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程式教学

时间:2022-03-10 03:49:26

浅谈语文程式教学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很少有固定的学习程式,学生很难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因而当你给学生一篇文章要他自己去学时,他会觉得无从下手。语文学科是一门“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学科。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不“得法”,在课外就无法“得益”。可见运用程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学习程式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让学生形成较为科学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识记、理解、感悟、应用的四重境界;更为了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性质,笔者设计了“三读一练法”这一程式化的学习方式。

一、“三读一练法”

1.一读:识记

(1)生字新词,成语积累

(2)文学常识等

2.二读:理解

(1)复述

复述是一种极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它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文章的梗概;也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重组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2)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和你不理解的句子,并写出理由。

自己找出喜欢的和不理解的句子,这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建构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基础之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有很大差异,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做有利于因材施教。

3.三读:感悟

(1)思想上的启发

(2)写作上的启示

4.一练:应用

(1)自测

即自我测验,可变换不同的方式进行。如分成前后桌四人一组,组内一人根据重点出题,其余同学答题;也可以一组同学出题,其他组答题;还可以教师出题,学生答题等。这样做可以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也能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2)仿写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实现语文知识学以致用的最佳途径。

“三读一练”的四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又可分为三个流程:自主学习、合作分享、问题探究。

注意点:

三读并不限于读三遍;

有程式但不拘泥于程式。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读是语文学习最有效的方法。“三读”既是对读的最低限度的规定,又有对读的层次的区分。“一练”既是对理解的加深,又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体现了“读是写的源泉,写是读的升华”这一理念。这个教学程式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逐层递进达标。学习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三读一练法”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学习程式,是对教学目标进行的任务分析,是运用“马拉松冠军的智慧”将大目标化为小目标,以期实现逐层递进式达标。(注:日本著名马拉松运动员松田本一曾两次获得世界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是用智慧战胜了对手,人们对他的回答很迷茫。退役后,他披露了秘密。他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开车绕赛道一周,我把一棵大树作为第一个目标,把一个银行作为第二个目标,把一个酒店作为第三个目标。我首先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我是用我的智慧战胜了对手。我原先并不懂得这样,一开始就被前面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二、教学指导原则

1.学生学习主动化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需要学习者的主动建构,他人是无法强行灌输的。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语文教学理性化

要想让语文教学不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的“少慢差费”的状态,也许只有使语文教学趋于条理化和逻辑化,才能有所改观,才能真正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境界。

3.学法指导常规化

方法的教学比知识的教学要重要得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不教”,而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奥苏伯尔曾提出“为迁移而教”的理论。因而,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认知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的教学。

4.学习过程程式化

运用较为科学的学习程式,促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卡耐基曾说:“按部就班的做事方法,总比想到什么做什么要好得多。”

5.各科知识整合化

中学阶段开设十几门学科,尽管每门学科都有其特点,但是它们并不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而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性质更是决定着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实中语文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层面。所以,我们要从大语文观理念出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整合各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和基础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才能促进各科知识的迁移;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树”的形成和建构。

三、教学事项:

(一)引起学生兴趣及注意

爱因斯坦曾说:“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在导入的时候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二)提示教学目标

目标像灯塔之于航海者,它能指引前进的方向。正所谓:走得最慢的,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三)进行学法指导

法国笛卡儿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建构;“合作分享”有利于学生合作双赢意识的培养;“问题探究”有利于进行大脑风暴训练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学习,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

(四)唤起先前经验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知识的学习是必须建构在学生原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之上的,所以教学一定要唤起与学习新课有关的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

(五)有指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而,我们绝不能剥夺学生的这一权利,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三读一练”的程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师组织进行适时的教学展示与反馈评价。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表扬的话、一次专注的倾听、一个问题的提出、一个思想的表达都是有效的反馈。教师要多运用表扬肯定的手段进行评价,马克・吐温曾说:“靠一句优美的赞扬我能活上一个月!”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式反馈,有利于激活和维持学生较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检查和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之指向预定的目标。

(六)板书设计

板书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主板即恒久板书,它要能简明扼要地体现出授课的重点,一般不擦,力求长久向学生传递信息;一部分是副板即辅助板书,它是主板的有效补充,一般即擦即用。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它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七)总结回顾

总结回顾能促进记忆的保持,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临下课的总结回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了这一最佳时机,就会事倍功半。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记忆就像建筑物,不要等到它快要倒塌时再去修复,否则等于重建。”

(八)布置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更是对知识的学以致用。因而这是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时候可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业也更适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四、程式教学反思

(一)优点

1.比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2.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或许能收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一朵梨花算不上艳丽,然而一树的梨花却能标志春天的到来。

3.比较有利于教师备课,特别是年轻教师。

4.能使教学有章可循,可限制教师离题跑题、讲解太多。

(二)缺点

教学受程式的约束,不利于自由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总之,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严谨治学的同时我们更要大胆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三读一练法”仅供大家参考,但愿各位同仁能创新出一套更为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来。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1]GHB074)成果”)

(作者单位:会宁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李书田: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拓荒者 下一篇:阅读教学中推动学生文本细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