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红衣大炮”和他背后独具慧眼的女人

时间:2022-03-11 02:22:43

网上曾经流行这样的段子,大意是说,你要是爱我就像360爱QQ, 即使到了公开对立的程度,启动QQ的时候,360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护着他。

说起对360的印象,有人说它还挺好用的,有人说它是充满挑衅、爱打架的小“弹窗”,因为它总用威严、专业的口气来提醒用户,需要安全升级,这时他挑战的不是用户,而是被他视为不安全的其他应用软件,由此引发了多次以3打头的经典战役,甚至有声音:战神不是阿瑞斯,是周鸿祎!然而这次不同的是,360因“血洗”安卓应用商店陷入的是一场“群殴”。

在腾讯4.48亿美元参股搜狗之后的第三天,搜狗CEO王小川在微博上称360“篡改了默认的搜狗浏览器”。几天后,搜狗和360伴随着激烈的口水战,迅速进入诉讼阶段。

9月27日,小米公司的应用商店将360全线产品下架。该公司声明称,这是因为奇虎360的手机助手在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建议用户卸载小米应用商店、百度地图等手机应用。

360董事长周鸿祎是1970年生人,因此难免带着那个时代的烙印。一进360公司大楼,正对面墙上高挂的五个毛体大字直入眼帘——为人民服务,落款是黄绿相间的360公司标识。周鸿祎办公桌后面的墙上,则挂着切·格瓦拉那幅著名的贝雷帽肖像,血红的底色之上,须发浓密的格瓦拉眉头微皱,目光深邃。

出道18年,从大学毕业加入国企方正集团,到1998年自创3721公司,到3721被雅虎收购后担任雅虎中国总裁,到2006年负责360,周鸿祎从来都是争议人物,这一点并未因360位列行业四强而彻底改观。在一项很被看重的人物奖项评选中,某知名媒体老总是评委之一,看了下属给他准备的候选者名单后,他唯一划掉的人就是周鸿祎,因为周“在业界的争议比较大”。

这种看法并不罕见。竞争对手批评周鸿祎做事“没有底线”,断言他走不长久。一份在上海出版的财经类日报指摘360“可能存在窃取用户隐私行为”。周鸿祎将该报社告上法院,索赔5000万元。至今,双方的官司仍在上海高院审理。

“我是中国互联网业最大的受害者,被抹得黑黑的,比黑人还黑。”在一次公开论坛上,周鸿祎戏称。他认为,自己之所以不断被抹黑,是因为他无论做杀毒软件、搜索还是浏览器,都是以颠覆者的姿态挑战先行一步的行业老大,是因为360的使命是“打破垄断而非增加一个新的垄断巨头”。而他每成功一次,都会让下一个被挑战者更加紧张。

商战给周鸿祎带来“斗士”之名,也部分优化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环境。将杀毒软件免费和简化,降低了中国初级用户的上网门槛;与QQ一战,倒逼腾讯走向开放,使小型创业团队有更多喘息之机;踏足搜索引擎市场,则削弱了百度的垄断地位。

对于骂自己的人,如果是“水军”,周鸿祎说自己并不关心,“交给公关部回骂他们就是了”。如果是用户因为产品体验而骂,则立即转给产品部门加以改进。“我是拜用户教”,周鸿祎说,“360能有今天,正是因为对用户需求的绝对尊重。”

周鸿祎对100亿美元市值也不以为意,认为以股价论英雄是成王败寇的心理在作祟,7亿用户是更加实在的公司价值。而360的基本原则,就是从用户需求出发,哪怕短期没有商业前景也没关系。“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

“要么做到最便宜,要么做到最简单。”6月26日,周鸿祎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演讲时如此说道。过去几年,奇虎360的核心产品360安全卫士、手机助手等覆盖中国7亿用户,靠的是简单和免费。

