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双重影响

时间:2022-03-08 04:34:01

探讨我国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双重影响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流动,这些流动人口大多在城市安家,为城市的建设作出贡献,但是当娶妻生子后孩子的上学成了问题,由于其户籍是在原来的农村,没有当地户口孩子想在当地上学就成了困扰家长得难题,而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政府出台政策,让流动性人口子女受到好的教育。

【关键词】人口;流动;教育;影响

一、流动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流动人口对于城市是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流动人口解决了城市很多的困难,为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流动人口可以提供足够的劳动力和人才,未来城市的的发展还是离不开流动人口的努力,流动人口也是消费人群,对城市经济有促进作用,流动人口对城市的文化发展也有好处,因为不同地区文化美食都不相同,外地人口的进入也会将文化带入城市中,促使城市文化多元化。流动人口还可以提高社会效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人均耕地少,如果只靠着种地百姓很难富起来,国家很难强大起来,而且农村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但是城市的劳动力是短缺的,这就形成了如今的流动大军,只有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建设做贡献,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二、流动人口对教育的好处

流动人口对教育的影响积极地,外出务工人员对流出的职业教育是有推动性的,流人地可以对本地劳动者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也可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和质量。人口得流出减轻了流出地政府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压力,由于流出人口大多为年轻人,有的未婚,有的子女会随父母流动,对于经济贫困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可以给子女好的教育环境,流动人口可以对城市的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教育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流动人口每年都在增长,虽然流动人口为社会和城市作出贡献,但是其子女教育问题却成为难题,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确保他们接受平等、优质的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的责任,如果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没有解决,那么流动人口就会减少,这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和人才流失问题。流动儿童学校以相对低廉的收费吸引并解决了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的困难,简陋的办学条件,缺乏配套的师资设备,流动性强的师生资源,,政策规定无证办学应被取缔,但是取缔以后学生就没有地方上学。

由于城市的学校外地人上学都要交借读费和赞助费,而对于大多是外出打工的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甚至有的根本拿不出这些钱,而收费低的学校环境差,教学质量低,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还有就是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低,对子女教育不关心,最后导致失学严重的问题。

有些流动人口会将老人和子女留在家乡,而由老人照顾孩子,这样孩子是什么也不缺,但是他们缺少关爱,与其他同学交流少,性格孤僻,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动力,由于公立学校借读费和赞助费过高,但是家长为了孩子能有好的教育学习环境,认可拿出多年积攒的存款供孩子上学,但是孩子上学后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在那些私立学校由于学校基础设施差,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差,孩子不能很好的得到教育。

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与城里孩子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也不相同,彼此相互排斥,在学习方面也会比城市孩子差上一些,这种差距感会使他们感到自卑和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到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区,各种方言也不同,流动人口子女在上课的时候不敢发言,怕同学笑话其说话时的方言,随着时间的延长,流动人口子女就会产生厌恶学习、害怕学习的情绪,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退学。

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地增多,有些人对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在所在地进行学习教育,但是政府的管理不完善是产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公办学校中,教育资源和教学力量相对集中,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不足,政府也没有大力支持,民办学校为了减少开支获得最大利益就会加收各种费用。公办学校里的资源得不到完全释放,而私立学校没有资源可用,致使流动人口子女不能享用良好教育资源。

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统筹经济的协调发展,缓解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国家、政府应当加强对落后地区和农村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对经济落后的地区进行开发建设,当地发展好了就业机会高了,当地农民就会在附近找工作,而不会去跑向外地,这样人口流动性减少,子女教育问题就不那么困难了。政府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管理问题,处理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时出现的困难,政府应要求社会各界一起努力,多部门互相配合,真正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多层次地进行保障。

社会和个人办学应当满足最低的教学条件,保证教学质量,使办学向着规范、优质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办学管理。当前一些学校并没有经过相关的部门认可,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不足,所以应当提高办学标准,规范办学质量,政府应加大管理制度,加强对办学者、教师的资格认定,对于违背办学、教学规定的实施严厉处罚。

人口流动未来的走向

我国实行城市化建设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有效地劳动力,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就很难实现城市化的发展,只有让流动人口没有后顾之忧,对社会和所在城市感恩,才能更好地对城市化建设做出贡献,社会和政府总是提倡人人平等,但是流动人口的子女也是祖国的未来,也应该有良好的教育。政府应加大力度,出台相应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实施可行有效地方法,让社会更加稳定团结。

参考文献

[1]朱景坤.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

作者简介

王立杰,1963年9月出生,男,汉。籍贯黑龙江省勃利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哲学、社会科学。

上一篇:青岛2015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选址分析与赛事运... 下一篇:电网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准备阶段综合评价体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