赋的起源从《诗经》始,但相比《诗经》的篇幅,汉赋篇幅容量则要大得多。比如班固《两都赋》,全文共有五千多字。这在以甲骨、青铜为文献载体的时代是很难想象的。因为相对较长的文字篇幅如果没有相适应的载体匹配,书写与保存、传播的难度更大。文献载体的进步为文学作品容量扩充提供了保证,使诗歌内部的新变有了条件,其他新的文体比如散文也顺利的产生发展。先秦的散文从单篇文字的长短来看,散文似乎并没有比诗歌有更大的突破。但实际上,从单句表述的内容来说,完成一句话的字数及包含内容都更丰富。汉初贾谊的《过秦论》应该就是最早的单篇论文,共计有两千多字。随着文献载体的变化,包括载体自身装帧的演进,文体的篇幅容量是在随之不断的扩充的。以竹简作为文献的载体在一段时间内都比较盛行。即使是在东汉初纸刚刚产生的时候,纸简替代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根据考古实物考证出,早在西汉武帝时代即有纸了,在西北地区还发现了王莽时代的绘有地图或者写有文字的纸。(査屏球:《纸简替代与汉魏晋初文学新变》,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不过,限于造价以及技术的原因,纸简替代也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不过东汉末年以来王朝的崩溃更迭加速了纸的推广,西晋初年的学者傅玄(一作傅咸)作《纸赋》:“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卷可伸,能幽能显。”这也应当是最早的描写纸的作品,以人的品性咏纸。另外,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早期纸装帧成卷子的形状,应该是模仿竹简的装帧。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电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人生不能没有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