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丹巴,看美女

时间:2022-03-05 02:39:31

去丹巴,看美女

“康定的汉子,丹巴的美女”,这是四川甘孜州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丹巴拥有独特雄奇的峡谷风光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从唐代至清代修建的大量石碉,直插云霄,丹巴县由此被誉为“千碉古国”。加上因《尘埃落定》而扬名的土司官寨,丹巴的旅游人气指数直线上升,是今年自助游的热门地带。

丹巴为何出美人?

丹巴为什么会出美人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证:

源流之美

据专家研究考证,以墨尔多山所在地――丹巴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是西夏祖先党项羌的栖息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国后,西夏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妃嫔从甘肃经川西高原流入丹巴革什扎一带,因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合宜,便定居于此,将美丽与富贵的血质注入这了一方膏腴之地。今年四至五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专门负责重建西夏文化的部门邀请丹巴县派出西夏之后;三名美女应邀出访,认祖归宗,引起轰动,在贺兰山南北传为美谈。至今,在丹巴革什扎河西岸的人民仍然保留着一些古代西夏国的风俗。

当然,关于嘉绒藏族的源与流至今还没有定论,但即使就另一说,仍不乏美的原质。

话得从藏区四大神山之一――墨尔多神山说起。它座落在丹巴县城东北方向约8公里处,南北走向,主峰高耸入云,海拔4800多米。南仰如蓝色的宝瓶置于地毯上,北看似一尊巨佛跨着雄狮奔驰;山顶雪峰,金光灿烂,直刺蓝天;东望峨眉金顶,西眺冈底斯雪山,是民族英雄的象征。自古,人们把墨尔多神山周围纵横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据学者杨嘉铭称:“嘉莫查瓦绒”在吐蕃统治前为东女国,“嘉莫”是指女王,“查瓦绒”是指河谷,合起来即表示女王和河谷农区,后人将“嘉莫查瓦绒”一词予以简化,取其首尾而称“嘉绒”。据传,发源于丹巴的大渡河过去叫“嘉莫欧曲”,即女王河,是女王的汗水和泪水汇成的河流。

似乎是上天注定,不论哪一种解释揭示了真理,不论哪一种说法符合事实,都免不了丹巴美女富贵与美丽的潜在血质,让人不禁勾起一段段美丽而感怀的记忆。

地质之美

直到2000年元月之前,丹巴地质地貌给很多人的印象仍然是穷山恶水。有人这样形容:“丹巴县城,周围全是重叠交错的高山,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河流下切的河槽上、陡崖上,沙岩,怪石林立,偶有山鹰掠空而过,时有乌鸦嘶鸣,声极凄厉。沿岸高山,刀劈斧削,犬牙差互,让人不寒而栗。”确实,孤立地循看局部,此言不差,但面对2000年元月世界地理权威杂志刊登的法国SPOT卫星拍下的丹巴县卫星影像图时,人们才发现,这里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最独特的地形地貌”,“美人谷”刚好就掩藏在神奇的梅花状地貌之中。

其实,整个丹巴就是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大梅花。据地质专家介绍,旋扭构造虽然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如星际的涡状星云、大气层中的气旋、水体中的漩涡,但地学中的旋扭构造却并不多见。丹巴梅花状旋扭构造是一个直线半径至少为30公里的宏观构造形态,只有从卫星像片上才能看到全貌。受地球地应力压性结构面、张性结构面及扭性结构面等三种不同性质结构面的影响,地球表面岩石圈非构造性破裂一般均以五角形或六角形两种多边形特征出现。仿佛是上帝垂爱于丹巴这块神圣的土地,恰巧赋予丹巴旋扭构造五条应力释放带,刚好形成一朵盛开的大梅花。它孤零零地在天寒地冻的青藏高原南缘热热闹闹地开放,精心养护生活在其中的丹巴儿女,经年累月而不谢,用梅花的特质和禀赋滋养勤劳的丹巴人民,直至新的千年,才终于被山外的人们发现。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她始终不愠不恼,不娇不嗔,真的是“墙角一(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气候之美

丹巴所处的地理位置本应属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但是由于深切的高山峡谷的下垫面形态影响了纬度气候的演变次序,而以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取代了水平(纬度)气候带。除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仍保留着北半球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形成干热河谷气候外,绝大多数地区仍受制于青藏高原这一大环境,并受东南与西南季风气候的左右,形成既有别于青藏高原,又不同于盆地的高原型季风气候区。

