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高广西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

时间:2022-03-07 08:25:51

探讨如何提高广西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

摘要:羽毛球运动是一项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美誉度和极强的影响力。羽毛球课是高校体育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发现广西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亟待提高。本文就羽毛球教学质量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质量;羽毛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15-02

羽毛球运动在我区乃至全国具有广泛的基础,且具有娱乐性、简便性和锻炼性等特点,羽毛球课逐步成为高校学生主要选修的体育课程之一。羽毛球运动技术性强,技术要求细腻,速度快,变化多,肢体要求比较灵活。学好并掌握羽毛球的技术,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保证,还要掌握相应的技战术。从广西高校羽毛球课的现状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广西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一、广西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及限制羽毛球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广西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状况。目前广西有本专科(含民办、独立学院)院校74所。笔者抽样调查了其中30所高校,近83.3%的高校体育课教学采取了自由选项,选项课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安排课程教学。羽毛球运动所需的素质和技能与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有所区别。一是空间感,空间感好才能准确把握球的落点。二是体力,羽毛球运动不仅需要爆发力,也需要耐力,需要较强的体力来支撑。三是反应能力,羽毛球是球速最快的运动项目,这就需要反应速度。四是身体柔韧性,羽毛球运动对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它运用到身体各个关节。五是动作协调性,羽毛球运动不仅球速快,动作连贯性强,这就要求很好的动作协调性。六是球感。球感来自个人对体育项目的灵感和体会的程度,灵感好,体会深刻,羽毛球技术就会有进步。以上这些方面,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要让技术好的学生继续进步,让初学者或者学困生尽快掌握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课堂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广西高校羽毛球选项课师资水平。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羽毛球专业的年限不长,毕业生人数比较少,这造成了开设羽毛球选项课教师短缺的现象。广西本科高校体育院系开设羽毛球专业很少,区外高校羽毛球专业毕业生很少到偏远的广西来就职。更由于现在的广西高校在人事管理上日趋高学历化,而羽毛球专业的研究生少之又少,所以广西高校羽毛球教师严重匮乏的现象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笔者调查发现,现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师大多是外行教师,缺乏科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经验。只是通过简单的短期培训和看教材,很难保证羽毛球教学的质量。

3.广西高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的认识。(1)广西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的选修情况。广西共有74所高等院校,大部分院校都开设有羽毛球选项课,从性别结构上来分析,学生所选的羽毛球选项课中,女生所占比例为68.6%,男生所占比例为31.4%。平均一所高校所选羽毛球课的学生约占选课总人数的25%,可见学生对羽毛球选项课的选择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学生对羽毛球的一些基本技战术、规则、打法等认识都很陌生,学生选修羽毛球课只是出于爱好。(2)广西大学生对羽毛球的认识。目前广西大学生对羽毛球的认识尚在朦胧阶段,据调查得知,91%的大学生略知羽毛球规则,真正认识羽毛球规则的大学生不足5%。因此,加强学生对羽毛球规则、场地的认识和简化讲解羽毛球规则是提高羽毛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途径。(3)羽毛球选项课教材的选用。据调查得知,广西高校征订的体育课教材,内容包含所有体育课的知识,且内容简单,学生阅读后无法深层次体会知识。笔者还了解到,有90%的学生从未阅读教材。教师上课只是凭借自身备课和平时积累的经验来授课,所以深层次的知识很难传授给学生。

4.广西高校羽毛球教学场地缺乏。广西高校体育课自由选项后,学生选择多为球类项目,羽毛球项目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选项课之一。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拥有室内羽毛球场的广西高校很少,有时还出现共用情况。室外羽毛球场地,数量少,设施设备落后、陈旧,难以保证正常教学使用。有羽毛球室内场地的高校与室内篮球、场排球场共用,学生上课拥挤不堪,严重影响了羽毛球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羽毛球教学质量的方法

1.利用赛事提高羽毛球教学质量。目前,全广西只有一项大赛是关于高校羽毛球赛事的,即每四年一届的广西大学生运动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是每一届都有机会参赛。其他高级别的比赛,都没有涉及到羽毛球,因为成本相对比较高。赛事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羽毛球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该利用赛事带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

