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药影响受孕率?

时间:2022-03-11 06:57:30

尽管口服避孕药是目前堪称最佳的避孕方法之一,但因对其副作用仍有许多疑虑,尤其是担心长期服用会降低生育力,甚至造成不孕,所以很多女性不敢吃。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从避孕药的成分来分析,雌激素能抑制脑下垂体释出促卵泡生长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激素(LH)而阻止排卵,且可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避免不规则的脱落造成出血:孕激素则可使子宫颈黏液的浓度增加,使不易穿透;改变子宫与输卵管的活动力,阻挠受精卵的迁徙,并使子宫腺体减少糖原制造,如此囊胚则不易存活。

避孕药种类及服用方法

市售避孕药虽琳琅满目,但成分大致相似,依产品包装及每月服药粒数可分两种:

1 21粒装:每天服用1粒,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不论下一个周期月经是否停止,第8天开始使用新的一盒。

2 28粒装:每日服1粒,连续服用28天。使用此类制品的好处在于无需停药,服用完后即可开始使用新的一盒,对于工作繁忙的女性较不容易造成遗漏。

口服避孕药必须记得每天服用,如未曾忘记,避孕效果几乎可达百分之百;若有间断,可能会引起子宫异常出血,且必须并行其他避孕方法,才可确保避孕。停药后,若无其他避孕措施,则有立即怀孕的可能。一般认为并不会因为曾服用避孕药而增加流产或致畸胎的风险。

避孕药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毋庸置疑,避孕药在正确的使用下才会有良好的避孕效果。而在临床上,用它来治疗其他妇产科疾病也有相当的疗效。

据统计,服药女性比不服药者卵巢癌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此外,由雌激素、孕激素构成的避孕药,对子宫内膜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长期服药后停药,对于卵巢癌的保护作用可长达10至15年不等。

对于高雄性素血症女性,可以改善其青春痘与多毛症的状况;对于因低雌激素而造成无月经者,可改善其症状:对月经失调者,可使月经规律。目前它也多运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而对于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引发的疼痛,长期使用避孕药可以降低疼痛的发生。甚至有些证据显示,避孕药可以促使卵巢内异症包块缩小。

此外,口服避孕药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有调经之效;对月经前腹痛、烦躁等经前症候群的症状改善也有帮助;对经血过多或不正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可减少失血量。

(二)缺点

在使用避孕药的初期可能会出现阴道点状出血,然而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可正常,另外,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肠胃不适、头痛、压痛、体液滞留、紧张、沮丧等情形。对人群的调查统计显示,初期使用时,胆结石的发生率会提高(使用2年内),但并非口服避孕药会造成结石,而是会加速或促进胆囊结石的病程,若服用4年后,发病风险会降至正常范围。

约有5%的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会出现高血压,这可能与特异体质反应有关,故对于有高血压病史者并不建议使用。

有人认为服用超过1年以上,会使“子宫颈细胞变性”及“子宫颈原位癌”的发生率上升,其实不然,子宫颈癌的发生与“第一次年龄”、“人数”及“人类乳突状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联。美国疾病控制和防范中心(CDC)的研究也显示,口服避孕药并不会增加子宫颈癌的罹患率。

此外。高剂量的孕激素易造成心血管疾病,新一代的避孕药都已降低孕激素的含量,相对也较安全。

如何增加受孕机会

若夫妇双方有一年以上的正常性生活没有避孕却无法顺利受孕的话,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

在门诊中,必须先找出是否有先天性的异常或是生殖系统的病变。若能排除这些,则可遵照医嘱再试行自然怀孕,若无法自然怀孕,可以用促排卵药来增加排卵数,以提高其受孕可能。

如果还是无法达成目的,则需求助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

总结

过去,不少人担心在年轻时开始使用避孕药,日后会难以怀孕,答案是“不会”。有些人停用口服避孕药后,排卵很快即可恢复正常。停药后有70%以上的女性会在第一个月恢复排卵,而在停药一年后,不论是曾怀孕或未怀过孕的女性,7.5%~9%的使用者会成功怀孕,受孕率和其他避孕法相比并无差别。

上一篇:阳光运动,为孕力加油 下一篇:疏通生命走廊,迎来美妙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