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原料分销企业价值转移分析

时间:2022-03-07 12:54:35

塑化原料分销企业价值转移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美国学者阿德里安丁斯莱沃斯基的价值转移理论,对我国塑化原料分销领域价值转移趋势、特点进行分析。有关迹象表明,在塑化产业内,价值正向产业上下游两端转移;在分销环节,价值向综合竞争力强的企业集中;在分销企业内部,价值向管理、财务、信息分析等职能转移。

关键词:商品流通;价值转移;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045-02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塑化行业的快速膨胀势头暂时受到遏制,价格宽幅振荡,行业投机盛行,宏观经济对行情影响力增加,塑化原料金融属性增强,企业经营难度与风险大为增加,更多的挑战摆在了塑化原料分销企业的面前。

一、塑化原料分销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减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行业信息、价格信息更加透明,这势必加剧各分销商在价格、服务上的竞争,促使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二)分销企业边缘化危险。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在商务空间大大拓展,交易成本可大幅缩减的情况下,上游石化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等均已开始对大型塑料加工企业开展直供服务,不经分削商直接将产品供应给工厂,分销商手中的优质客户资源被逐渐蚕食,有被石化企业绕开的危险。

(三)行业进入震荡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大宗商品价格一改多年来的牛市,价格暴跌暴涨,塑化商品分销企业蒙受了巨额的存货跌价损失。处于强势地位的上游石化企业往往会将价格风险转嫁至分销商处,加剧了企业经营风险。

(四)商品金融属性增强。近年来,中国期货市场迅猛发展,交易品种日渐增多,LLDPE、聚氯乙烯(FVC)、聚乙烯(PE)、精对苯二甲酸(PTA)等塑化商品期货已成为期货市场的重要板块,随着交易量的放大,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另外,大宗商品成为国际资金避险、保值的重要手段,金融属性日益凸显。

二、价值转移趋势分析

价值转移理论最早由美国专家斯莱沃茨基(Slywotzky)提出,由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市场价值、利润收益在行业、公司、公司内部各职能间不停地转移,企业的利润区也在发生变化,企业应当适时更新经营策略以抓住流动的价值,获取更多的利润。下面,将以价值转移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寻找企业内外部价值转移的方向。

(一)塑化产业中的价值转移趋势

在塑化产业链中,石化企业、分销企业、物流仓储企业、中小贸易商、终端工厂形成了一个价值网,每个节点都是价值创造基地,创造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在价值网中的地位。在价值网中,石化企业居于最顶端,拥有核心资源和政策优势,实力雄厚,可获得丰厚的利润。分销企业处于价值网的中间环节,必须将部分利润让渡给仓储、物流企业,甚至下一级中小贸易商。随着石化企业直供范围扩大,仓储、物流行业议价能力不断增强,在塑化产业价链中,价值总体上向产业的上、下游两端转移。

(二)塑化分销行业内部价值转移趋势

1.价值流向实力强大的企业。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与五力模型分析,在塑化分销行业,资金充裕、经营规模庞大、经营网点多的分销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较强,可以从石化企业获取更多、更好的优惠条件,这类企业是价值链中分销环节的价值流入地之一。

2.价值向虚拟经济流动。塑化原料分销企业毛利率远远低于价格波动幅度,随着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盈亏对利润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分析能力强,能较好地把握期、现价格走势的分销企业将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润,行业价值将向这部分企业转移。

(三)公司内部价值链中的价值转移趋势

1.价值向“基础架构”中的财务活动转移。随着企业规模和资金规模的扩大,财务活动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影响也逐步放大,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不断增强,价值链中更多的价值流向了财务活动。

2.价值向“基础架构”中的管理活动转移。对于微利的分销企业来说,管理控制能力对于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3.价值向“信息调研”活动转移。价格波动对塑化分销企业的利润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信息分析能力的对于塑分销企业的重要性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塑化分销企业的关键竞争力之一。

三、基于价值转移理念的经营策略调整

价值转移对塑化商品分销企业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增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分销企业应抓住价值流向,不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不断发掘与获取新的利润区域。

(一)增加服务质量,阻止价值外流

一是在产业链中形成局部优势,提升企业议价能力。分销企业通过集中力量在产业链的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与石化企业谈判的砝码。例如努力增加在单个石化企业单品种的分销比率,争取成为其最大或核心分销商之一;二是利用市场资源,服务上游企业。塑化分销企业可充分利用自身在部分区域或细分市场上的市场资源优势,为石化企业提供终端工厂信息反馈、市场信息收集或调研服务,与石化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三是提供技术咨询,增加客户价值。想方设法地增加下游客户价值,增加服务的价值量,有助于提高顾客忠诚度,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四是利用资金优势,为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将融资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1.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财务水平。大宗商品交易利润微薄,资金量庞大,财务管控能力与运作水平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直接的巨大影响,合理避税、降低财务成本与融资成本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2.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业务监管。建设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将企业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财务核算体系、供应商资料、客户资料等纳入管理体系,加强供应链、客户、供应商的管理,有效提升业务监管水平,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优化整合。

3.增强市场调研,开发信息价值。虚拟价值是公司不可忽视的价值来源,而市场研究、分析能力正是虚拟价值创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分销企业成立专业的调研部门,注重与咨询机构、期货公司合作,通过多种途径从企业外部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三)期现结合,提高期货业务运作水平

通过套期保值和期转现,锁定风险和利润。通过期货套保操作,及早了解期货市场价格信号,更好地安排采购与销售。通过期转现,灵活选择交货地点、时间和品级等,降低交割成本,节约搬运与包装相关费用。另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开展期货套利业务。

参考文献:

[1] 阿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价值转移[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5.

[2] 胡汉辉等.价值转移理论的形成及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18-19.

[3] 胡晓鹏.价值系统的模块化与价值转移[J].中国工业经济,2004(11):71-74.

[4] 吴宪和.流通业价值转移分析[J].当代财经,2009(1): 1.

[5] 迟晓英,宣国良.价值链研究发展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26-27.

[6]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9-28.

上一篇:浅谈应用型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篇:多媒体在高中中国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