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前的外国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发展研究

时间:2022-03-09 10:34:59

文艺复兴前的外国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发展研究

摘要:作为史学类研究,本文以时间的纵向发展为序展开研究,将外国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的起始阶段到文艺复兴前的设计师的设计图的手绘表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明确其在设计表现史的地位和影响,以求认清手绘表现图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设计;手绘表现;设计史学;文艺复兴;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Drawing Development of Foreign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before Renaissance

XU Wei, LUO Ting

目前国内外关于艺术设计手绘表现研究的书刊相对较少,设计手绘表现在历史不同时期学术上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发生机制、形式成因、文化内涵、精神特征是什么?数年来,无论是在艺术院校还是建筑院校的教学中,抑或是有关设计理论的教科书和专著中,一旦讲到设计手绘表现的课程时,大都是列举史上某几位设计大师的作品,泛泛而谈,一带而过。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更系统更全面归纳整理从人类有关艺术设计表现出现的起始阶段到文艺复兴前这一漫长历史时间段中各时期、各地域各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手绘表现的发展脉络、分析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特点,明确其在设计表现史的地位和影响。基于作者的专业背景,手绘表现图的研究着重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

一、设计手绘表现图的萌发和起源――中世纪以前的手绘表现图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三万到一万多年之间,作品内容包括建筑、雕刻、岩画、洞窟壁画等。此时的人类画的图像还不是严格意义上我们今天所谈的设计表现图。但是我们试想远古的先人即使搭建一座极为简陋的住所,施工过程可能只是按经验而行,但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立柱、墙体、门窗等要素进行计量定位,肯定需要放线、划分、标记等。如果把这些要素按比例缩小并移植到平面介质中去,显然它就是一张建筑平面图。(也有的研究人士

①认为,中世纪之前的设计中似乎并没有在施工之前绘制详细的设计图纸,尤其表现在建筑设计上,当时人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建筑宗教意义而不是建筑的外观。他们坚持认为无论是古埃及人,还是古希腊人或者古罗马人在建造建筑时,大都是考虑神圣法则在先,审美愉悦为后的。比如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普遍采用有比例尺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因为当时在技术上缺乏刻度标定的情况下,如果把巨大的结构物画在带有比例尺的图样中,会导致施工时的较大偏差。)

(一)古埃及图象中有关建筑平面和绿化配置的图示空间

从考古发掘来看,古埃及盛期文化中已发现许多利用图象来图示空间的实物例证。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2466年埃及古王朝时期的象形文字中(图1),就出现了建筑的形象。公元前1375年至公元前1350年的阿玛尔那时期(Amarna period)墓室壁画中也有了建筑的立面和平面形象图。迄今可算最早的“建筑”设计图的是埃及孟非斯(Memphis)附近El-Deirel-babari的一处神庙的树木配置平面图。该图完成于古埃及第十一王朝,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年。从图中可见,绘图人或许计算错误或许过于醉心网格节奏的韵律之美,竟将绿化布置出界,待发现错误后又把错笔擦去。同时在该处的遗址发掘中也恰好验证了缺少了那一排树(图2)。

图1埃及古与建筑相关的象形文字

图2绿化布置图

早期在古埃及发现的建筑手绘图以平面图居多。一系列事例表明,建筑平面图的概念当时已建立,而且已经可以利用简单网格对一些要素进行组织。比如,作图时先用红线在纸莎草上画格线,然后用黑线大体按比例描画建筑的平面。在古埃及的一些墓室的壁画的基层,就发现了事先画上用以控制构图、尺寸和形状的格线。

(二)古两河流域绘画中最早可反映作图工具和比例尺的建筑图实物

两河流域也发现了可靠的建筑图实物。巴黎卢浮宫现藏两座年代约为公元前2130年的无头雕像,身份为Gudea,拉加什城邦(Lagash,后属巴比伦)的统治者和工程师。雕像两膝各塑一块画板,这是已知最早的、反映作图工具和比例尺的建筑实物(图3)这两块画板中一块是空白的,一块是一座神庙的平面图,但两块画板的边缘部分都刻有制图工具和比例尺。同样,两河流域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很多刻画在粘土泥板上的建筑平面图。

(三)古希腊、罗马绘画中有关“缩短法”和“布景法”新的图示方法的创造

在公元前500年的古代希腊,艺术家们在红像瓶画中艺术创作中,以缩短法(foreshorting)刻画事物来表现纵深感,如侧放的盾牌、从前面看的脚掌等等。这意味着古希腊艺术在再现方法上产生了重要变化。

