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12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3-08 08:54:50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126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52例血型为O型,丈夫为非O型血,IgG抗体>1∶64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26例,治疗组采用茵陈蒿汤配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予维生素C治疗,治疗前后测定IgG抗体效价及进行新生儿随访。结果治疗组的IgG抗体效价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治疗组新生儿早发性黄疸、重症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IgG抗体;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茵陈蒿汤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370-02中图分类号:R272.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22

新生儿溶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以母亲血型为O型,胎儿血型为A型或B型最常见,且造成黄疸较严重。为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我们应用茵陈蒿汤在孕期治疗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12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检查的孕妇,对孕妇血型为O型,丈夫为非O型血者自孕16周起均进行孕妇IgG抗体效价测定,有不良孕产史常规进行IgG抗体效价测定,每4周复查1次,IgG抗体效价>1∶64开始服药。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6例。治疗组年龄20~43岁,平均26.8岁,孕16~24周,平均21.6周。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27.2岁,孕18~25周,平均22.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茵陈蒿汤加减,配予维生素C 200 mg,每天3次,吸氧30分钟,每天一次,于孕20周、24周、28周、32周各进行10 d治疗。茵陈蒿汤加减方剂为茵陈15 g,枙子10 g,黄芩9 g,丹皮6 g,白术12 g,杜仲15 g,丹参10 g,制大黄2 g,党参15 g,黄芪15 g。对照组孕妇服用维生素C 200 mg,每天3次,吸氧30分钟,每天一次,于孕20周、24周、28周、32周各进行10 d治疗。两组从服药开始,每4周复查1次IgG抗体效价,如抗体效价仍未恢复正常还需继续治疗,可每次间隔2周,重复1个或多个疗程直至治愈或分娩前。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服药后IgG抗体效价下降程度;两组孕妇分娩情况;新生儿娩出后对血型为A型或B型或AB型的婴儿,进行血常规、胆红素的检测,观察新生儿出现黄疸时间、黄疸程度和血胆红素等情况。

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抗体效价

5.新生儿早发性黄疸及重症黄疸的诊断标准[1]新生儿生后2 d内,或36 h内出现黄疸,即诊为早发性黄疸。若出生3 d内目测新生儿面及躯干黄甚者四肢、手足掌或巩膜黄疸,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即诊为重症黄疸。

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

作者简介:刘梅(1970-),女,广西灵山县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

2.两组孕妇分娩情况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分娩123 例、122例,其中治疗组流产3例,无死胎,对照组早产1例,流产2例,死胎1例。两组非正常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1,P=0.9913)。

3.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查血型,其中治疗组非O型血的新生儿97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早发性黄疸、重症黄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原因是由于IgG抗体引起的,有研究结果表明[2]: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成正相关,即IgG抗体效价越高,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增高。当孕妇血清抗体效价>1∶64时,有溶血发生可能,为预防新生儿发生溶血病,在胎儿出生前,对O型血孕妇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对于血清抗体效价>1∶64的孕妇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3]。对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预防治疗,有报道在妊娠20周以上进行血浆置换,但技术要求很高,有一定的风险,不易被孕妇所接受。我们对IgG抗体效价>1∶64的孕妇在孕期服用茵陈蒿汤治疗,治疗后母体抗体效价下降总有效率达889%,治疗组新生儿出现早发性黄疸、重症黄疸都较对照组少,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应用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ABO溶血取得一定的疗效[4],我们的茵陈蒿汤中主要成分是茵陈、枙子、黄芩、茵陈有清热利湿退黄作用,茵陈蒿汤能抑制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使葡萄糖不易被分解,通过产生较强的抑制抗体来中和抗体,使IgG抗体效价减低;茵陈的强利胆成分是茵陈色原酮,它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使血胆红素降低,发生溶血减少;黄芩泄热解毒,能利尿,有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抗过敏作用;枙子清利三焦湿热,增加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使肠肝循环中的胆红素减少,从而使血中胆红素减少,因此达到退黄作用。

总之服用茵陈蒿汤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减少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在孕期常规对O型血孕妇开展母婴ABO溶血抗体效价的筛查,及早发现ABO血型不合患者,及早治疗,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8.

[2]卓卫民.孕妇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35236.

[3]张蕾.茵陈化浊汤降低O型血孕妇血清抗体效价疗效观察52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210211.

[4]徐碧红,李茂清.加减茵陈蒿汤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81例[J].中医杂志,2011,52(16):14181419.

(收稿日期:2013-01-29修回日期:2013-05-31)

上一篇:中西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微波热疗对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