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设计要点

时间:2022-03-05 07:19:55

探讨建筑工程设计要点

【摘要】对于整个工程周期、质量、安全以及成本预算等来说是不否可以顺利进行施工,是决定于其工程首位工作项目――建筑设计。本文针对建筑设计中的几项要点及建筑设计的涵义、原则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关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建筑设计技术可行性的方法。仅供同行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要点设计;策略

1.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飞快,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深入,形态和实用的建筑也受到了人民很大的关注,与此同时,人们也对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建筑行业要想继续发展,相关建筑设计人员要想让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具有个性与特色,就必须深入理解蕴含在形式内部的理念背景与技术背景,并对建筑设计技术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设计出具有更具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新颖性的建筑。

2.建筑设计意义与原则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任何建筑工程在施工前,相关建筑设计人员都必须在相应理论、经验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状况等信息后,方可设计出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建筑质量、建筑实用性以及建筑美学的要求,从而为其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整体性和综合性设计原则;(2)联系性和动态性设计原则;(3)节能原则;(4)为用户及建筑本身创造附加价值原则;(5)重视建筑本身的细部构造处理原则;(6)精确计算,规范设计原则等[2]。

3.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考虑建筑的气候条件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未来建筑形态将逐渐向低碳建筑方向发展,然而,就目前而言,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未结合实际情况,尤其是当地气候类型,而选用通用的建筑设计标准进行新的建筑设计,在该设计方法虽然在极大程度上节省了设计时间与成本,并有效保证了建筑的舒适性与实用性,但是,在不良气候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建筑物局部结构极易在短期内遭受破坏,从而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最终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3.2注重健康、安全理念

有效保证建筑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建筑设计的基本目的,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该建筑结构主体遭破坏后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例如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影响等,并严格按照有关建筑准则、标准进行规范设计,例如,选用高质量的绿色建筑材料,采用具有吸声效果较强的隔音材料,设置多个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应急通道等,以此改善建筑室内的内热环境,保证空气质量与应急疏散。此外,还应科学、合理的进行自然采光,以此满足人们对健康及视觉美学的要求

3.3.整体设计

目前,随着低碳与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以及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部分建筑设计人员亦逐渐将低碳与健康理念视为建筑设计的附加设计理念,主要表现为,完成建筑主体设计后,才将低碳与健康理念贯穿于建筑个体中,导致建筑理念不协调[3];此外,部分设计人员为追求最大化的建筑空间使用效益或建筑美观,而忽视了建筑土地的承受力与使用效率、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关系以及建筑的内在品质等,从而导致所设计出来的建筑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3.4降低能耗

降低能耗是建筑设计的关键,这就要求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必须使用良好的建筑体形系数,并充分利用光照等自然采资源,采取先进的外墙保温措施及科学、合理的设置好门窗位置,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目标。

4.建筑设计技术方法

4.1平面功能法

平面功能法是一种较为普及的设计方法,其通过分析建筑的具体占地情况、空间利用、使用性质功能以及交通联系等方面,可对建筑平面进行功能结合。由于建筑设计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而是否能够妥善处理好平面功能则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对建筑的整体流线与功能进行全面分析,并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进而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筑[4]。例如,在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就必须从建筑整体流线、密集人群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建筑平面的功能组合。

4.2构图法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先对建筑进行全方位的定位,其次将建筑整体构造、建筑空间以及建筑基本体量等视为简单的几何形体,例如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等,最后通过简单的构图要素,全面分析各几何形体间存在的关系,并在形式美学规律的指导下,规划并明确好各几何形体间的主从关系、对比效果以及尺度大小等。典型建筑代表:巴西国会大厦。

4.3结构法

建筑结构法亦可称为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主要通过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开展建筑设计。总所周知,建筑结构与建筑空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只有充分借助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并正确处理好各个体的装饰要素,才能全面且完美的展现出所设计建筑的形态与使用性质[5]。典型建筑代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

4.4符号象征法

符号象征法除了可增加建筑机构的外部美学效果外,还可丰富建筑的内涵。地域、习俗、信仰以及建筑使用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各个地区的建筑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将具有特定文化象征意义的符号作为诠释建筑空间与平面向量的主体,或将其作为建筑的主要装饰部分,以此充分展现出当地的人文景观或体现该建筑的主要适用性质[6]。此建筑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对建筑外观有特殊要求的设计方案中,典型建筑代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在纽约的总部大厦,即AT&T电报大楼。

4.5综合法

建筑设计综合法是一种集平面功能法、构图法、结构法以及符号象征法于一身的系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建设设计是一个系统而繁杂工作,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尤其是群体建筑设计[7]。在群体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既要考虑到各单一建筑的美学效果与使用性能,又要充分考虑到整体建筑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从而体现出建筑设计人员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当地特色,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有极高的设计水平、独特的设计理念以及娴熟的设计方法等。典型建筑代表:上海金茂大厦。

5.结束语

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原则以及建筑设计手法不仅是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设计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不断研究并分析建筑产物的基础,优秀的建筑固然应该通过建筑体型和空间形态表现出来,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但其更应具有适用、实用、美观以及经济等特点,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并不断的对建筑设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此设计出更加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郁文平.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0(01):344-345.

[2]范明明,王天博.关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相关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231-233.

[3]许红燕.建筑设计技术浅析[J]城乡规划与设计.2013(10):98-100.

[4]赵晓宇.建筑设计技术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5):532-533.

上一篇:枯山水看日本极简主义设计 下一篇:建筑玻璃幕墙设计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