图3两河出土的画板

图4庞贝秘仪庄园壁画

“布景法”(skenographia)是一种可以造成景深错觉的图示再现法,约在公元前5世纪开始于希腊剧场舞台布景中。此方法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透视性”的绘画,令人惋惜的是其方法后来失传。“布景法”这一术语包括了所有调整观者与观看对象之间空间效果的方法,它包括光学原理在绘画、雕塑以及建筑上的运用。根据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记载,阿加塔耳科斯(Agatharchus of Samos)是“布景法”的发明者,大约在公元前439年至公元前430年之间,他为爱梭路斯(Aeschylus)一出悲剧的重演,第一次运用此法绘制了舞台背景,并且就自己的绘画方法写了一篇记叙短文。一些科学家兼哲学家进一步找出了画法的规律,他们描述为:“如果为眼睛向外观看以及视线的投射确定一个固定的中心,(我们如何)按照自然规律跟随这些视线,使得某个不确定的物体成为确定的图像而在舞台布景中呈现出建筑的外观,又如何使在铅垂面上画下的事物显得一部分后退,另一部分向前伸。”。现在还不能确定这种透视画法是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中心投影体系”,但这种画法已经非常相似于文艺复兴时期才完善的透视技法。

据古代文献

②的描述,我们发现无论是希腊的瓶画还是古罗马出土的庞贝壁画(图4)中有关建筑的绘画表现已相当成熟,明暗对比、光影变化、结构透视等关系已取得非常独特的成就。

古罗马的市政建设在西方建筑文明史上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其图纸设计和表现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都城的平面规划图详尽而科学,如“大理石上的罗马平面图”(图5)就可使我们一窥罗马时期建筑制图的风貌。

图5大理石上的罗马平面图

(四)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强调设计师的绘图表达能力)

公元前一世纪末,罗马成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在这样的背景下罗马帝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规划和建筑工程,开发了建筑材料,创造了新的建筑形制和结构,改革了施工技术,培养了具有高超技艺的工匠和建筑师(其中不乏建筑设计绘图的高手),而且初步建立了建筑科学理论。最为著名的是维特鲁威(Vitruvii)撰写的《建筑十书》,全书分为十卷,是现存最古老且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型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等。他强调,建筑师是知识分子,除通晓几何、音乐、历史、哲学及法律、天文、数学外,最擅长的应该具有美术才能――有很强的绘图表达能力。维特鲁维所写的《建筑十书》成为当时高级圣职人员和修道士的必读专书,他们还从事各种教堂建筑设计活动,所以,很多修道士都被称为建筑师,这些以修道士身份出现的建筑师,大都对美术很感兴趣。到公元288年,罗马城出现了第一所建筑工程技术学院,该校的学生在进校后都开设绘图课。学院的教育方法和修养要求,为后世的建筑师们规定了准绳,树立了楷模。总之,维特卢威的建筑美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随着古罗马帝国在欧洲的军事扩张,维特卢威的建筑美学思想也随之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对欧洲的建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十二至十三世纪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北部等地区兴起的哥特式建筑,由于这些国家都包括在古罗马帝国的版图里而受到“光辉的罗马建筑”的影响,继承了罗马建筑的某些风格。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将欧洲建筑推向了新的境界,建筑师们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理论,写出了大量专著,但是,这些不过是对维特卢威的《建筑十书》的一次次注释而已,其水平远不及原著,反而更增加了人们对维特卢威的敬重,《建筑十书》也从拉丁文翻译成意大利文多次出版。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的巴洛克建筑与古典建筑又从不同的角度对古罗马建筑进行学习。这一时期的建筑师既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又不乏人文主义的修养,热爱生活,勇于创新,但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仍抱着敬畏的态度。他们所设计的建筑不仅保留着古典主义的美学特征,出版的建筑学专著里也明显地带有《建筑十书》烙印。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古希腊人的理性和科学精神是举世闻名的。希腊文明鼎盛时期,美学观念和光学、数学、几何学相结合,使得设计表现和自然科学有了难解之缘。正如吴葱先生在《在投影之外》一书中所说“现在很难说这些科学论著当时对绘画再现起到了什么具体作用,但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这些科学知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外国设计手绘表现发展的新阶段――中世纪时期

