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在掌心上的透明余甘子”

时间:2022-03-05 05:33:39

2008年9月1日,藏医院老院长强巴赤列教授的助手次旦久美先生把《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蓝琉璃之光》(以下简称《曼唐》)一书送给我,希望做个介绍的时候,我有一种难以承受的负重感。这部有160幅彩页,1160页文字,总容量达160万字的皇皇巨著,在藏医药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次旦久美的不断鼓励和帮助,并将其撰写的论文拿给我参考使用的情况下,我努力试着去理解它的点点滴滴,感受前人为此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不由肃然起敬。

《曼唐》以彩色连续图画的形式,配合《四部医典》的具体论述,系统描绘了藏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人体解剖构造及生理功能,疾病的起因、病理及症状,疾病的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药物的种类、气味功能及配方和用法,饮食、起居及卫生保健知识,行医的道德、守则等内容。《曼唐》源自藏医学的主要经典《四部医典》。《四部医典》出自吐蕃王朝“医圣”宇妥・云丹贡布之手,成书于公元8世纪。在印刷技术传入以前,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经历代藏医增补、注释,内容日渐充实。17世纪末叶,第司・桑结嘉措编纂新注释本《藏医四部医典注释・蓝琉璃》,并刻版印行。定型后的《四部医典》共分四部,第一部《总则本集》是医学总论,共6章;第二部《论述本集》,讲述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理、饮食、起居、药物、器械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共31章:第三部《秘诀本集》是临床各论,讲述内、外、妇、儿、五宫各科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共92章;第四部《后续本集》,除补充脉诊、尿诊、放血、艾灸外,着重介绍各种药物的炮制和用法,25章,另增补总述要义和善事概论二章,共27章。全书托借药王及其五个化身相互回答,论述了全部藏医药学。

据《藏医史》等记述,藏医历来重视医药图谱的编绘。早在公元8世纪初,吐蕃王朝王室侍医弼吉・赞巴希拉,曾编绘《尸体图鉴》26章,《尸体分布图》和《活体及尸体测量》各一部。《四部医典》流传后,常有医家以画图辅助传讲。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名医昌狄・班旦措吉有《解剖明灯》和《药物蓝图》等专著留传。公元14世纪发展形成藏医南、北两大学派,他们为传讲《四部医典》而编绘的大量药物图谱和医学挂图,为《曼唐》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曼唐》形成于清康熙年间,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1617―1682年)时期。当时由总理地方政务的第司・桑结嘉措亲自主持,召集全藏著名医学家和画家,以北方学派名医伦汀・都孜吉美所绘《四部医典》教学图谱为蓝本,综合各派画稿,增补必要内容,由洛札・诺布嘉措主持图形起草,黑巴格涅主持着色描绘,于公元1688年完成了60幅成套《曼唐》。此后,又依据《月王药诊》等经典医籍,补充了数幅尿诊和火灸穴位图,并参照各地收集的新鲜药物标本,补画了部分特产草药,使挂图增至79幅,另附一幅历代名医图。成为80幅唐卡画图,它是现存《四部医典系列曼唐》的标准蓝本。

第司・桑结嘉措在其所著《藏医史》中记述到:为了使《四部医典》通俗易懂,从渊博学者到初习学童均能理解,“我们又着手编纂了成套曼唐。借助它,可以使《四部医典》研习者对各章节内容,犹如托在掌心中的透明余甘子那样,一目了然”。

79幅成套《曼唐》问世后,曾经多次复制。公元1916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主政时期,在拉萨创建医药历算院,由哲蚌寺名医钦绕诺布(公元1879―1962年)主持,并明令前藏、后藏、阿里各地选派生源入院学习藏医药学和天文历算知识。为了教学需要,分别于1918年、1923年和1933年,曾三次复制《曼唐》。和平解放后,《曼唐》分别由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自治区藏医院保存。目前,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存有曼唐164幅,自治区藏医院存有曼唐130幅。两处虽共有曼唐294幅,但仅能配齐两套。

此成套曼唐共分四部分,第一部《总则本》4幅;第二部《论述本》35幅;第三部《秘诀本》16幅;第四部《后序本》24幅。《曼唐》基本上是《四部医典》具体内容的写实,它反映出多年前形成体系的藏医药学,已经具有相当的科学水平。例如,在解剖学方面,《曼唐》对人体骨骼的描述很细,认为人体全身有骨骼360块,肋骨24根,牙齿32颗。对于脏腑,认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胃,“珑”、肠、胆、膀胱、“萨姆休”六腑。珑相当于十二指肠,萨姆休相当于和卵巢。图中将血管称作黑脉,指出黑脉有会搏动的“如玛脉”和不搏动的“江玛脉”两种,明确区分了动脉和静脉。图中将神经称作白脉,指出白脉有司感觉的和司运动的两种,尽管对神经的数目和分布描述不够准确,但在千余年前对神经能有如此认识,仍然很了不起。

在生理学方面,《曼唐》对胚胎发育过程的描绘很细致,指出当男女同房时,男子进入女子子宫即可受孕,孕期38周。图中对妊娠反应、孕期注意事项和分娩征兆的描述,同现代医学比较接近。当怀孕后,38周即分娩,这些叙述都相当正确。同时,藏医形象地描述胎儿发育各种过程中出现的鱼期,龟期以及猪期的顺序,是与脊椎动物、鱼纲、爬行纲、哺乳纲,即人类的进化顺序相一致的。对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曼唐》采用形象比喻手法生动说明,它用国王比喻心脏,用王后比喻肝脏,用大臣比喻肺脏,指出“大臣丧命会导致国王驾崩”,意喻呼吸终止会导致心脏停搏。它还用饭锅比喻胃脏,用水罐比喻膀胱,用宝库比喻或卵巢,……虽不能科学阐明各器官功能,但均具有一定道理。

