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时间:2022-03-10 10:12:41

概述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摘要: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问题是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影响工程造价;因素;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影响建筑工程或楼市造价的因素

1.筹资费用过高造成工程造价增加,目前多数投资(建设)方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建设期贷款利息作为投资费用的组成部分,增加工程造价,特别适逢国家对地产行业、楼市及房贷有力调控,更加重了投资方或地产商的建设成本。

2.地质勘察单位市场竞争,实际勘察不充分、不到位、流于形式。实际地基承载力与设计结构物不符,一切趋于增大保守系数,成果互套,无形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

3.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增加,具体表现如下:(1)设计过程中人为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造成设计概算超过投资估算;(2)如今激烈的设计竞争和买方市场行为及无条件要求设计进度,潜意识使设计入员凭经验加大保守系数类同互套,无形抬高工程造价;(3)当今不良的拼凑式、为了设计而设计的设计市场或行为,致使设计缺乏专业配合、系统沟通、衔接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工程造价;(4)设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或人为对部分设备(材料)潜意识指定品牌(厂家)无形抬高工程造价;(5)由于设计失误,事前或过程中未发现而致使个别或部分已完分项工程返工或报废;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4.不规范的招投标市场行为(违规操作、联合围标等)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5.施工过程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如下:(1)工料的猛涨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2)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验收)的无系统性造成不同程度人为失误和工程变更带来造价的增加;(3)不可抗力因素或现场管

理应对经验缺失等造成已建工程及工程材料、设备的毁损;(4)现场管理人员素质、索赔(反索赔)意识参差不齐及不作为行为等人为因素无形影响工程造价;(5)城市基本建设的快节奏发展和投资(业主)方对施工工期的盲目要求间接影响工程造价;(6)城市基本建设的日趋规范和建筑行业对安全、文明施工及节能要求的日趋严格在无形中提高工程成本造价。

6.合同管理的潜在因素影响工程造价。合同是造价控制依据。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二、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

1.造价全过程控制:指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方案征集、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招标文件编制、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比选、标底编制等;施工阶段的工程验收与计量、进度预(结)算审批、设计(工程)变更预制、现场签证与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等全过程控制管理。

2.造价全要素控制:指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不仅要控制建设项目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项目实施过程进度、工期、质量成本、安全、节能与环境成本的控制,有效合理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节能、环境的集成统筹、过程动态管理。

3.全方位造价控制:指国家【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投资(业主)方、建设方、设计方、管理方(项目管理机构及项目监理等)、承包方及有关咨询机构等对工程造价的过程动态监督管理与控制。

三、调控(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鉴于目前国家对地产和楼市价格的宏观调控,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成为建设项目调控的源头和重中之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各方应对工程造价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环节进行控制,切实降低工程造价,同时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要规范招投标工作并使其制度化、法制化,切实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加强合同过程管理。建设单位、管理单位与承包商、供货商之间要建立互信和互赢机制;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全过程的跟踪分析,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切实做好工程竣工结、决算及审计工作。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加大对每个环节、过程水分压缩。对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降低工程成本,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产业宏观调控的需要。同时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具有重大的意义。为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笔者就多年造价管理经验浅析具体措施如下:

1.投资估算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认真切实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编制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盲目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指标,不漏项、漏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尽可

能将所采用的估算系数和估算指标价格、费用水平调整到项目建设所在地及投资估算编制年的实际水平。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注意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人工费提升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造价的影响。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误差。

2.设计阶段:应合理选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标准,积极、合理、切实可行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计方案,编好、定好概算,使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施工图预算不超初步设计概算。

3.招投标阶段:工程建设招标包括了对设计单位招标、监理(咨询)单位招标、施工单位招标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的招标,无论是哪一种招标都应将中标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承建单位的中标合同价不得超过初步设计概算。

4.施工阶段:(1)建设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应有详细的成本计划,以成本计划为依据检查工程造价的执行情况。对实际成本与计划目标出现偏差的工程项目。应查找差异的原因,同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2)投资(业主)方除了从以上方面合理控制造价外,还应该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项目法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地位。在项目法人组织内建立与造价紧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项目法人应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和损失。(3)严格加强合同管理,做好工程索赔价款结算工作。对工程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使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因素造价在受控中实施。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投资效益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投资(业主)方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工程造价控制首先应当建立良好的管理机

制与预案;其次,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在实施过程中,建设各方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环节、全过程、全要素进行事前和过程控制;再次,对造价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与讨论,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刘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分析[J].科技信息,2009(5).

[2]姜良坤,刘华辉.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造价控制要点[J].科技风,2011(11).

上一篇:CFG桩联合水泥注浆施工工艺应用 下一篇:公路隧道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