“中世纪”一词最早诞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公元15―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们认为,在罗马帝国衰亡直至自己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世纪”,即“中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凯列尔在其所著《通史》中,首次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从18世纪末,“中世纪”的概念便被西方学术界长期沿用下来。

典型的“中世纪”概念有着特定的地域界限和情感色彩。当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创造“中世纪”一词的时候,他们意念中所指的并不是整个世界,也不是整个欧洲,而仅仅限于指天主教所统治的地区,即中欧和西欧。从感情上说,他们对亚洲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等)和阿拉伯文化及拜占庭文化是十分向往的,对古代的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而对公6至16世纪间“蛮族”的入侵而造成的古典文化的衰落极为不满,对教会垄断文化事业也大不以为然,遂将这段历史斥之为“野蛮”、“未开化”、“专制”,称这段时期为“黑暗时代”。这些启蒙思想家在痛骂“中世纪”西方黑暗的同时,又慨然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从而形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黑暗的中世纪与古代文化的联系在很多方面中断了,各种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实际上大多已经失传,各种制图方法不得不从零开始。

(一)中世纪早期,建筑施工前没有成套的图纸,但绘图工具已多样化

在中世纪早期,设计师在工作之前并不用图样来推敲或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研究说明,设计师除了绘制出原尺寸构件的样板或制出完整的的造型模型(如拱和墩),整个设计方案的平、立面并不象如今的传统设计图纸一样一一绘制出来。尽管图样在当时没有被利用起来,但资料记载桩柱、线、简单仪器等已被用来在地平面上足尺放样定位。因为人类对材料认识的不断提高,绘图工具已呈多样化趋势,俱文献记载的就包括羊皮纸、光滑的石膏板和木板乃至设计室的地面。这一时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主管匠师是必需在现场指挥的,直到建筑完工。Gervas of Canterbury记录了当时的一段故事,说主管匠师William of Sens(fl1174-1180)在施工现场被脚手架之类的坠物伤害后(1179年),他坚持在病塌上继续指导工作。

13世纪前的图样已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图样中可能最为著名的是瑞士圣伽尔的一座教堂的平面图(图6),此图大约绘制于公元820年(另一说法是12世纪前唯一一张保存的手绘建筑图示)。它呈现了一组用于居住、工作和祷告的建筑群体,图示中央区域是一个最大的建筑物,它是为僧侣们和朝圣者们朝拜St Gallus坟墓提供的场所(教堂)。这幅建筑图示描绘了当时一种理想的修道院形制的详细细节。尽管它并未得以建造,但它为后人设立了赶超竞争的标准。

图6瑞士圣伽尔教堂平面图

为什么13世纪前的设计图示很少保留下来?研究者认为是一方面图示本身绘制的量就少,一方面可能记录图示的羊皮纸、木板以及光滑的石膏板非常的易碎,难能保存,另一方面,工匠们认为建筑完工了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去维护保存这些建筑图纸。同时,羊皮纸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许多羊皮纸上的图被擦刮掉后被重复使用。当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当时设计(主要是建筑)和施工是行会中的技术秘密,是绝对不可以外传的。

(二)13世纪上半叶末建筑建造前开始普遍绘制设计图,设计和施工分离

中世纪以前到中世纪早期,设计师和施工者的身份几乎是合二为一的。到了13世纪上半叶末,建筑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开始分离,分工越来越细――设计师在施工前绘制图样,包括平面图和立面图,施工人员照图施工。1274年,英文单词“Lodge”开始出现在文献著作上,它的意思就是绘制并保存设计图纸的地方。一些学者认为这些保存于此的设计图中最为古老的是1240年到1260年制作于法国东北部的古城兰斯(Reims)的羊皮上的。这些图纸设计已较为详细,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师开始出现。

(三)建筑的的速写图册开始广泛出现并得以重视和交流传播――现代意义上的手绘表现图出现

13世纪中期,绘制已建成的建筑的记录性的速册开始广泛出现。绘制者当时绘制的目的是记录建筑样式,以便于日后设计时参考或解决特殊问题。这些手册中最为世人所知晓的是1235年法国人昂纳库托(Villard de Honnecourt)绘录的一本速写建筑画本。昂纳库托是一名建筑师,他13世纪中期出生于法国北部的皮喀特。这本速写画本是对开本,尺寸不大,大约记录了325幅建筑图样。其速写画本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它图文并茂,涵盖如何设计哥特式建筑的平面、立面、建筑装饰细部、教堂的家具、机械设备装置和人物动物的形体。此速写画本是昂纳库托设计生命中所到之处的精心记录,所到之处有瑞士、德国、法国和匈牙利等国家区域。现在画本保存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内。

