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纳兰词魅力看千古伤心词人之惆怅情怀

时间:2022-03-09 06:05:54

从纳兰词魅力看千古伤心词人之惆怅情怀

摘 要:纳兰性德是清初影响最大的词人之一,他的词真挚自然,婉丽清新,不事雕琢,但却始终有一种哀郁凄婉之气息流淌其间,并且贯穿于他的全部词作,不禁给人以一种惆怅伤心之感,令人无法卒读。本文试结合纳兰词独具一格的魅力来分析纳兰性德这一千古伤心词人的惆怅情怀。

关键词:真情 自然 追忆 伤心 惆怅

纳兰性德,字容若,他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清词三大家”,又与曹贞吉、顾贞观并称“京华三绝”,是清初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一生词作有三百多首,合为《饮水集》,在中国词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纳兰逝世后,其好友徐乾学在回忆他时说:“所刻饮水,侧帽词,传写遍于村校邮壁。”[1]曹寅在《题楝亭夜话图》中说:“家家争唱饮水词”[2],可见纳兰词在当时流传之广。纳兰词之所以驰骋词坛350多年,大概是因为其词中散发出一种别样之魅力,经久不衰,愈久弥香,而这魅力又蕴含着一种惆怅的情怀,使人读之,亦有惆怅之感。

纳兰性德生于官宦之家,为当朝宰相明珠之子,颇得康熙赏识,可这位相门翩翩佳公子,却有着落落狂生般的江湖之气。“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是纳兰心底最真实的写照,他持伤心之翰书其惆怅之词,让后人皆被其词的魅力所感染,纳兰词的独特魅力彰显出了他的惆怅情怀,而他的惆怅情怀又使词作的魅力更为突出,可谓相得益彰。纳兰词的魅力大概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真情

纳兰词之所以能打动人,具有不朽之魅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词处处流露出一种真性情,而这种真性情就恰恰源自于他内心的真情实感。他用自己的一套真情理论作诗填词,以抒发其难以抑制的惆怅之情。

(一)纳兰的真情词论

关于纳兰的诗词创作理论大多都收录在《通志堂集》中,纳兰在《渌水亭杂识》中说诗:“诗乃心声,性情中事也。发乎情,止乎礼义,故谓之性……昌黎逞才,子瞻逞学,便与性情隔绝。”[3]又兼论诗词曲:“曲起而词废,词起而诗废,唐体起而古诗废。作诗欲以言情耳,生乎今之世,近体足以言情矣。好古之士本无其情,而强效其体,以作古乐府,疏觉无谓。”[4]可见,纳兰在文学创作方面都很强调真情实感。所谓“真”就是源自于心,而非故意扭曲模仿或者硬套而成;所谓“情”就是内心之波澜起伏,“真”要随情顺情,方为真情。“真”与“情”是词的灵魂,缺一不可,只有两者结合起来,词才能到达至真至情的境界,纳兰词使人读之,常常有惆怅之感,这大概就是因为纳兰词的创作遵循了这种唯真是情的理论。

(二)纳兰的真情创作

纳兰作词尚真情,他的好友韩在《神道碑铭》中说:“颇好为词,盖爱作长短句,跌宕流连,以写其所难言。”[5]纳兰将心中难言之情用词来表达出来,可见纳兰词里流淌着的是纳兰无法言说的真情,词言其志。真情是纳兰词最大的魅力,它作为纳兰词中的情感内核在他的爱情词和友情词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纳兰性德写了很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他笔下的爱情词有一种凄婉惆怅之美。例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述了本应相亲相恋的爱情却变成了相离相弃的悲哀,又借用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来谴责这个薄情郎,终不如唐明皇与杨贵妃当初的海誓山盟。可因爱而不怨,这种失恋之苦还是独自承受,道出了女子失恋后的苦楚,哀怨缠绵,凄婉惆怅,而背后似乎隐藏着纳兰自己心中更深切的失恋痛楚。纳兰的真情不只表现在他的爱情词里,纳兰性德结遍兰襟,在他的友情词里,处处显示出了他的真情,最著名的一首莫过于《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然诺重,君须记。”这是纳兰初识顾贞观时的酬赠之作,纳兰自称狂生,生于官宦之家,实属偶然,叙说与身居下僚的顾贞观的相见恨晚之情,愿永生结缘。

二.自然

自然是纳兰词的又一个魅力,也是纳兰词的表现特点,这种自然特点体现在纳兰作词善用白描手法,不刻意雕琢,任性为词。纳兰作词凭借的是满腔的热情与心中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不可控制,就在词作中很自然的流露出来,自然流畅,运笔如行云流水,在他的词中表现地非常明显,他的爱情词,友情词是流露出的惆怅真情,可抒写自然,那么在纳兰的边塞词中亦能抒写自然,实属难能可贵。

