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绘本重复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时间:2022-03-09 04:49:40

浅论绘本重复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期丰富的阅读经验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有重要的作用。2~3岁的幼儿正处于阅读兴趣形成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要让他们感受阅读的快乐并爱上阅读。绘本的出现恰恰符合了幼儿的认知特点,成为让他们爱上阅读的一种理由,而绘本的重复阅读在带给幼儿快乐的同时,也于无形中促进着幼儿的发展。

一、绘本重复阅读的的主要形式

绘本不同于一般的有图有字的读物,它对语言、绘画和二者的构成形式均有特定的规范和要求。在这里绘本所指的均是充分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的魅力,能够带给孩子深远影响的优秀图画书籍。

优秀的绘本会被反复阅读,形式也因幼儿的特点而有所不同。由于幼儿不识字或识字少,经验不够丰富,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绘本成为他们进行阅读的最为理想的选择。幼儿园里的绘本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和共同参与,主要表现为一种教师讲解、幼儿聆听的活动。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成人在儿童早期给儿童读故事、与儿童共同阅读,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在幼儿园,教师为幼儿朗读、师幼之间的阅读分享活动,也是影响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指出,教师必须坚持每天为幼儿朗读,至少每天一次。而师幼共读――在教师的带领下和幼儿一起完成绘本阅读是幼儿园中最为主要和有效的阅读形式。所以绘本的重复阅读在这里主要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同一绘本进行反复阅读。而这种重复阅读的形式也会随着故事内容、幼儿经验及特点而有所不同。

1.直接讲述型

直接讲述是指完全按照书面语言讲解。这样的阅读形式比较适合最初几次和幼儿们一起读绘本。例如,在读过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之后,教师会在一天里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反复让幼儿看着画面听教师用书面语言讲解这一绘本,教师使用的语言完全是书面语言,不加任何的修饰或改编。

2.诠释讲解型

在幼儿对书籍内容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可运用讲解的形式和他们一起进行反复阅读。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讲解、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充分感知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魅力。如绘本《贪吃的变色龙》,在幼儿熟悉基本的语言之后,教师会在多次的讲解中提问幼儿,“变色龙吃了黄色的桌子变成什么颜色了?”“最后这个画面是什么?”……让幼儿加深对贪吃的变色龙的理解。

3.自主阅读型

幼儿在熟悉了故事内容之后,会产生自主阅读行为,而反复的独立阅读行为也是重复阅读的一种形式。如幼儿在对《饥饿的毛毛虫》完全熟悉之后,拿到小书时,会一次又一次地反复翻看,反复欣赏,这是他们自己的阅读方式。

二、绘本重复阅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优秀的绘本中蕴含着超乎我们想象的信息,教师和幼儿共同重复阅读的过程会使幼儿从中获益良多。

1.重复阅读绘本直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重复阅读绘本,使幼儿通过一遍遍听相同的故事并沉浸其中而获得语言技巧,因此,是一种促进幼儿言语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1)表达性的语言可以在绘本的重复阅读中丰富起来。绘本中的语言比较简短规范,幼儿通过多次的聆听强化并丰富了自己的词汇,从而为语言表达奠定了基础。

最初在班里和幼儿共同阅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幼儿们都专心致志地看着教师阅读,聆听这个故事的内容,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开始几次,幼儿们睁大眼睛,表情随着故事内容而丰富多变,心情完全随着故事内容而跌宕起伏。后来的几次师幼共读,幼儿们已经学会了数量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学会了名词“苹果、梨、李子、草莓、桔子”,部分幼儿已经学会说“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根小黄瓜、一块奶酪、一条火腿、一根棒棒糖、一个樱桃派、一根香肠、一个杯子蛋糕和一片西瓜”。当幼儿们对这些词熟悉之后,又开始逐渐熟练地说故事中的形容词了。最让人惊讶的是,有的幼儿竟然能够看着这本书一字不差地把故事重复下来,而且乐此不疲地反复阅读这本书。有个孩子的妈妈对教师说:“我最高兴的不仅是她认识了许多食物,而是她会说又嫩又绿、又肥又大这样的形容词。”通过各种形式的重复阅读之后,幼儿们已经完全熟悉了这本书,他们基本上都会说“好漂亮呀!”这个感叹句。有一次,李老师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一个孩子看到之后,说:“李老师,你好漂亮!”由幼儿语言的发展,我们意识到重复阅读绘本对幼儿表达性语言的发展功不可没。

重复阅读绘本不仅让幼儿掌握了一些叙述性的语言,同时也让幼儿学会了一些表达情感的语言。在绘本《我爱你》的重复阅读当中,幼儿们最初只是简单地聆听故事,在听过几次之后,就开始自发地说“我爱你……”。后来我们就会在重复阅读时要求幼儿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情感性的语言能让幼儿们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2)重复阅读绘本可以发展幼儿的交际性语言。让幼儿学会交际性的语言,他们就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更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减少和其他幼儿的冲突。如“噼里啪啦丛书”中的《你好》,书中重复使用“你好”,我们在带幼儿重复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幼儿也掌握了“你好”这个词,从而能够更好地与别人打招呼;在师幼共同重复阅读《我们一起玩,好吗?》的过程中,也让幼儿们掌握了交际性语言“我们一起玩好吗?”这个祈使句;反复阅读《从头到脚》,不仅让幼儿们体会到了快乐,而且使幼儿们学会了“我会……,你会吗?”等诸多的交际语言,这些都源自于绘本的重复阅读。

2.重复阅读绘本对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1)幼儿在重复阅读中获得安全感。丽丽安・H・史密斯在《儿童文学论》中这样说:“人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于物质要求的满足。它必须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没有这种根,孩子就失去了安定性,那么,他们即使被现代生活那混乱的价值判断所支配左右,也是不奇怪的。优秀的儿童书能够带给喜爱读书的孩子以安定力,就像在大风暴中紧急抛锚一样。这力量,决不是道义的概念,而是可以信赖的力量。”安全感的获得源自于人对周围环境的可控感,而可控感又源自于熟悉。经常会有家长对教师说:“不知为什么,我以前给孩子讲这本书的时候,他不喜欢听,这几天在家却要求我们讲给他听,他特别喜欢听。”说的正是班里正在重点阅读的绘本。随着幼儿反复地阅读同一本书,他们会对书本逐渐熟悉,他们将可以预测故事接下来的情节,这会使他们感到生活中有一小部分是可以预料到的,可以控制的,从而建立自信,并产生安全感。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幼儿会对在幼儿园见过的家中的书很感兴趣:一是因为见到了熟悉的东西,陌生感消除;二是因为对书本内容的熟悉让他们产生了安全感,进而产生了好感。所以当成人对重复阅读绘本已感到乏味的时候,幼儿们却兴趣盎然,他们正从中获得某种情感上的支持。

上一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自学、互教 下一篇:优化常态命题让学生习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