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的“推迟入学计划”

时间:2022-03-11 10:24:41

普林斯顿大学的“推迟入学计划”

2008年2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宣布了一项新的大学生培养计划,简称“推迟入学计划”,该计划将在新生中试点施行,让入学的10%或更多的学生先到国外从事一年的社会服务工作,结束后再开始正式的大学学习。普林斯顿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开展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期望新生能够从高中时期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促使他们更加成熟,并形容这是要“净化学生在高中时期的趣味,给他们一年重组的时间”。关于该计划的开支,校方表示会从2009年开始将不收这一年的学费,而且还会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但学校现有的经费只能够维持该计划运行几年时间,学校非常希望能够筹备更多的资金使这一计划能长期推行下去。

普林斯顿大学这一计划的宣布,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在美国,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延期一段时间后再进入大学学习,美国的不少大学也为新生设置了推迟入学的各种“计划”。但很多这样的“计划”往往是让学生参加工作挣学费或花钱到国外旅游。专家们认为,尽管在校园中已经有许多机构为学生提供到国外学习的机会,但普林斯顿是第一个正式提出这种入学改革的。

普林斯顿大学的改革期望是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尽早国际化,国外的社会工作经历无疑将扩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国际交往能力,这恰恰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国外的社会服务经历同样有利于学生积累相关领域的经验,为正式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学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是通过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并为他们提供选择机会的方式来实现的。普林斯顿大学的这项计划为学生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过渡时期,学生可以借此机会缓解高中时期的压力,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调整心态,为大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过渡期”获得的社会工作经验,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职业观,以在正式入学后更有效地进行专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

以此反观国内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以下几点是值得反思的。一是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突出,人才培养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些重点大学尤其普遍。高校的资金投入、教师的职称评定、奖励制度过于倾向科研活动,对教学工作的激励比较薄弱。很多教师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科研项目的申请、研究中,而相对冷落了课堂教学以及和学生的互动、交往。

二是重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就业率也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普遍存在一种功利主义的倾向,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以使毕业生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也开始重视通识教育,并进行了相关的改革,但在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实施、评价与推广上面临很多困难,更多的高校还没有真正重视通识教育。

三是在管理上对学生的限制比较多,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专业选择上,很多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并不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盲目性比较大,一旦被高校录取就难再换专业。不少学生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毕业后也不在该专业或相近的领域就业,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上一篇:创业教育要贯穿整个教育领域 下一篇:美国高校提前录取政策的存废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