在医学基础理论方面,《曼唐》描述了人体内存在的三大因素、七种物质和三种排泄物,认为它们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三大因素中的隆是气,聚集在脑髓、肺和骨骼里,主管呼吸、循环、感觉、运动;赤巴是火,分散在肝脏和血液中,促进消化、吸收及热能和智慧的产生;培根是水和土,存在于脾、胃、膀胱内,可以调节消化及水分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七种物质包括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三种排泄物包括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隆、赤巴、培根既被用来解释人的生理活动,还被用于区分人的类型。根据身材、肤色、性格特点,人被区分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和各种混合型。《曼唐》反映出,疾病的内因决定于人的类型和年龄,外因则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起居和饮食的变化。三大因素、七种物质、三种排泄物平衡失调,均可导致疾病。

《曼唐》对各种疾病症状的描绘相当细腻,对于浮肿、肺气肿、脱肛、痔疮、炭疽、雪盲等许多种疾病病因的描述,现在衡量也还算比较科学-《曼唐》介绍,藏医 诊断疾病主要依靠问诊、望诊和触诊。望诊中尤其重视舌诊和尿诊。舌诊主要看舌质和舌苔,尿诊则要观察尿的颜色、气味及搅动后泡沫、沉淀物、漂浮物的变化情况。触诊中主要的是脉诊,脉象因病而异。

《曼唐》介绍,藏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分为内服、外治两大类。内服法靠服用丸,散、膏、汤、药酒等各种剂型的药物治病,外治法则有推拿、按摩、发汗、艾灸、火灸、热敷、冷浴、药酒浴,温泉浴、滴眼、滴耳、滴鼻、熏烟,擦药、灌肠、穿刺、放血等多种。外治法的发展促进了医疗器械的制造,从《曼唐》所介绍的近百种医疗器械,可以推断藏医很早就有了较为精致的成套医疗器械。

在药物方面,《四部医典》共收载了各种药物九百多种,其中,动物药和植物药各占五分之二,矿物药约占五之分一。《挂图》中绘制的海螺、菊石、熊胆、麝香、贝母、黄连、孔雀毛、肉果草、藏木香、长梗秦艽、瑞香狼毒等许多种药物,图形和色彩都十分逼真。《曼唐》还介绍了凤毛菊、绢毛苣、翼首草、螃蟹甲、兔耳草、船形乌头、绵毛丛菔、乌奴龙胆、高山大黄,唐古特青兰、伞梗虎耳草、毛瓣绿绒蒿、喜马拉雅紫茉莉等119种高原特产草药,为祖国医药学宝库增添了异彩。

就医疗思想而言,《曼唐》反映出,藏医不但重视疾病的诊治,而且强调注意起居饮食调节,提倡锻炼身体,保持清洁卫生,预防疾病发生。对日常各种食物的性味和营养价值均有详细介绍,并且专有论述饮食卫生的内容。藏医很重视妇幼卫生,对于性的知识并不回避,强调注意经期卫生,指出月经间不宜同房,关于孕期卫生、顺产和难产、接生方法、产后调养都有详细描述。

20世纪80年代初由著名藏医学专家强巴赤列教授和王雷教授、蔡景锋教授主持,将自治区藏医院珍藏的《曼唐》编辑成册,并将文字译成汉文、英文,由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发行了藏汉文合璧、藏英文合璧两种版本。出版后,受到国内外传统医药学界的重视和好评,曾获得中国国家图书奖。但影印本《曼唐》中的文字说明与拉萨药王山珍藏的《曼唐》、十三世达赖喇嘛期间流传到蒙古族地区的《曼唐》及解放后复制的《曼唐》相对照,发现有些分图名称张冠李戴或存在错别字。为了弥补《曼唐》分图没有注释文字或太简略,画图与说明文字不符及个别错字等瑕疵,于1999年由原藏医院院长、著名藏医专家强巴赤列教授任主编,自治区藏医院藏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次旦久美为常务编委、助理研究员美朵央金和实习研究员巴桑为编务人员组成编委会,着手编写《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蓝琉璃之光》,5年来在强巴赤列教授的亲自指导下,依据《四部医典》及其各种注疏本,如《四部医典注疏・蓝琉璃》等典籍,对80幅曼唐中的5000余幅分图进行了校勘和注释,注疏后的全部释文仅藏文就有150余万字,于2005年初定稿,此外就80幅曼唐而言,虽有原来的出版《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时所拍的底片,但为了提高曼唐的清晰度和欣赏效果,他们特意请著名艺术家摄影家扎西次登先生以拉萨药王山珍藏版为蓝本进行了重新拍摄,同时考虑到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释文,又将翻拍的黑白分图中选用了2000多幅分图加以修补后,以插图形式分别插放在相应的页面上。此外在每幅曼唐的背面还附有汉、英两种文字的内容摘要,以扩大该书的读者面。编写工作得到自治区藏医院的大力支持,在编写和出版经费等方面得到奇正藏药集团的鼎力资助。民族出版社藏编部以最强的编辑力量,最好的技术设计,最佳的印刷工艺为其锦上添花。

《藏医四部医典八十幅曼唐释难・蓝琉璃之光》的出版,不仅为广大读者,特别是为藏医工作人员、学习藏医的人士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而且对藏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艺术的热贡藏乡 下一篇:恰白·次旦平措谈藏文古代语言学名著的作者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