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与“该怎样”

时间:2022-03-09 06:28:11

道德不是问题了,可悲剧仍重演。挥舞道德大棒的媒体报道者和评论者,是不是该反思呢?

小悦悦走了,才两岁,让人顿觉生的残酷。要在过去,人们或许会说是“飞来横祸”。但今天不同了,传媒发达,民智活跃,人人是记者,人人是评论员,不同的人关心评说着这个令人揪心的事件,让小悦悦成了举国关注的新闻人物。其实,她还是个孩子,应该健康快乐地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本不该成为任何新闻里的人物,不管是好的新闻还是不好的新闻。

在很多人包括媒体人眼里,小悦悦的遭遇,无疑是“道德滑坡”、“见死不救”的又一铁证。人们痛批甚至责骂那两个司机和18个路人“冷血”、“不是人”。铺天盖地的声讨,最初依靠的仅仅是网上的一段视频,随后人们的评论,依靠的则是此前人们的评论。

就这一事件而言,社会舆论尤其是媒体舆论,报道和评论的基础是不牢靠的――18个路人真是“见死不救”还是当时确实没看见?没人告诉我们答案。

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成敏在博客里发了一篇文章《“正当的冷漠”是法学的必需》,依靠网络尽可能还原现场情况,分析了种种可能。比如,他讲到大家看到的视频已经增亮处理的问题(“18日晚在苏州电视台看到的,是经过高亮度增光的。如果我们只看电视,我们不会相信那些路人看不见小悦悦,但是电视台却没有告诉他们做了增光处理,电视太强悍了”);当时现场大雨、嘈杂、昏暗的问题;五金市场的照明、交通管理问题;家长的监护问题;好心人救助的专业问题等。这都是决定这一事件真相的关键要素,而媒体报道中却鲜有提及。

张教授的博文是我所见到的比媒体报道要扎实深入得多的文章,尽管他并未到现场。但可以肯定的是,99%的媒体报道者和评论者,也是未到现场的。本该更严谨慎重的他们,连张教授这番工夫都没下。

越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闻真相的价值越显重要。真相是人们立论、发声的前提和基础。“是怎样”没弄清,“该怎样”说得再好,也不过是驴唇不对马嘴。更可怕的是,人人热于评说“该怎样”,“是怎样”无形中就按照人们的评说和想象被重新生成,久而久之,新闻就成了“舆论造”、“道德造”、“民意造”,评论立足的也不再是真相,而成了“网上这么说”、“人家都这么说”。这就危险了,不仅是媒体的不幸,更是社会的不幸。没了“真”,善只能是伪善。伪善,对一个社会的毒害往往是更具杀伤力的。

张教授在博文中提出两条审查公共事件之基本认知原则――1.要建立态度,须先分离事实和观念。2.审查“观念≥事实”的偏离度。张教授说:“(我的调查)只能依靠网络做到这一步,所有事实判断都是假说,我不肯定任何一个假说已经充分证实,除非我去了现场。我没有义务证明那些路人看见还是没有看见,我的义务是提醒博友:‘你看见了什么’。你有资格讨伐吗?一个文明的社会应当是讲理的社会,不要把自己当成道德批评的国王,尤其不要因为你缺乏言论权、话语权,就自认为语言的急迫、态度之就是权利捍卫……先观察后激动;先道德事实,后道德批评;分清事实与价值。”

关心小悦悦的遭遇,以免悲剧不再重演,基本的前提是“是怎样”。问责的逻辑也应该是“先法理后道德”――肇事司机是涉嫌故意碾压还是过失致人死亡?家长是否尽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监护之责?那个五金市场管理、照明、交通等方面是否完善?等等。说到底,路人不是这起悲剧的制造者。即便路人真是“见死不救”,也应先把具有直接法律责任的各方的事说清楚再说。道德当然应该大力倡导,但不该把社会建筑在道德基础上,一个人人都是圣人的社会从来未有也不会出现。

很不幸,悲剧又来。广州日报10月25日报道《又一小悦悦被车碾压众路人合力抬车救人》:广东增城一个也叫“悦悦”的小女孩,10月24日在自家店门前被车撞倒,头脸被碾过。这次,“旁边路人纷纷上前帮忙,众人合力将车辆抬起,无奈众人齐心协力出手相助还是未能挽救小悦悦的生命,她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身亡”。

这回,路人的道德不是问题了,可悲剧仍重演。我们挥舞道德大棒的媒体报道者和评论者,是不是该反思呢?

上一篇:“走转改”与媒介批评 下一篇:思想,在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