昂纳库托身处法国哥特建筑盛期。哥特风格的建筑的特征,是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刻有想像的怪物,其局部装饰均富有强大的表现力,这种形式在这一时代的教会建筑中占有统治地位 哥特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把罗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骨架券以及从7世纪阿拉伯人所用的尖顶券加以发展而来,并成熟地应用了飞扶壁。它把罗马建筑中支承拱顶重量的坚实厚壁(罗马时代都在60厘米以上)极巧妙地运用垂直于屋顶的构柱、飞扶壁、尖券以及肋料拱共同承担,从而大大减小了墙垣的厚度,并又赋予极精美的艺术处理。这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结构体系,它把古罗马的结构体系中不够完善的地方,都改进了,罗马结构体系中存在的难题,都解决了。图七是昂纳库托速写画本中的一幅作品,此图是他在1220年游览Cambrai大教堂时绘制的,图中我们清晰的看到哥特教堂建筑的强烈艺术风格。作者将教堂的室内和室外立面放在一起并置对照,利用竖向的中轴线和建筑檐口线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事实上,这幅速写图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风格,我们同时发现草图表现技法上主次取舍巧妙,线条成熟老练,粗细变化尤为合理,立面视觉上给观看者分出空间的前后层次,也就是景深层次。图八也是昂纳库托速写画本中关于钟塔的绘录,此图验证了当时西方艺术中对几何和几何光学的重视,但对透视还没涉及和关注。

同时期,类似的画本和书籍有德国名匠Matthias Roriczer的《尖塔的正确设计》(Booklet on the Correct Design of Pinnacles1486)和《德国几何图学》(本书只有12页)以及Hans Schmuttermayer编绘的塔楼设计,他们二者描绘表现对象都是关于塔楼的设计。前者主要描绘的是14世纪布拉格(捷克和斯洛伐克首都)的建塔技术,后者尽管不如前者出名,但被中

图7石膏样板上的Cambrai大教堂

图8钟塔立面设计图

世纪的学者认为它从极其有趣的角度展示了当时名匠如何用几何学图形来深化他们的建筑设计图。这类手绘笔记对哥特建筑样式在整个欧洲的交流和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法国哥特盛期,设计师们已发展出平面、立面、剖面图三者结合的图示画法,水平和垂直坐标体系开始引入。创作于1240-1260年的兰斯教堂设计图(图9),这种水平和垂直坐标体系表现方法展现的更加清楚,纵横交错的辅助线的出现或许就是当时绘图表现的起始步骤。

图9昂纳库托速写图一

纵观本文中文艺复兴前的环境艺术设计表现图,图例的题材范围是较为狭窄的――多为建筑设计表现的图示,笔者认为除笔者自身能力的不足、查找相关资料困难的主要原因之外,还在于:一是那个时段人类生活和认识水平的低下,艺术种类分类还没现今如此详细;二是其它艺术设计的(比如体量相对小的家具产品和饰品)创作过程中多用模型来推敲;三是距今时间跨度大,其它设计表现图示手稿当时采用的是不易保存的材料,绝大多数已堙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研究发现,直到文艺复兴盛期莱昂纳多•达•芬奇的出现,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利用手绘图描述、记载、推敲设计的过程才真正开始,“设计”一词真正具有一种将纸上的计划(构思草图、表现图和模型)与完成的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义的这个概念被世人接纳和确立,艺术设计和其表现图的种类逐渐相对完整。

三、结语

现在越来越多事实证明设计手绘表现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多的专业人士肯定设计手绘表现的综合功能(比如提升设计师艺术修养、帮助思考推敲构思、准确体现设计意图便于交流等),乃至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已发展成一项成熟的产业。所以,整理和洞察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图的历史,有利于我们从传统中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有利于避免我们对相关理论研究流于空泛。

由于笔者学识和能力的不足,因可供查阅资料的有限等原因,文章的研究会显得薄弱,甚至有些时间段的设计表现无从查证而空白,但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开启对设计表现发展历史的关注和研究并能够激发出有志于设计手绘表现研究的同仁们一点思索和启示。

①See J J Coulton,Ancient Greek Architects at Work1977

②See White J,The birth and rebirth of pictorial space195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平面设计中书籍版式的形式美 下一篇:建筑视觉形象在信息交流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