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区玉米地膜覆盖增产机理研究

时间:2022-03-08 12:56:56

旱作区玉米地膜覆盖增产机理研究

摘要 进行旱作区玉米地膜覆盖增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增加玉米产量。

关键词 玉米;地膜覆盖;增产机理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050-02

甘南县位于北纬47°53′34″,东经123°28′58″,属于黑龙江省西北部风沙半干旱区。十年九春旱,夏旱频率67.9%,秋吊频率仅63.8%,年≥10 ℃活动积温为2 450~2 700 ℃。无霜期为118~125 d,当地春播时节和幼苗期倒春寒严重,致使生育期长、增产潜力高的品种无法推广应用[1-2]。生育前期光热资源浪费严重,地膜覆盖玉米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打破了传统的耕作体系和品种布局[3-4]。选择适宜的配套技术进行覆盖栽培,产量大面积地实现了12 t/hm2,比直播玉米增产3 t/hm2以上,高产地块实现了14.5 t/hm2。

1 增温

2009—2011年在甘南县东郊、兴武、建国3处覆膜田温度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覆膜生育前期增温效果十分显著,覆膜田比直播田早播种12~15 d,旱出苗8~10 d。经测算,4月13—30日平均增温5.40 ℃,5月日平均增温4.27 ℃,6月日平均增温2.60 ℃,≥10 ℃活动积温迅速增加(4月增加80.4 ℃、5月增加100.89 ℃、6月增加78 ℃),4、5、6月增温幅度分别为5.3~5.5、3.3~4.9、2.4~2.8 ℃(表1),据统计4月13日至6月末共增加积温259.38 ℃。4—6月增加的活动积温,使地处黑龙江省中北部甘南的农作物活动温度,达到了和黑龙江省中南部农作物活动温度相同的效果。

2 保墒

旱作区地膜覆盖玉米全部为造墒或补墒播种,并且是一次性补足浇透。播后耕层的含水量较高,由于地膜覆盖增温,改变了耕层水分运动规律,土壤毛管水上升到地表面,在膜下形成的液滴附于膜上,形成水珠后重新回落到土壤表层,由单一的垂直运行为垂直水平双向运动,同时由于地膜的阻隔,使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散失缓慢,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5]。据对甘南县东郊、兴武、建国3个点5、10、20、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不同时段对照测量结果显示:4月25日土壤含水量:5、10、20、30 cm覆膜较直播分别增加8.0、6.7、5.7、3.3个百分点 ;5月5日土壤含水量:5、10、20、30 cm覆膜较直播分别增加10.1、5.9、5.2、3.4个百分点;5月15日土壤含水量:5、10、20、30 cm覆膜较直播分别增加6.7、6.1、5.0、4.4个百分点;5月25日土壤含水量:5、10、20、30 cm覆膜较直播分别增加9.3、6.0、4.8、3.6个百分点; 6月10日土壤含水量:5、10、20、30 cm覆膜较直播分别增加6.2、4.9、4.8、2.8个百分点;6月25日土壤含水量:5、10、20、30 cm覆膜较直播分别增加4.9、3.8、3.1、1.4个百分点(表2)。地膜覆盖一次坐足底墒水,可保证播后30~35 d内不用浇水补墒。

3 土壤理化性状

据东郊、兴武、建国3点耕层20 cm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对照测量显示:氮多释放0.04个百分点,速效磷多释放2.86 mg/kg,速效钾多释放5.66 mg/kg,土壤容重低,为0.05 g/cm3,孔隙度提高5.7个百分点(表3)。土壤覆膜后增温保墒,不仅加速了养分的转化吸收,而且减少了机械作用碾压次数。通透性好,协调了水、肥、汽、热四因子,活化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耕层根系生长环境,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6]。

4 生长发育动态

覆膜玉米的水、肥、汽、热条件良好,播种较早,出苗较快。前期生长较快,株高、叶面积增长迅速,中期叶面积指数高,且稳定时间长。后期不早衰,且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活秆成熟。同时,应用高产、晚熟品种,幼穗分化至成熟时间较长,光合产物积累较多,使玉米产量构成因子的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1 叶片

玉米出苗后至5月中旬覆膜比直播增加1.5叶;5月末增加2.5叶;6月25日增加2.8叶;抽雄期覆膜20片叶,直播18片叶,覆膜比直播多2叶。5月25日覆膜单株叶面积384.5 cm2,较直播(157.8 cm2)多226.7 cm2;6月10日覆膜单株叶面积1 246.8 cm2,较直播(759.3 cm2)多487.5 cm2;7月10日覆膜单叶株面积4 360.2 cm2,较直播(2 865.4 cm2)多1 494.8 cm2;7月26日覆膜单株叶面积7 984.72 cm2,较直播(6 398.50 cm2)多1 586.22 cm2。

4.2 根系

覆膜玉米根系生长快,根量多,活力强。整个生育期覆膜玉米根层数、根条数、根长,都较直播有明显提高,且抗倒伏能力强。5月25日覆膜玉米根为3层,直播为2层,较直播多1层,次生根数多7.5条,根长较直播长11.86 cm;6月5日覆膜玉米根为4层,较直播多1层,次生根数多11.8条,根长较直播长15.6 cm;7月10日覆膜玉米根层次数,较对照多1层,次生根数多15.4条;8月中旬覆膜玉米的次生根已在茎基部全部长出密而粗壮,直播有3%长出次生根且稀松。

4.3 株高

据东郊、兴武、建国3个点测试,5月20日覆膜玉米株高21.8 cm,直播只有11.6 cm,覆膜比直播高10.2 cm;6月20日覆膜玉米株高87.5 cm,直播株高52.46 cm,覆膜比直播高35.04 cm;7月20日覆膜玉米株高234.6 cm,直播株高192.5 cm,覆膜比直播高42.1 cm;7月30日覆膜玉米株高275.4 cm,直播株高258.5 cm,覆膜比直播高16.9 cm。

5 灌浆速度

地膜玉米穗部发育早,灌浆时间长。据2009—2011年3年的观察,地膜玉米的灌浆始期为7月22—23日,而直播玉米为7月30—31日,灌浆始期较直播早8 d。8月5日地膜玉米胚已现白乳状,而直播现清水状。地膜玉米灌浆早、速度快,8月15—20日达到高峰,直播8月20—25日才达到高峰(表4)。

6 参考文献

[1] 侯辉.旱作区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644-645.

[2] 闫根海,杨晓军,王斌,等.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其土壤状况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405-6406,6413.

[3] 姚建民,殷海善,师新宇.晋西旱塬地渗水地膜覆盖玉米试验[J].华北农学报,1998(3):69-73.

[4] 陈昌亚,贾利敏.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生育规律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1988(1):7-11.

[5] 张强,晋清源,杨晋玲,等.旱地玉米地膜覆盖施肥技术的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2):27-31.

[6] 刘成英.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4):21.

上一篇:宿迁市砂土地区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下一篇:泾县轻型单季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