2.提高羽毛球选项课师资水平。要建设广西高校高水平羽毛球选项课教师队伍,提高羽毛球选项课教学质量,首先要求高校要配置一批专业理论知识强、技术技能高以及有丰富羽毛球比赛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来担任相关教学活动。在国家羽毛球专业毕业生严重匮乏的现实情况下,招聘很多且优秀的教师是不现实的。要想提高羽毛球选项课师资水平:一是广西高校应该多组织教师进行羽毛球知识与技术的培训学习。二是教师还应该从自身做起,多学多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及相关专业技能。三是需要广西各高校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吸取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必要时还需要派出省外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四是多派教师到羽毛球专业队观摩学习,汲取经验。五是请羽毛球专业人员或教练员到高校来指导学生训练,把他们先进的方法技巧教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六是可以适当聘请社会上羽毛球水平较高且有教学经验的业余爱好者来校传授技术。七是划分行政区域,实现羽毛球教师共享化。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技术、动作教学是体育选项课的重点内容之一,羽毛球运动技术细腻、多变,基本的技术有多种,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每一个技术动作都能讲解得非常到位。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影像资料,可以对动作进行分解讲授,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配合影像资料边看边讲解,学生更能吸收消化,积极性更高。

4.读懂羽毛球规则,认清羽毛球场地。(1)读懂羽毛球规则。想更好更快地学会打羽毛球,掌握规则是根本。二零零六年二月一日起国际羽毛球联合会在吉隆玻正式宣布羽毛球比赛新规则正式开始使用。跟之前的羽毛球比赛规则明显不同的是,新的规则删除了羽毛球发球得分制,使用羽毛球每球得分制,将之前的每局15分改成每局21分(除20平外)。另外,更细的规则也有稍微的改变,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掌握。读懂羽毛球规则是提高课堂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把学生最难理解的规则且最容易犯的错误动作拿到课堂上进行讲解,配合简明易解的动作演示,学生才能领会。(2)认识羽毛球场地。场地及空间大小:标准羽毛球场为一长方形场地,长度为13.40米,双打场地宽为6.10米,单打场地宽为5.1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按国际比赛规定,整个球场上空空间最低为9米,在这个高度以内,不得有任何横梁或其他障碍物,球场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羽毛球标准网长6.10米,宽76厘米,为优质深色的天然或人造纤维制成,网孔大小在15~20毫米之间,网的上沿应缝有75宽的双层白布(对折而成),并用细钢丝绳或尼龙绳从夹层穿过,牢固地张挂在两网柱之间。标准球网应为黄褐色或草绿色。网柱高1.55米,无论是单打或双打,两根网柱都应分别立在双打场地边线的中点上。正式比赛时,球网中部上沿离地面必须为1.524米高,球网两端高为1.55米。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该有缺缝。

上图中单双打场地已经画在一起,线条显得繁乱复杂,学生很难理解,分不清单双打场地。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上分开单、双打场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场地,有助于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深刻领会。通过分解可以分成以下两个场地。

?摇场地分解后更加直观,容易理解。单双打场地的分离与发球区颜色的区别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认清场地和规则,有助于技术水平的发挥,提升课堂效果。

5.解决广西高校羽毛球教学场地,增加学生训练时间。场馆设施配备是广西高校体育课程有效开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广西高校羽毛球的相关场馆设施比较缺乏,羽毛球教学活动和学生锻炼需求不能满足,课堂教学质量受到极大限制。笔者认为,要想解决羽毛球场地,一是建设简易的铁皮组合场馆;二是把广西高校废旧食堂、礼堂或电影院整改成羽毛球临时场馆;三是在规划建设体育馆的同时考虑包含羽毛球场地,使得体育馆实现多功能化;四是与学校附近的羽毛球场馆进行校企合作方式教学。

6.改进羽毛球材质羽毛球是由羽毛和球托制成的,羽毛一般是鸭毛和鹅毛,球托的材质是多种的,教学成本高。广西高校为了节约教学成本,给学生理论教学多,实践课少,这就造成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因此,改变羽毛球的材质,研发羽毛的替代品,减少成本,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可以提高羽毛球选项课的教学质量。

三、结论与建议

羽毛球选项课是一科技术性很强的实践性体育课程。对学生而言,培养兴趣,树立信心,打好基础,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广西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还属于一个起步和探索阶段。我们应在师资力量、认识场地与规则、创新教学手段、研发新式羽毛球等下大功夫。加大宣传教育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快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以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广西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质量才能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娜,陶于,蔡瑞宝,尹继林.普通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的系统结构及互动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

[2]宋永成,翟丰.江苏省普通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3).

[3]王智斌.关于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公共羽毛球课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0,(8).

[4]http:///.

[5]翁林.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6]钱杰.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之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1).

上一篇:浅谈初中生物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下一篇:岩石力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