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分析

时间:2022-03-08 02:09:39

关于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分析

[摘 要]水利水电建设在这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了很大的贡献,水利水电建设可以有防洪和灌溉等作用,还可以带动当地的供水、养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在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道阻隔、水沙情势变化等问题,这将对生态环境造的发展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文在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生态保护

中图分类号:TV512;X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314-01

1.水利水电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1 对水质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污水随意排放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到地面水的的水质,而且还会污染到居民的日常用水,更严重的话,连下游水道的水质都会受其影响。水利水电建设往往会通过以下途径对水质产生影响:第一,在施工初期,往往会有很多生产废水的排放,加上混凝土保养,电闸以及大坝等的开掘,这些都会造成沙流入河,这就会影响到河里的水质,使河水更加浑浊,而且还会有一些悬浮物。第二,以水泥灌浆为主的化学药剂的排放,当然也不排除含有丙凝、环氧树脂的特殊情况,甚至还会有部分固化剂和稀释剂。第三,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污水和排泄物等生话污水。第四,一些多以油料为动力的大型流动机械,如汽车、挖掘机等,往往会排放很多的油污,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油料泄露。

1.2 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会对当地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推土机在施工中会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在运输过程中,坑坑洼洼的路面会使石料产生各种粉尘;在石料的堆放和装卸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灰尘等种种情况,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甚至连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漂浮物物中有害物质的影响,使当地的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1.3 对噪声的影响

水利水电建设对噪声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砂石料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往往会发出固定、连续式的噪声;第二,在爆破的过程中,水利工程也难免会发出一些噪声;第三,一些大型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发出一些噪音。

1.4 固体废物污染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如石灰块和水泥块等工业废渣,如果这些废渣没有及时处理,这些固体材料会在施工地周围堆积,就会对当地的土壤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工地上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因素都会给土壤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

1.5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由于施工地区人员流动大,人口密度过于集中,而且加上居住的环境过于简陋,如果人体的抵抗力太弱,很容易被一些传染病、流行病等各类疾病感染。

2.水利水电建设的制约因素

2.1 生态保护将成为其重要制约因素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了这么多年,也经历了包括技术制约、经济制约、市场制约等发展阶段。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也导致了水利水电建设向生态制约阶段迈进。如果想要事业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达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解决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一些不良影响出发,注重生态的保护。

移民安置困难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由于移民是自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利水电建设中的移民基本都是非自愿的,这种移民与施工建设的矛盾就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是否可以合理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实施。

2.2 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功能及其对生态的负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当地一部分就业问题,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代替传统的燃煤发电,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对当地的生态保护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很好的维持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水利水电工程就对生态与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一般来说,这些不良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第一,施工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需要大量移民,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移民安置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出现了很多问题,许多移民由于较低的补偿标准和后期扶持,目前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第二,河流上建设水库、电站往往会引起河流形态变化,这种变化在梯级较多时会更加明显,河流形态变化会使河床上的泥沙淤积、河道断流、河势发生变化、河口退缩,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第三,由于河流中的水温以及流速的改变,往往会造成觅食产卵场消失,威胁到水生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对水生生物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使他们受到濒临灭绝的威胁。第四,由于闸坝和水库建成后往往会降低河流的自净能力,减小河流的水流流速,同样排污量条件下,这些微妙的改变往往会给河流带来很残酷的影响,不仅会使水体污染加剧,而且会使水质趋于恶化。第五,引发地震,滑坡、塌方之类的地质灾害。

3.保护生态环境措施

政府等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施工合同中环保条款的要求,做好施工地区的各种情况的检查和尘、毒、噪音治理工作,使用各种方法做好生话污水、废水废碴的排污工作。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加强对环境污染的要素的检测,通过开展对施工人员的考核与环境保护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对环境的重视程度。

3.1 防止空气污染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和降低粉尘量,必须严格遵守各类排放标准,从污染源开始控制,优先考虑产尘量较少的技术,减少开挖中产生的粉尘和污染空气的颗粒,管理好贮油库以防止汽油、柴油的挥发。为了防止材料散落和扬尘对环境造成污染,必须组织好土方和材料的运输。在粉煤灰的装运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而且所有出口最好都配置袋式过滤器;由于使用袋装水泥、混凝土拌会造成大量的粉尘颗粒,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安装除尘器或者减少这些材料的使用量。

3.2 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

为了保障用水健康,防止出现污水超标的情况,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和国家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标准,及时对污废水浓度与进入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检测,对于机修含油废水直接排入水体的情况必须严格禁止,对于混粘土等产生的废水,为了防止其污染水体,事先应该进行稀释和沉淀。

3.3 防止噪声污染

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正常,避免夜晚活动影响到居民的休息。必须采取减噪降振措施,遵守相关噪声的法律规定,尽可能在白天开展施工活动,并且严格控制所有进场的机械设备与施工车辆的外排噪声,使其指标参数与相关环保标准相符。

3.4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水利水电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在查清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采取对策措施,防止各种固体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减少对河道、耕地的占用,及时清理施工地区周围的混凝土、砂石、石碴等废渣,在此基础上做好人群健康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索丽生.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J].中国水利,2006,02:11-13.

[2] 张博庭.水电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与作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07:1-6.

[3] 孙洪辉.水利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08:232.

[4] 挑起水电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J].中国三峡建设,2005,04:78-79.

上一篇:关于水闸设计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下一篇: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