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时间:2022-03-09 03:23:58

灵活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摘要】数学思维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始终处于

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就必须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准确适时的引导,从而有

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

数学思维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

活跃的状态,就必须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准确适时的引导,从而有效的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恰当运用教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具使用不仅能直观地说明有关问题,降低问题的难度,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

意力,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效果。

1.多媒体的运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广、普及和运用,农村学校教学条件也有了极大地改善,多媒体技术辅助

教学,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展

示数学的内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以过程的理解以感受,将数

学教学引入一个新境界。如在"函数概念"教学中,我运用动画、图片对学生的学习气氛进行调节让学生

在动画演示中体会函数的概念,对教学内容会留下深刻的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大大地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2.自制教具。

因为学生活泼好动,对各种制作和实践都有浓厚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动手操作。根据学生的这个

特点以及数学概念抽象难懂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制作教具,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制作过程中,以

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制作构成中,也逐渐理解力概念的内涵

。如果仅凭教师的口头讲解和比划学生就难以理解透彻。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这一节时,

课前让学生用纸剪一个三角形,然后把其中的两个角剪下来,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学生发现三个角

的关系。受此启发是,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交流讨论,都能想到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把三个角平移拼成一个平角,从而完成了定理证明。又如,在平行四边形一节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用

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四边形,这些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有几个?"让学生用纸剪出两个全等的三

角形,然后拼接,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合作交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精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数学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很强,学生感到晦涩难懂,上课时他们常因听不懂、听不下去,大脑开小

差,往往因为一、二节课没学好,导致知识脱节。所以创造轻松愉快课堂气氛非常重要,精心设计好课

堂提问,可以激发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能动性。例如:讲解认识不等式时,我向学生首先出示这样

一个问题: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

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

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那么,究

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通过这样一个似乎很

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上来。

三、应用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已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在"全等三角形的识别"中,要求学生自学后弄清这样

三个问题:(1)如果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一个对应相等的部分(边或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2)如果只知道两个三角形有两个对应相等的部分(边或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3)如果

两个三角形有三个部分(边或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

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诱导启发,了解和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又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节证明

时,让学生联想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展开讨论,结果学生讨论得非常激烈,气氛相当活跃能写出

几种证明方法,还说出了辅助线中与性质定理证明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对定理证明掌握的效果非常好

,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四、利用开放性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放性问题具有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开放性及探索性等特征,选题包含的事件应为学

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它使学

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学完"有理数"这一章后,提出:?=0这个问题。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根

据学生的回答,梳理一下,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答案:(1)零的相反数是零(2)零的绝对值是零(3)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是零(4)任何数和零相乘得零(5)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为零(6)零除

以任何不等于零的数商为零。这道题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

学校的主人。

五、合理布置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学习活动直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课堂接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押送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心里,布置课堂作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人而异,做到适当、适量,是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的完成作业,这对于条课堂作业质量,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几种做法是我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

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

目的。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各个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授课艺术都各不相同,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措

施只要能使本班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上一篇: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 下一篇:论小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