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时间:2022-03-08 10:03:28

摘要:《溟山》是王中山老师于1991年创作。是一首采用了湖南湘西地方音乐元素,且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法谱写成的热情奔放、色彩鲜明的古筝独奏曲。这首乐曲描述了大山的高耸、幽远,充满了迷幻色彩,以及春夏秋冬这一年四季的多样变化。该曲在演奏技法上有了创新,采用了擦弦、手掌拍击琴弦和琴板、左手的快速指序等技巧,表现力丰富,随着我国现代筝乐的发展,《溟山》也成为古筝演奏家和各种比赛的必弹曲目之一。笔者对此曲也尤为喜爱,借此想结合自身演奏经历来浅谈一下《溟山》的艺术处理及情感把握。

关键词:《溟山》 王中山 演奏技巧 定弦 调式 现代筝乐

一、创作背景

《溟山》名为山,实则写人。王中山在答琴筝国乐论坛的蘅娘大姐时就是这样说的:“我其实用《溟山》,四季,来表现人的各种心境,甜酸苦辣的心境。就是用四季,来暗喻人生的这种无常吧!但这里边也有躁动不安的,也有一种希望在,这里边能听出来,既有希望,也有一种对前途非常彷徨和茫然的东西在,所以《溟山》正好是在我生命中一个很关键位置的作品。当时我认为这首作品,技巧和音乐表达内容算结合得比较好的。”

王中山老师是一位杰出的古筝演奏家,师从赵曼琴老先生。他继承并发展了赵曼琴的快速指序,开发了很多新技法。不仅创造了许多现代作品而且改编了很多传统筝曲,在传统筝曲中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使得传统和现代交融得相得益彰。王中山老师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修养为现代筝乐创新技法的运用作出了巨大贡献。《溟山》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作品分析

《溟山》采用的定弦手法,突破了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在D调基础上,一弦升高半音成升do, 然后分别将高音re、中音re、中音sol、低音re、低音sol 、倍低音re和倍低音sol升高半音,最后将第二十一根弦降低小三度,成为下面三个点的la。这样一来不仅拓宽了其音域,而且使得作品在中国五声调式的基础上更具有新音乐的特点。《溟山》的定弦仍然保持了传统定弦的8度重复规律,这便方便了演奏者对其定弦的快速掌握。通常在乐曲具有一些特定的音乐风格时,往往作者会采用定弦的方式。从《溟山》定弦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其是湖南湘西地区的地方特色音乐,如:偏高的调式七级音与四级音,在定弦中表现为(固定调)升高的七级音“升la”和四级音“升mi”。

《溟山》全曲由引子、慢板、华彩、快板、尾声五个部分组成。引子在低声部展开,音乐低沉,音色浑厚,余音充足,让人联想到巍峨高耸的大山。开头节奏相同的四个小节中由弱到强再到弱,并加入了擦弦的技巧。即用义甲在琴弦上快速擦弦划过,发出“嚓嚓”的音响效果。该技法不仅丰富了古筝的演奏技巧,也增了强古筝的表现力。乐曲的第14小节开始进入慢板,主题也慢慢展开。当核心音调出现之后,全曲的速度、节拍、节奏、和声织体等不断发生变化,使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把春天里那种风光秀丽、景色盎然的情景展现在听者的眼前。演奏者在演奏处理时应注意相同乐句前后的速度力度的变化,要有轻重缓急,有层次。乐曲在华彩部分进行了转调即第76小节开始由原来的B羽调式转为降B宫调,音乐线条变得欢快明朗自由,展现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到来的情景,此处在演奏时需要充分调动自己内心的情感,左手的弹奏要清晰明朗。乐曲在第81小节时转回B羽调式,正式进入了快板部分。快板开头王中山老师加入了“拍板”这一新技法,使得古筝由传统的拨弦乐器演奏变得更为多样化。“拍板”即用手指前端在低音区以B为主音拍打琴弦与琴板,由慢渐快由弱渐强逐层推进。“拍板”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节奏感,而且无论从音响效果还是演奏者的肢体语言都更增加了乐曲的表现力。在第99至114小节的连续前十六后八分音符的相互交替上,演奏者需做到手指触弦快而清晰、颗粒饱满,强弱对比突出。随后是一段诗情画意的旋律,首次创新性加入左手快速指序,四拍子并以十六分音符为固定音型,两小节为一乐句,先由右手引入,随后左手紧跟而上弹奏相同的旋律,右手开始长摇主旋律。演奏者在弹奏时左右手要紧密配合,控制好节奏,要能够把右手主题旋律的长摇和左手的快速指序弹奏融为一体。伴随着遥指的长音,展现了一幅浪漫温馨的金色世界,把秋天描绘的如诗如画。演奏者左手的分指弹奏发力要均匀,音符要流畅平稳。在第135小节,乐曲再次由B羽调式转入B宫调。由小调转入大调,音乐色彩一下子明亮起来,把乐曲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使全曲更加具有激情,再次给了听众新鲜感,扣人心弦。第157小节转回,全曲进入尾声,尾声是引子部分的再现,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最后以微弱的琶音结束全曲,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

三、结语

《溟山》独特的乐曲调性变化和演奏技法的突破,使得乐曲难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演奏技巧的创新使古筝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从而也使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得到了提高,并从中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内在价值。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源泉,也是筝乐获得恒久生命力的秘诀。王中山老师把西洋音乐的元素融入了古筝音乐的创作与改编之中,为中国古筝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在实践中不断突破传统创新技艺,中国古典乐器古筝的发展前途必定会更加远大!

参考文献:

[1]王中山.古筝曲集[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8.

[2]刘娜.谈古筝独奏曲《溟山》的演奏[J].乐器,2009,(01).

[3]赵曼琴.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上一篇:水泥地面起砂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理办法 下一篇:浅谈基本功对于学习打击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