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

时间:2022-03-09 05:44:38

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教材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集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为一体,开创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成人教育的特点,家长、教师可以依此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前,一些孩子思想行为习惯较差,特别是感恩之心缺乏,出现了令人遗憾和痛心的现状,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我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生活中,我们是父母,更是良师、益友。

现在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愿意接受新东西,追求时尚,但自控力较差,不够坚强。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必须了解学生,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每当新学期开始时,我总要事先向前任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了解我所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上第一堂课时,我便做自我介绍,谈对同学们的初步了解,谈这门课的授课方法及学习方法,让同学们也能初步了解老师,为今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注意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课上、课下加强与同学的交流,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替他们排疑解惑。

二、言传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人是孩子的榜样,教师更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学生其实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他们都在观察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的人格魅力,他们会产生欢迎老师的倾向,并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的一言一行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树立榜样形象,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最终才能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只要学生有进步,就值得鼓励; 只要我们感恩意识强,学生就会受到感染。

三、开展家庭感恩小活动

如结合妇女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引导学生自制小卡片或小制作赠送父母、老师、同学,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如布置亲情作业,学生每周要为父母洗一次脚,每天帮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等。

四、阅读感恩书籍 唱感恩歌曲

精选一些描写感恩之情的文章,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母亲》、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 、梁晓声的《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等,通过家庭阅读,感受亲情的温馨,感受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利用现代化工具,播放感恩歌曲,用心唱感恩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白发亲娘》、《感恩的心》、《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母亲》等。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然而当今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我们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上一篇:吝啬中有温情 下一篇:浅谈对学生评改作文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