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气功健身应处理好10种关系

时间:2022-03-09 11:28:27

练气功健身应处理好10种关系

大家知道,练气功可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许多练功者都收到了较好效果,尝到了练气功的甜头,但也有少数人练功多年,疾病并未消除,效果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所练的功法不适宜或在练功中不明理、不得法所致。本人根据部分练功者的体会,认为练气功健身应处理好以下10种关系。

1 选功法与专一功法的关系。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功法很多、很杂。想练气功健身就应先了解掌握功理功法的特点,然后经过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首先应选练经国家评审推广的功法。其次,选练一种功法就应长期坚持,不要朝三暮四,随意改换功法,否则效果不好,容易出偏。

2 气功理论与练功实践的关系。气功是研究人体生命的科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因此,练气功必须认真学习气功理论。无论是从功法的来历、主要原理,乃至每步功、每个动作的姿势要求及作用、注意事项等,都要从理论上搞清楚,然后再按规范动作进行练习,用气功理论指导自己的练功实践,从中获得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3 运用意念与动作规范的关系。练气功必须正确地运用意识,不能主动正确地运用意识的练功就如同做广播体操,达不到练气功的效用。形体动作要尽可能地规范、合度,否则,效果不明显。

4 重点练与一般练的关系。重点练是指要根据练功者的身体状况和练功层次而选某一节功或某一个动作进行强化练习。如腰部和下肢比较难通透,应重点地选练通腰通下肢的某节功或某个动作,气一通畅,病也就随之根除了,功夫也能上去了。一般练是指要兼顾所学的整套功法,不要顾此失彼。

5 集体练功与个人练功的关系。集体练功人多气场大,同步共振效果好。但由于每个人开始练功的时间不同,功夫层次有高低,身体状况有差异,所以集体练功时间不宜长,强度不宜大。要想治病效果好,长功快,在参加集体练功的同时,个人还必须“开小灶”,适当加大练功的难度和强度。并且要组建好家庭和个人的“小气场”,形成良好的练功氛围。

6 练功与修德的关系。不少练功人脾气大,爱动肝火,喜怒无常。这样做既会伤气伤身,又对治病长功不利。因此,要注意涵养道德,多为人民做好事,随时保持中和之气。

7 练功与工作的关系。除少数专业气功师外,绝大多数练功者都是利用业余时间练功。因此,在于工作和做家务时,也要有气功意识,保持练功姿势。比如:“百会上领,下颔内收,坐时腰前塌,站时腰后凸”等。古人云:“行住坐卧,不离这个(指练功)”,“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是很有道理的。

8 动功和静功的关系。初练功者不宜练静功。因为初练者在坐练静功时,由于内气不足,气血不通畅,容易烦躁,静不下心而影响效果。练动功精神容易集中专一,具有形体通透快,治病效果好,长功明显等特点。等动功练到一定层次再练静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 快练与慢练的关系。快练具有无杂念,反应敏捷,应变能力强的特点。慢练可以更好地体会体内的气机变化。练功者要根据自己的练功情况选择,可快可慢,也可快慢结合:

10 练气与养气的关系。过去练功人讲,练功是耕耘,养气是收获。因此,收功后一定要注意养气,要做到练养结合。

上一篇:生拌蔬菜有讲究 下一篇:常咽津液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