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08 06:56:35

融入性教学法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的融入度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能够将融入教学法应用进来。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融入性教学法 初中 思品课 应用

所谓融入性教学法指的就是要让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来配合教师的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协作下让学生来对知识点进行掌握。这样的教学法不仅改善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够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的融入度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能够将融入教学法应用进来。由于课程设置的缘故,学生目前并没有重视起思想品德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不会仔细讲解,更不用说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但是通过融入性的教学方式,教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课堂内容的时候,学生就会必须参与进来,在不断的融入性教学方式中,学生就会喜欢上这门课的学习,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融入式的教学方式的宗旨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建构过程中,但是想要使得学生参与进来,就必须改变教学内容。思想品德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学习,也并不是通过课本学习就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大量的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案例来明白高尚的思想道德对于人的成长的重要性。学生在看到这些生活化的案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会提升起来,因此就能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法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来让学生了解法律是伴随着每个人成长的一生的,具备法律知识是当前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分析偷盗的案件,让学生明白盗窃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来进行约束。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有关不赡养父母的案例,让学生明白赡养父母是每个人的义务,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处于家庭环境中的时候能够去爱护、敬爱自己的父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面对新的案例的时候,教师先要让学生来进行分析,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来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来进行听讲,最终使得学生的法律素养得到提升,使得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改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的时候,不仅需要增加教学内容,还需要改变教学的形式。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来对课程来进行讲解,让学生来对课堂的内容进行准备。这样学生和教师的身份就会进行转变,学生就会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因此就能够积极去准备需要讲解的课程内容,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就会去思考具体的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不仅使得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了解,还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这个过程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学生没有讲清楚或者没有讲明白的地方要进行纠正,这样才能够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保护自然”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部分内容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让学生能够从小树立起来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且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来进行约束。如果教师单纯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这样的知识点的讲解的话,学生是很难有深的体会,就像看到一个有关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学生是很难有深得体会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增强体会,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保护环境”为主题来进行话剧的编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话剧表演中,有的学生表演被砍掉的树木,有的学生表扬被污染的河流,有的学生表演被污染的空气,而有的学生可以去表演失去生存环境的动物等,这样学生在表演中就会对这课的内容增强体会,的知道环境问题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初中生年纪小,尽管还不能够对环境做出过大的改变,但是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来进行约束,最终使得环境得到改善。

三、优化作业形式,培养综合能力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往往没有重视这门课的教学,因此一般也不会进行课外作业的安排,即使是安排作业也是让学生来完成一定量的试卷,这样的作业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学生本身就对这门课学习不重视,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也会敷衍了事。因此为了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好融入性教学,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来进行优化,使得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外实践中,在课外实践中来对相关思想品德的知识来进行了解,这样学生的道德素质也会得到提升。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责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去福利院里面来进行义务劳动,让学生在义务劳动中来感受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受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学生在参与义务劳动的时候,也会对自己的行为来进行反思,去思考在家里的行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从来没有想一想自己对于父母的责任,而通过在福利院里面进行劳动,学生就会明白父母对于自己的爱,自己也有着照顾父母的责任。最后学生在对自己的义务劳动的体会来进行总结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新的体会,明白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就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其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也随之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桑德建. 加强思品课教学的实践环节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7).

[2] 夏寒秋. 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J]. 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0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

上一篇:浅析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初中物理课堂引入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