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

时间:2022-03-06 02:13:06

探析我国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及趋势

【摘 要】随着社会资源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公路运输业,其客运周转量和货运量都远远超过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文章将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进行概述,并对其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交通运输;客运;货运;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的突飞猛进,在众多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货运量与客运量都远远超过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随着市场主体不断多元化,公路运输的经营单位和服务方式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服务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维持市场竞争力,运输经营者不断的扩展服务范围和方式,尽量做到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以便民为服务宗旨。

其次,经营方式“单车化”仍将是市场主流经营方式,作为公路运输系统最基础的构成单位,采用单车经营方式在我国交通运输市场是一种重要的运输责任形式,但是这种经营方式是一种运输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体现。

1.客运发展趋势

1.1客运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客运需求将会加快增长速度,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旅游业等发展型消费的不断增长,客运需求总量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除了城市化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之外,由于各种技术的发展、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转变对客运需求的增长起着强劲的推动作用。十二五期间,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我国客运量将会保持年均6%的增长速度,客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长率也与客运总量增长率相当。

1.2客运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需求总量增长的同时,需求结构也将发生重大改变。首先,旅游类等消费性客运需求的比重将显著提高,从近年来的旅游客运需求增长情况可以看出,国内旅游人数的增长率高于同期客运量的增长率,人们的收入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各类消费性客运需求也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对于出行的时间、速度越来愈重视,因此快速客运方式的需求量也将不断攀升,更加追求速、节约时间、舒适与安全。近年来高铁、高速公路等快速客运方式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正是快速客运需求量增长的体现;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将推动城市群客运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城市群为经济发展中心,不断的带来人口的集聚,人们更多的向城市趋近,因此必然催生城市群客运需求的比重不断上升趋势;最后,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私人机动化交通需求也在不断攀升,这已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客运需求的政策制定必然要根据这一特点来制定。

2.货运发展趋势

2.1货运需求总量稳步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货运的强度也在续下降,目前推动货运需求增长的因素主要如下:第一,我国仍然不是发达的工业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仍然有很多不足,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加快工业化建设仍是首要目标,在十二五期间货物运输需求量的增长仍然需要依靠工业化进程来推动;第二,城市化加快建设步伐,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种配套材料如钢筋、水泥、化工等产业将迅速发展,因此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将加大,货运需求总量也将不断提升;第三,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型,许多地区已经进入了大额消费阶段,对于许多重型工业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如汽车、住房等,这些需求将会带动相关货运需求的增长;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较弱的,其货运需求量也较少,特别是东南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货运需求量,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政策倾斜,区域协调发展将会促使东西部货物交流更加频繁,并且人口的转移也将带动产业转移,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也将影响货运需求量的增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而东部地区的制造业较为发达,自然资源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是两者在地理位置相互隔绝,将决定大量自然要素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运输的形式长期存在,十二五期间,东部制造业仍将对国家经济起到支柱性产业的作用,因此在工业化的推动下,货运需求的增长将会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

2.2货运需求结构的变化

首先,货物运输的物种结构将产生变化,大宗散货的比例将显著下降,而集装箱货物、一般性消费品等货物的比重将显著提高,并且随着物流和网购的不断发展,对于小件产品的运输需求将不断增长。由于我国将持续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因此大量生产力要素和生产材料将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调运,大宗货物的运输主体地位将不会改变,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仍将是比例最高的,但是随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宗货物的需求量将会显著降低。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货运需求结构将会逐渐向着以适箱货物集装箱为主体的方向发展,我国在以消费带动内需的政策下,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因此消费品的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再加上许多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这些产品的运输需求比重将会显著提高。

3.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趋势

3.1交通运输网络总规模的稳步扩张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将进入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将是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主要趋势,根据我国各地区经济条件以及地理特点,满足地方产业发展、城市化建设等要求,建设满足客运、货运需求的交通运输网络。

3.2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的扩张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落后,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建设情况。未来十年,将会继续加大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托城市群,增强区域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以点带面,大力建设核心城市与外部的交通运输通道,扩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

3.3加快能源运输通道的建设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因此对于能源运输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通道建设的初期,目前,国家已批准“十二五”期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新的“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正式启动。我国能源运输能力需进一步提高,进口能源通道和国内能源通道仍处于加快建设时期,成为推动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规模扩张的重要推手。

4.结语

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是国家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对于国家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交通运输向着综合系统方向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建设。 [科]

【参考文献】

[1]张英杰,孟桐.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2).

[2]陈佳娟,王云鹏,纪寿文.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中车辆配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12).

[3]申强,施先亮.中铁快运行包里程查询系统的分析与设计[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4]2010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交通大学校隆重召开[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05).

[5]付向梅.智能运输系统—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01).

上一篇:关于高压输电设备的维护问题 下一篇:砖混结构墙体开裂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