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粤乐打击乐器的演奏特色

时间:2022-03-09 10:20:17

谈粤乐打击乐器的演奏特色

[摘 要]粤乐打击乐是指珠江三角洲(锣鼓柜)和粤剧伴奏打击乐。它们从乐器制造、演奏技巧、到音色的演奏效果与音乐特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千万众多民族打击乐器所没有的,可谓在打击乐行业中独树一帜,其无与伦比的音乐效果,成了岭南音乐的魅力,也是珠江三角洲前辈先人留给我们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就个人体会分析其独特创作演奏经验。

[关键词]粤乐打击乐 乐器 培训 乐团组建 创作

中国打击乐乐器品种众多,多类风格之丰富可称世界之最,我们的祖国各地都有着自己的不同风格的打击乐音乐乐种与创作流派,就传统风格的青少年打击乐队而言,比较突出的有京剧锣鼓、评剧锣鼓、粤剧锣鼓、花鼓戏锣鼓、越剧锣鼓、广东潮州大锣鼓和小锣鼓、苏南十番锣鼓、山西威风锣鼓、福州十番锣鼓、四川闹年锣鼓、陕北打谷鼓、上海十番锣鼓、佛山十番锣鼓及锣鼓柜、福建南音锣鼓、云南锣鼓等,各边远之青少年锣鼓队伍更是多不胜数。上面所列举的各种乐种的演奏队伍。在既保留该乐种地方传统特点的基础上,都能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与探索创作出很多风格浓郁而又及时反映本地人文精神、反映幸福现实生活和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新风向的大量高质量的节目,得到观众们的赞扬与喜爱。

众多成功的民族打击乐团(队)关键是三个大的方面。这也是音乐表演节目的重点。(一)有其地方独特的民族打击乐器,(二)创作出有高水平的音乐作品。(三)培养出有演奏基本功过硬的队伍。

本文中着重就粤乐地区(珠江三角洲)的打击乐器的特色和青少年乐手的培训以及合奏节目中的特点进行论 证与小结,为粤乐地区的打击乐器之运用发挥和发展作出一点学术方面的努力。

十多年的青少年和儿童打击乐教学、创作探索,让我感受最深和着力打做的是粤乐打击乐器。也是我多年体会最深的其中重要一环。粤乐打击乐一般是指珠江三角洲(锣鼓柜)和粤剧伴奏打击乐。它们从乐器制造、演奏技巧、到音色的演奏效果与音乐特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千万众多民族打击乐器所没有的,可谓是在打击乐行业中独树一帜,其特质是任何其他乐种无与伦比的,也是我们珠江三角洲的前辈先人赋予我们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是我们新一代音乐工作者应努力担当和探索的历史责任。

粤乐打击乐器的使用,多年来让我在打击乐节目创作与演出中独具珠江三角洲民族特点的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少好褡宕蚧骼趾献唷端乡龙娃闹金秋》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龙擂》《鼓越》等获广东省少儿花会金奖,《游梦三国》《觅龙》获广东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佛山地区金奖等。

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在演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奠定了几个获奖节目浓郁的广东韵味,根据打击乐创作过程中的体会,本文提出一些看法和经验总结。

一、粤乐打击乐的乐器问题、种类与特点

粤乐打击乐泛指珠江三角洲的民间打击乐(锣鼓柜及粤剧打击乐器),种类很多,包括:广东大镲、中镲(记谱为镲)、小镲(七)、广东大文锣(婆)、二锣(太)、高边锣(丁)、单打(粤语-轰轰)、星锣(空空)、广东大鼓(龙)、格(击鼓边)、战鼓又名堂鼓(冬)。近三十多年来,与多个能可通过调整鼓皮松紧度控制音高的排鼓合并使用,裙鼓(笃)因鼓面如女性裙子散开而得名,木鱼(角的)长方形两个分高低音。

广东的大镲又叫大钹,直径有尺八、尺六、尺四、尺二几种大小之分,在不同的配器中使用不同的尺寸,而少儿乐手由于人小体力有限,一般只使用尺二镲为宜,广东大镲音色宏大、音墙反射宽阔、推力充足,在演奏中一般战鼓与大鼓、大文锣、高边锣一起演奏重音,是热闹、喜庆、宏伟的音乐乐段中必不可少的。如粤剧的《六国大封相》和武场打斗及宫廷喜庆等场景使用。

广东大鼓(一般使用大的花盆鼓或狮子鼓)威力大、有气势、声音厚实、富于重力。鼓心、鼓边、响奏、弱奏、闷击多种演奏手法效果各异,变化多端。大文锣音色低沉,浑厚而高远,使听众容易进入遐想。

高边锣发出高音和中音的丁丁之声,尽显庄严而又极富金属性。锣声一响传及远方,明亮而又极具穿透力。单打又名轰轰(粤语)(民间十番锣鼓柜)其造型实际上是微缩的高边锣,声音独特,在打击乐合奏中与高边锣同样是音色特别突出,再多的别样乐器也不能将其遮盖。