如:“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读起来朗朗上口,“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声韵和谐,相互对应,整饬自然,全词无一用典之处,只用白描手法将自己路上所见荒寒之景展现出来,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可正是因为这种亲切自然,遂能将纳兰心中的苦楚与惆怅之情表达出来。严迪昌评此词说:“‘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6]纳兰正是用这自然之笔法,将自己的深层伤感与痛苦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自然之中又有一种惆怅气息充盈期间。在展现边塞风光的同时又能以纤美柔善的心灵展现出词人的惆怅情怀,可谓妙笔,塞外之景在纳兰笔下多了一种阴柔之美。纳兰词言情写景真切自然, 可以达到了一种真情境界。

三.伤心

伤心是纳兰词的又一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后人读纳兰词与纳兰一起所产生的强烈共鸣,跟纳兰一起伤心惆怅,伤心是纳兰词的最大特点。“我是人间惆怅客”,一语道出纳兰自己心中无尽的惆怅情怀。除了爱情之故,纳兰词流露出的这种伤心之情大概还有两方面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纳兰的心理矛盾上。

(一)仕途与理想的矛盾

纵观纳兰性德之仕途:19岁举礼部试,22岁成二甲进士,不久,被授以三等侍卫之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如此,纳兰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可是在纳兰词中却偏偏流露出伤心惆怅之情,这是因为纳兰的人生理想是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可是长期从事扈从之职,就必然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纳兰给严绳孙的信中:“弟比来从事鞍马间, 益觉疲顿;发已种种, 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 都已隳尽。”[7]可以看出纳兰厌倦了毫无意义的扈从生活,壮志殆尽,可谓是纳兰的悲哀。他的这种悲哀之情在他的边塞词中体现最为突出。例如:“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菩萨蛮》)作者叹息离多聚少的生活,表达出作者思归心切,离恨难消之情。纳兰的边塞词大多流露出的这种思乡思人的情怀其实都是源自于对扈从生活的不满,都是在叹息自己仕途的不顺。仕途的不顺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更何况对于纳兰这样一个文武全才的人来说,仕途与理想的矛盾羁绊着纳兰的生活,显示到他的词里,就是道不尽的伤心泪。

(二)相门贵族与独立性格的矛盾

纳兰的父亲明珠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但纳兰并不以此为荣。“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纳兰将自己的出身与荣耀都看作是人生之偶然,实在不足论矣。可见,纳兰的性格是与他的相门出身格格不入,这种矛盾在他的词里亦有所表现。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漂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这是一首咏雪词,表现出来的感情与纳兰的贵族身份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他借咏雪花以咏怀,抒发了不慕人间富贵荣华,厌弃仕途之情。其中“不是人间富贵花”是纳兰对其生命的真诚呐喊,虽生于相门,但心却在江湖。

真情、自然、伤心是纳兰词的魅力所在,而这种魅力正体现着叶嘉莹先生所说的“弱德之美”:“这种美感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8]正是因为纳兰以自然之笔写出他的伤心之真情,才使他的词充满了惆怅之感,让他的词令人不能卒读。

纳兰性德是清词振兴时期的著名词人,出身贵胄,才华横溢,却经历坎坷,惆怅一世,他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太多困惑与无奈。他将自己的心灵创伤以自然之笔抒写出来,酿成一种哀郁凄婉的情调,贯穿他的全部词作,使他的词具有真情,自然,伤心之魅力,经久不衰。他的词是净化之词,虑去了人世间的很多利益纷扰,留下了的是真诚与自然,甚至是温暖。这位翩翩相门公子,带着江湖落落狂生般的气质,成为了清初第一才士,成为了千古伤心词人。他的真挚与信任打动了一批批汉族文人,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友谊佳话,他对爱情的痴情与真诚更是打动了无数人。纳兰性德年仅三十一岁就与世长辞,他的生命如一颗璀璨的流星瞬间划过苍穹,短暂而震撼,但却留下了永恒的美。

参考文献:

[1] 纳兰性德著,黄曙辉,印晓峰点校.通志堂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56.

[2] 曹寅著,胡绍棠笺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96.

[3] 纳兰性德著,黄曙辉,印晓峰点校.通志堂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6. [4] 纳兰性德著,黄曙辉,印晓峰点校.通志堂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39.

[5] 纳兰性德著,黄曙辉,印晓峰点校.通志堂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59.

[6] 严迪昌.清词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94.

[7] 纳兰性德著,黄曙辉,印晓峰点校.通志堂集・纳兰容若手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8.

[8] 叶嘉莹.清词丛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6.

作者简介:王旭(1989.7-),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牛头崖镇,单位: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职称:学生,学历:在读硕士。

上一篇:论文学观对金圣叹批评文体的影响 下一篇:即景抒情,即兴显志――《滕王阁序》意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