县境内气候类型多,垂直气候带谱明显。最高山顶与干热河谷的气温相差达24℃以上。河谷地带的桃花已含苞欲放,而山上则仍旧是雪花纷飞的北国风光,具有“一山看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丰富多变的气候带分布,使丹巴几乎大半年内春天常新常在,沿河刚入夏,半山春正旺,永远有看不尽的春色,永远有嗅不完的花香。加之地形复杂,小气候繁多,一方面给爱美的丹巴人提供了宽广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大自然的千种风情、万种流韵可在此博览。丹巴人是非常懂得享用这种天赐地利的。围绕各村各寨的山山水水,他们的祖先发明创造了大量的喜庆节日和大型集体活动。如庙会,每年分春、秋两季。每当庙会来临,远近群众举家前往,在寺庙周围的草地上搭帐篷,累灶台,以草地为舞台,以太阳为灯光,把蓝天作幕布,把绿树当花伞,把整个身心完全融合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天地共舞,与山河同庆,人与自然成了最谐合的统一体。特别是墨尔多庙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似乎从来不懂得4800m的海拔是一种威胁,是一种恐惧。一家一户,三朋四友,结伴而行。走过石笋沟,穿过罗布铺,看自生塔天生丽质,赏石碉浑然天成,看峰林壁立千仞,探溶洞神奇造化,观石柱、石花、石剑、石戟、石龟、石象、石蘑菇、石观音鬼斧神工……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朝山观海,燃灯观花,耳濡目染,“美人谷”的出炉原本在情理之中。

水土之美

在丹巴,人们常常羡慕自来水公司的职员,除了需要的时候维修一下水管,似乎长年累月再没别的事可做!也难怪,丹巴的水如果要经自来水公司人工处理一回,可能不是在净化,而是在“污染”。大山密林赐予的天然甘露,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人们都习惯于直接饮用。习惯于喝冷水者更是感觉奇妙无穷:“饮之润肺甜心,神爽目明。从头皮至脚心,自上而下的清幽、舒爽,驱散了筋肉的疲惫,激活了沉睡的精灵,恍若新生的婴儿,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生机。”

当然,此系心灵之感受,难免虚浮誉美之词,但丹巴水质的化学分析却是对上述感受的有力佐证。据资料显示,丹巴山溪水的一般化学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且部分指标特别优异,如浑浊度仅为1.5,PH值刚好7.0,铁的含量达到0.4毫克/升。毒理学指标没有一样超标,多数指标几乎为0;细菌学指标也大大偏低,放射性指标更是微乎其微。于是,人们都说,是丹巴的水养育了“美人谷”的绝代佳人。在“天府热线”上,一位网民发表署名文章描写丹巴美女:“水灵灵的肌肤,仿佛轻轻一弹,便可溢出水来;微光一照,便可反射出炫目的光彩,直逼人的眼睛。那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哟?!天下爱美的女孩,其实大可不必用什么‘艾丽碧丝’‘冰美人’,喝喝丹巴的水吧,亲亲丹巴的土地吧,那绝对平衡、美白,没有任何副作用,也绝不会反弹!”

由于境内冰川活动,在3500米以上形成清澈透明、水平如镜的冰川堰塞湖(当地人称“海子”)达150多个。登高俯瞰,像一张张大明镜镶嵌在山光水色之间,它们常常成为丹巴女孩梳洗打扮的净地。在党岭、丹东、东谷还有大量温泉(当地人称“热水塘”),有硫磺泉,有碳酸泉,水温一般在45℃左右。每年开春3―5月,入秋9―11月,热水塘几乎成了人的海洋。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或驾车前往,或徒步光临,短者小住三五天,长者索性一两周。或为治病而往,或为怡养而至;一面洗浴,一面欣赏热水堂周围的美丽景色,很多人戏称:“‘桑拿’之妙也远不及此。”

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水土是客观存在的主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丹巴人是深谙此道的。在“天然盆景”所在的东谷乡东马村有一位老村长,名叫桑巴布里,曾经为了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克服重重压力,制止当地林木的砍伐,保住了祖先留下的难得的青山绿水。过去,丹巴曾经在计划经济下对林木作过一些砍伐,但由于天保工程的及时以及人们受藏传佛教影响所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因此,丹巴的水土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几乎没有遭受大的破坏,人与自然至今仍完美统一,和睦相处。旅游规划设计专家钱振越称:“丹巴,特别是甲居,是天人合一,人居环境最佳组合之地。”

自助游指南

交通

各地至丹巴需先到成都后再乘汽车前往。 成都西门车站每日6:30有1班车到丹巴,票价71元。车程约9―10小时。丹巴县汽车站每日有1班车到成都,6:00―7:00发车,最好头天订票。另有车到金川、康定、道孚和县内乡村。丹巴县城至各旅游点均有小巴往返。丹巴至党岭村68公里为碎石路,从党岭村至葫芦海需徒步或骑马,因山道崎岖,骑马时需注意安全。

成都至丹巴有三条线路可供选择:

1、成都――卧龙――四姑娘山――丹巴。该线路全程345公里,均为柏油路,途中可顺便游览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四姑娘山风景区等。