二锣是比小京锣略厚一点的小锣,其(太太)之声常与单打一唱一和,前后半拍的音色交替使用。再加上小镲的进入,在打击乐器的高音区演奏,往往使乐曲表现出轻快、活泼又带点滑稽的音乐形象。广东音乐的木鱼为长方形,既为粤剧掌板的主要乐器,在合奏中也是表现节奏形态与音乐积体的极佳手段,至于十番锣鼓中的裙鼓所发出的(笃笃)之声,也可作为乐曲主要节奏型来使用。音色可给人以略带神秘之感。

星锣又名乳锣,锣心向外突出,发出(空空)之音,又是另有一种跳跃活泼的韵味。

从十多年来节目多次获奖的创作心得,本文认为除了处理具有技术训练有素的队伍和地方特色乐器之外,最重要还是需要有好的作品才能成功。合奏作品的主旋(或称锣鼓谱)与配器手段的创作是第一创作,演奏是二度创作。故作品的质量高低是打击乐团能否表现良好水平的关键。

为青少年打击乐团创作节目,本文认为必须注意有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作品要具有童真、童趣、青少年年龄特点;其次,作品要有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第三,在乐曲的曲式结构和时间长度方面要把握好尺度。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在演奏技术的难度、情感表现、舞台表演设计到乐器使用、每段每句的配器乃至灯光、服装、舞台装置配合等总体设计各方面都要全面考虑。

(一)少儿节目一定要有少年儿童的特点,在排练与演出的全过程中,让孩子们敲起来、舞起来,让他们的兴趣与天真活泼的思想感情得到充分的提高与发挥。在不断的磨练之中孩子们在享受其中的乐趣,从而更热爱打击乐专业艺术,更热爱自己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打击乐团队,也就是我们平常常说的乐团意识,让他们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必须在该团队中自觉学习、自觉训练、自觉提高技术、提高音乐感的重要性,才能让每一位小乐手与乐队同步前进。

(二)节目的时代特征和节目表演的特色也十分重要。我创作的《水乡龙娃闹金秋》他是表现现世纪、现时代在一日千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金秋时节一群水乡的孩子通过“边打边闹”的打击乐与动态表演,折射出开放改革后的农村丰收新景象和孩子们天真活泼的幸福生活场景。达到了歌颂现实生活的社会主义颂歌主旋律的创作目的。而节目《龙擂》《鼓越》在创作目的意念方面力求表现现代精神,即龙的传人―少年一代以中国龙的精神贯穿于整个节目的表演与音乐演奏之中。通过中西打击乐器和加入丰富的合成器音响效果等让节目以新时代、新节奏、新音色、新色彩、宏伟宽广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使节目既有打击乐的特色又能表现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情感,孩子们也从中体会到他们是真正的“龙”的传人,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而欢欣鼓舞。

(三)在《游梦三国》的节目里,通过服装、道具、灯光布景、定制乐器等有效配合,让舞台上展现爱好“动漫”的小朋友穿越时空,从今至古、从古至今的别具情趣的历史与角色的变化,从中体现与享受现代舞台高科技的美丽和亮丽与恢弘。在不同主题,不同表演方式的多年实践中,本人和小演奏员们都体会到打击乐器的多种表现形式功能,多种不同特点组合,更体会到青少年打击乐团音乐节目创作几种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我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打击乐都各具特色,都有无法替代的魅力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岭南地区的民族民间打击乐器更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这是我国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所以把这些民间民族特色乐器运用到我们的打击乐创作表演中,是我们每个打击乐创作者必须意识到并尽力为之的,多年的探索和尝试让人看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收益。每当节目在全国和全省少年艺术比赛中名列前茅,获奖无数的时候,更坚定了以地方特色创作音乐作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的信念。

曾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的民族打击乐合奏《水乡龙娃闹金秋》的创作是我2007年为南海大沥少年民族打击乐团创作的民族打击乐合奏曲。

为了突出粤乐中珠江三角洲打击乐器的特点,在乐器配置方面使用了大鼓3个(花盆鼓)、特大鼓2个、五音排鼓一套、战鼓4个(兼广东木鱼)、高边锣2面、大文锣2面、中音文锣2面(兼碰铃)、十三面锣一套(兼铃鼓)、大镲2面、小镲2面、中镲2面(少儿运用)、二锣2面、单打2面(兼刮瓜)。参加全国群星奖时按规定由十六人演奏,一专多能,乐曲主要是表现珠江三角洲金秋季节青少年活泼、欢乐、热闹的喜庆丰收场景,人物性格定位在龙的传人--威武而活泼的刻画,场景则定位在热闹而欢快的环境中。

1.引子以中镲与铃鼓和十三面锣的轻奏,表现水乡潺潺流水的意境。接着是高边锣---丁--丁丁三声,乐声划破长空,喜庆钟声由远而近。紧接着大鼓、战鼓、排鼓由慢渐快渐强,让人倍感振奋。在三声大、中文锣(婆--婆婆)与高边锣的音色叠置,场上顿显光芒万丈、热力四射,水乡金秋一派丰收景象呈现眼前。

