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了孩子的作业单之后

时间:2022-03-09 05:50:09

撕了孩子的作业单之后

张老师班上有个孩子叫黄子旭,由于父母的溺爱,在集体生活中他常常不能和同伴友好交流,总喜欢用肢体碰撞别的孩子。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有时他连老师的话也不听。张老师很着急,不知如何向他的家长反映。有一次张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正说到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其他小朋友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只有黄子旭一直在玩,老师提议:“黄子旭,请你来说一说小青蛙是怎样过冬的。”黄子旭看着老师,不愿意起来回答问题。张老师的声音加重了:“请你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就是不站起来。“黄子旭,不管你会不会,都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是一种礼貌。”于是,他很不情愿地站起来,一句话也不说。旁边的孩子告诉他答案,他也不说。张老师请他坐下,告诉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继续上课。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玩了起来,碰碰旁边的小朋友,还发出咯咯的笑声,张老师点了他的名字,告诉他要认真听讲,可还是没有用。到了小朋友自主完成任务时,他不会做,眼睛一直看着旁边王可宁的作业单,张老师请他独立完成。他不听,反而把笔向桌上一扔,不写了。然后拿着作业单在教室里面乱跑,引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张老师非常生气,把他叫了过来,对他说:“你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所以不会做,如果不会做应该举手问老师而不应该看别人的作业单。老师相信你是个好孩子,会改正的。”可是他还是不听,还哈哈大笑,张老师生气地拿起他的作业单,把它撕掉了。他看看老师,什么话也不说。

第二天,黄子旭的爸爸来到班上找张老师交流,说昨天因为老师撕了孩子的作业单,晚上孩子回家后很不高兴,他想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张老师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向他说明,可是这位爸爸还是很不高兴,告诉老师自己的孩子很皮,因为自己和妻子结婚8年才有了孩子,所以对孩子特别溺爱,老师确实应该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以撕作业单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是不对的,希望老师以后不要撕孩子的作业单了。

当时张老师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说不出其中的滋味,他向家长道歉,承认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妥。是啊,作为幼儿园老师,确实有很多方法来教育孩子,而不应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看似孩子无所谓,其实孩子也受到了伤害。孩子虽然调皮,不听话,可也有自尊心,当时他不说什么,不代表就接受老师的批评。从这件事后,张老师感觉自己和这位家长的关系不像以前那么好了,黄子旭家长看到张老师也露出不高兴的样子。

班上的朱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张老师说:“你是男教师,要发挥男教师的优势,可不能意气用事。对待顽皮的孩子,要有耐心,要用智慧、技巧与方法去帮助孩子。我们要取得家长的信任,首先让家长体会到你对他孩子的关注与爱护;再利用接送时间多与家长交流,真实客观地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遇到特殊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作为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不足之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这样,才能做好家长工作,维护好家园关系。”

张老师仔细观察园内朱老师如何与家长交流,发现她总是先对幼儿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表扬,然后再委婉地提出孩子近期在园表现不好的地方,并希望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就会很自然地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了。

于是张老师就如何帮助黄子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家园之间的合作进行了分析研究,采取了以下策略:

1.家访。到孩子家中访问,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增进和家长的关系,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发展。张老师在和黄子旭父母谈话中得知,他们是做房产中介生意的,工作都很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多。孩子又经常在奶奶家,奶奶对他娇生惯养,基本上什么都依着他。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了解了黄子旭在家的情况后,张老师对家长说了黄子旭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最后和他们统一了思想: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真实情况。

2.榜样示范法。请班上行为习惯养成比较好的孩子树立榜样,让黄子旭小朋友向他们学习。在班上,李子萱小朋友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色,能够遵守各项常规,是老师的好帮手。张老师特意在班级进行了“我是好孩子”的评比活动,通过全班小朋友举手投票,李子萱小朋友获得第一名,老师向他颁发了奖状,还邀请李子萱介绍自己是怎么做的。张老师看到了黄子旭和其他小朋友羡慕的表情,要求大家向李子萱学习。

3.鼓励与表扬。在黄子旭有小进步时,及时鼓励与表扬,用正确的行为引领孩子。有一次语言活动续编儿歌,张老师看到黄子旭慢慢地举起了小手,紧张又有些不确定的时候,张老师请他到前面回答问题。他竟然续编得很棒,张老师及时表扬了他。小朋友们都热烈地为他鼓掌,他开心极了,脸上露出了笑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黄子旭小朋友在课堂上能安静听十分钟了,积极举手发言方面也有进步了。

4.同伴激励。在班级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用良好的同伴关系帮助他影响他。黄子旭在班上好朋友不多,张老师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喜欢和梁好小朋友玩游戏。于是,张老师就问黄子旭:“你的好朋友是谁呀?”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梁好啦。”于是,张老师找到梁好,对他说:“老师非常喜欢你,你也愿意帮助其他小朋友对不对?”他点了点头,张老师接着说道:“黄子旭是你的好朋友,可是他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老师希望你多提醒他,帮助他。”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梁好和黄子旭在一起玩的时候,总是提醒他帮助他。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突然发现,黄子旭会排队等候洗手了,玩游戏也不抢别人玩具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张老师发现黄子旭慢慢地能够听从老师的安排,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了,来告状的小朋友也明显减少。张老师将孩子的转变开心地告知家长,家长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张老师的心情也从长时间的紧张中得到少许放松。

经过这件事情,张老师深刻体会到:教师与家长沟通,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与感情建立的根本是对孩子的爱。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会由衷地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方法也在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家长。同时,老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老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力。家长的支持、理解,会让老师受益匪浅,获得自信与幸福感!只有家园合作,才能顺利地开展教育工作,才能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旧游戏新玩法 下一篇:和剪刀宝宝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