2、成都――雅安――二郎山隧道――泸定――丹巴。该线路全程435公里,均为柏油路,途中可顺便游览雨城雅安、二郎山、泸定铁索桥、大渡河峡谷等景点。

3、成都――汶川――米亚罗――鹧鸪山隧道――马尔康――金川――丹巴。该线路全程528公里,均为柏油路,途中可顺便游览古尔沟温泉、米亚罗、卓克基官寨、大金川峡谷等景点。

住宿

目前在丹巴住宿接待条件不很完善,条件也不是很好。最适合背包客的有丹巴国际青年旅馆,床位价格在20―50元之间。目前丹巴住宿环境条件最好的是丹巴大酒店,标准间价格在150―300元之间,可供游客选择。

党岭景区内有帐篷营地可供游人住宿,接待能力有限,仅50人左右,价格为30~70元/人。

美食

丹巴县城餐馆几乎都是川菜,藏寨也基本是川菜做法。

在县城的餐馆里能吃到石巴子(当地的一种鱼),肉嫩味鲜,清炖、红烧均可。5-8月为出鱼旺季,价格约是45元/斤,其他季节价格略有上浮,冬季会断档1-2个月。

其他美食选择:香猪腿、老腊肉、土鸡、酸菜、咂酒、蜂蜜、野生菌等。

购物

丹巴县物产丰富,既有虫草、贝母、天麻、红景天、雪茶、水母雪莲花等名贵药材,又有青稞酒、酥油茶、樱桃、无花果、雪梨、苹果、石榴、核桃、雪山大白豆、高原牦牛肉,松茸、羊肚菌、鸡油菌等野生菌类,藏式头帕、藏式腰带、土陶器等手工艺品均是有特色的旅游食品和旅游纪念品。

娱乐

观锅庄舞、看丹巴藏戏、听嘉绒歌。

节日

丹巴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嘉绒藏历年、观花节、墨尔多庙会、五月赛马节、燃灯节、嘉绒藏族风情节等。

各村寨还有自己的活动,如梭坡村民每年农历四月十五会在日巴龙神山顶景色优美的坝子上过节,跳锅庄、赛马、敬山神……吸引很多附近寨子的人参与,民族气氛浓厚。

丹巴的治安

到丹巴旅游是非常安全的。丹巴县人口少,治安一向较好。为促进丹巴旅游业的发展,丹巴县城建立了110报警台,有警察24小时巡逻和值勤。

自助游安全须知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表明,每年上海自助游游客至少有15万人次。相比组团旅游,上海人越来越热衷选择更自在的自助游,目的地也聚焦那些特具探险价值的滇、川、藏等地。此次丹巴事故,让许多游客第一次面临对泥石流、山体崩塌、大风等地质灾害的认真思考。

为此,地质专家告诫游客,选择去山区峡谷旅游,事先一定要了解当地天气预报,特别不要在大雨或连续阴雨天后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我国地处季风气候区,降雨集中,参加暑期旅游特别是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不管风景多么迷人,旅行者也应该把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必须随时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的天气、水文和交通路况,尽量避免在峡谷河滩、山沟沟口、高山顶部和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坡地举行人员集中的活动,住宿地的选择也要多从安全角度考虑。

丹巴泥石流常在夜间爆发,所以暴雨天气时,夜间睡觉要警醒一点。

到山地灾害易发区旅行的人应掌握防灾的基本知识,对所到达地区的自然环境要有一定了解,暴雨时不要在河谷浅滩地逗留,更不要在这里搭建帐篷,帐篷要靠近老乡居住区。

泥石流爆发时,要往山上跑,不要顺路跑。暴雨泥石流很粘稠,夹杂大量石块。人一旦陷进去,很难爬出来。

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气候,我们还是可以领略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Tips

丹巴藏族属嘉绒支系,与其他地方的藏民有显著不同:第一、他们不像其他藏族一样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丹巴海拔一般为2000米左右);第二、丹巴藏族以农耕为主,不像其他藏族以游牧为主,更像汉族。藏区称嘉绒藏族为“绒巴”,他们只有语言,无文字。四川话在这里是通用语言,就连老人也听说很流利,原来就在丹巴县城内,相邻的两条沟的藏民都听不懂对方的话,所以需要一种中间语言来交流,汉语因而成为他们沟通的语言,所以去丹巴旅游,不用担心听不懂当地居民的语言。

温馨提示

气候:日温差大,请备足御寒衣物和防雨防雪用具

积雪期:每年十月底至次年四月初

衣着:羽绒服、毛衣、牛仔裤、手套、围巾、风雨衣、保暖性好便于旅行的鞋

必备品:太阳镜、润肤油、防晒霜、常用药品、手电筒、游泳衣裤、巧克力等

上一篇:来自上海国际车展的调查 下一篇:买,还是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