2009年,美国《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出版《免费:商业的未来》一书,总结出“平台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免费模式。在那之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公司采取了这种交叉收费的模式,在中国,它们的代表是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巨人网络,以及奇虎360。

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这些当年的“新鲜事物”不同,周鸿祎进入杀毒软件行业时该行业已是规模十几亿元的成熟市场,“免费”模式无疑是一种颠覆。“我一免费,就没人用他们的收费产品了,一下子端掉别人十几亿元的收入,换做是你,你能不恨我吗?”周鸿祎回忆,那时候的杀毒软件市场无异于丛林,免费一出,市场形势迅速转变,他因此成为行业公敌。

免费之后,360用户激增,互联网广告接踵而至,目前占到360三分之二的收入(2013年二季报)。此外,网络游戏联合运营等互联网增值服务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仅仅商业模式的颠覆不足以解释360的成功。“光免费还不够,免费的东西要比收费的东西做得好才能形成有效的免费。”据多位360员工表示,周鸿祎是技术出身,但是跟其他技术出身的CEO不同的是,他能瞬间让自己进入“小白”状态,把问题简化,从而准确把握用户痛点。

今年8月,360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硬件:随身Wifi。据360统计,截至9月下旬,这款产品销量已达400万。“创新不光是在实验室里发明新东西。”在周看来,技术人员往往把自己的需求误认为是用户的需求,为了技术而技术,而非从用户需求出发。结果自然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自己很High但市场全然不认。

周鸿祎欣赏乔布斯,但对其创新理念的认识却与主流意见有些不同。“苹果的成功把乔布斯和创新推上了神坛,但乔布斯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做出来的。最初凭借巨头不屑的MP3产品重建品牌,继而扩展到手机和移动设备。”在周鸿祎看来,数码相机替代胶卷、台式复印机取代传统大型复印机,都不是因为技术、质量实现了根本性突破,而是由看似粗糙的产品解决了一个核心的需求,而这正是做一款大众互联网产品的根本。

8月23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一个论坛上,周鸿祎总结了他对创新的理解。他认为颠覆式创新来源有三:其一,颠覆式技术,比如常温核聚变。这种情况很少见;其二,颠覆式用户体验,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比如一键杀毒;其三,颠覆式商业模式,比如互联网安全产品由前端收费模式到前端免费后端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

周鸿祎的本性是喜欢小而美的公司,一两百人,十亿元左右的规模,高度的扁平化结构和产品导向特征。他甚至说自己“比较恨大公司”,因为公司一旦达到某个规模,就变成靠惯性和体量生存,没有创新了。他点评微软:“财务上很成功,但没有创新,所以鲍尔默一宣布离职微软股票就上涨。”他点评国内某互联网巨头:“挣了那么多钱,但员工一有新想法老总的第一个问题仍然是,这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商业价值?这还叫互联网公司吗?”

过去一年,360的员工总数几乎翻了一倍,现在已近4000人,市值也攀升到100亿美元。如何管理这么个大家伙,周鸿祎有些犯怵。“马云能把一个2万人的企业管得很好,马化腾能把一个2万人的企业管得很好,我做不到。”

随着移动互联网渗透,85后、90后逐渐成为360产品的主力用户。规模扩张和用户年轻化给周鸿祎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他觉得自己离用户远了。

十几年前,他不存在这样的烦恼。那时,走出校门不久的周鸿祎经常去中关村闲逛,“跟攒机的多数人都能混个脸熟”,刚到方正上班,他就能扛着自己攒的高配置电脑上班,“不顾别人叽叽喳喳”。那时的中关村,既是国人臆想中的“中国硅谷”,也是最有效接触互联网用户的前沿阵地。

周鸿祎老婆胡欢是个非常贤惠和善解人意的女人。在周鸿祎的创业路上老婆胡欢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周鸿祎算是一个奇人,在几年的时间做到其他人几十年做不到的事情,经过了解,大家评价他的成功之道第一条是这样写的:成功有周鸿祎老婆的一半功劳。