2.中速跳跃的中段以单打、二锣、木鱼、小镲、铃鼓等各种节奏型与音色的交替出现来表现水乡龙娃欢乐、崮帧⑻跃的舞蹈性场景,接着使用一套五音排鼓的小演员SOLO炫技来表现出水乡龙的传人那灵气、向上的内心世界。SOLO后乐队开始进入每分钟160拍的快板和各种不同特色乐器音色的突显和大三连音有力的节奏型演奏,让乐曲逐渐推向高潮。在全体数十件民族打击乐以fff震撼力度的全奏手段及加入(嘿嘿)人声的助力下,把乐曲推上了辉煌、有力的最高潮而结束。

该曲达到了表现新时代青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幸福生活的创作效果。其中独具珠江三角洲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所产生的魅力功不可没,配合精心设计的灯光、舞美、服装与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该作品荣获2006年广东省少儿花会的音乐金奖与2007年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等荣誉。

三、关于青少年与少儿打击乐团的演奏训练

1.乐器的挑选:青少年乐团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要因地制宜、从小到大、从人少到人多,根据人力年龄、条件购买配套的打击乐。有西洋的木琴、钢片琴、马林巴、颤音琴、铃鼓、定音鼓、沙锤、管钟等固定的以外,特别是民族民间打击乐的挑选是十分重要的。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过程中,如鼓、锣、镲等铜器要根据他们的身高、体能挑选,尽量选择轻巧、有亮度、不要有过渡的体能负担才能演奏好的乐器,而对于青年(高中以上)的乐队均可以使用成人的常规乐器了。因为小乐手们一般在舞台上都需要边敲边舞边表演,如果手头的乐器过重、过大则体力承受不起,达不到效果,适得其反。况且从视觉角度来说,演奏员的身高形态与乐器形象大小配合,舞台才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2.现代青少年和少儿打击乐团的打击乐器很多,本文重谈一下民族打击乐的技术训练问题的体会。民族打击乐按其音质和制造材料可分为四类:①金属类―锣、钹、铃、钟、方响等,②竹木类―竹板、拍板、梆子、木鱼等,③皮革类―大堂鼓、小堂鼓、排鼓、潮州鼓等,④石头类―石磬等,而以上乐器按音响效果和演奏方法又可以分为四类:①板类―如拍板、木鱼、梆子、南木鱼等,②鼓类―大堂鼓、小堂鼓(战鼓)排鼓等,③钹类―小钹、中钹、大钹、碰铃等,④锣类―小锣、二锣、单打、高边锣、京锣、大文锣、乳锣等多件。

不论是白丁、初学、还是有一定音乐素质的学员,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几方面的训练要素:

首先,俗语有云:“根要正,苗要直,小树才能很好地快高长大”。那就是教学规范化,如不管是坐姿还是站姿,必须让学员养成正确的演奏姿势,平常的练习也要求如同在台上表演的状态,首先需要长期培养学员的内心素质,要有“我是一名演员”的表演欲望。

其次,在演奏各种乐器的基本功训练方面,要循序渐进,特别是不同乐器的演奏姿势,如坐姿、站姿、持锤方法,注意学员的手腕关节,手指运动,肘关节运动 ,肩关节运动配合等,一定要打好正确、规范化的基础,这个“关”非常重要,他能直接影响到学员能否沿着正确的训练提高、发展水平问题,作为教员是要十分重视的。

再其次,作为学员的必须学习知识,就是学会读谱和视奏,由浅入深,与基本功的练习同步进行,再者是乐理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在严格个人技术训练规范化的原则上,对学员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小朋友不断地加强自信心与上进心。

第五,无论是任何曲目的训练都要注意加强学员的音乐感,让他们懂得自己是在演奏音乐,对乐器的不同音色、音质的演奏效果要有一种形象的思维,这样对学员的训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很多富于想像、音乐感好的孩子进步快,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3.青少年、少儿乐队的组建。

介绍了各类型的乐队和乐器的演奏风格,那么要正视的一个问题:组建什么样的乐队。

十多年来的经验,让我意识到,我们地处南粤珠三角,乐队的组建必须要从开始就要注意发挥地方风格特点为基点,因此在包括训练用的乐器、每件乐器的人员分配和演奏作品、创作的风格等方面都要在开始的时候就全面地考虑清楚,这也就是说要给乐团(队)的艺术发展定基调,有了这个基调上述所提及的问题,方能一一解决,成为一个有一定演奏技巧及地方特色的打击乐团。

参考文献:

〔1〕李民雄.中国打击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李民雄.民族打击乐演奏教程(技巧与练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5)。

作者简介:陈玉麟(1979--),男,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打击乐。多年从事青少年及儿童打击乐创作及培训。现任广州市童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培训教师。

上一篇: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下一篇:数学好习惯,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