周鸿祎老婆大名胡欢,是周鸿祎在方正工作时网恋的同事。有文字记载,他们是在水木清华的BBS上认识的,而且周鸿祎能够在BBS上找到胡欢,显然是蓄谋已久。

早在方正的时候,周鸿祎就盯上了胡欢。1996年的周鸿祎还在方正做中国第一个商业化电子邮件软件方正飞扬,不过,其人远不如今日之如此飞扬。周鸿祎老婆胡欢也是水木清华的网友,胡欢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为人大方,处事得体,家庭背景也很不错(周鸿祎最开始创办3721也是胡欢从家里拿的钱),是当时的方正之花。

周鸿祎当时只是一个外地来北京的小程序员而已,全无日后大红大紫后的那份霸气,更夸张的描述是胡欢当时已经订婚,而周鸿祎却与胡欢只停留在点头之交上。周鸿祎是怎么横刀夺爱的版本众多,其中之一是在北大方正工作的周鸿祎去访问水木清华的时候,都能发现在自己相同的IP段里有人也经常访问,一查,这个人就是自己的暗恋对象胡欢。周鸿祎窃喜,在水木清华上大显身手,并制造诸多浪漫和机缘,最终抱得美人归。如是这样,水木清华的贡献又加了一桩,那就是成全了本土派中最具备战斗精神、最具争议的创业偶像周鸿祎的婚姻。

周鸿祎显然是一个自负、桀骜的人,但是在独具慧眼的夫人面前,周鸿祎很容易让自己平静下来。据一位熟悉周鸿祎老婆的人士说,他从来没有听说周鸿祎敢在老婆面前“叫板”。有一次,周鸿祎甚至对他说,创业的人多听听老婆的意见,有益身心健康。周鸿祎老婆胡欢坦然回应,胡欢说:“欣赏周鸿祎的女人不多。现在看来,我应该是独具慧眼的女人。”

在有人问周鸿祎什么是他的最好的选择的时候,他的回答是选择了他的夫人。

当年周鸿祎老婆和他一起在北京南城租了三居室,住了其中的一间,其他的由员工住,夫人给周鸿祎极大的支持和理解。

周鸿祎和他伙伴们只是那个时代成千上万个创业者中的幸运者。而实际上,在很多认识周鸿祎的人看来,如果这些创业者中只有1%的人可以成功的话,周鸿祎显然不属于1%的范畴。因此,当人们今天看到周鸿祎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是,这小子的命太好了。

1998年10月,周鸿祎从方正辞职出来创业的时候,他不是没有犹豫过。周鸿祎后来对媒体说:“那个时候互联网公司都是这样。你要说马上就有办法挣到钱,风险投资一定觉得你是。”那个时代,互联网公司最流行的活动是烧钱,周鸿祎很羡慕那些有钱烧的人和企业,但是他并不打算多烧一分钱——国风英特软件公司的启动基金是周鸿祎和几个伙伴的所有积蓄外加一笔不菲的负债。周鸿祎和他的伙伴们曾经互相讥笑说:为创业当掉了棉裤。

一笔不大不小的钱一旦落到互联网创业者手中,通常的命运是被迅速花光,然后创业团队散伙。周鸿祎起初并没有乐观到自己可以成为另类。但是他似乎输得起。原因是,在他决定创业的时候,夫人保证解决他的温饱问题。“你去做吧,我打工挣钱供你吃饭。”夫人说话掷地有声,她说话,周鸿祎从来没有怀疑过。

“太太对我的事业帮助特别大。”周鸿祎这样说,人们都能感受到他是真心实意的。在创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周鸿祎没有收入来源,全靠周鸿祎老婆打工赚钱。而周鸿祎老婆对于形势的判断是“我们这辈子不会挣不到钱。最不济,可以去打工”。

上一篇:好声音的新武器 下一篇:如何收藏/退休学书画20年功夫成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