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中间促两边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时间:2022-03-05 09:27:29

抓中间促两边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方法;学习成绩;提高途径

教育体制的改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归根到底,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多种多样,多数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把学生学习的课堂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学堂。中等生是潜力很大的一个群体,这一潜力较大的群体是教学成绩较大的一个层面,抓住了他们就等于抓住了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竞争较大的是中等生和尖子生,这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中等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促进了尖子生的学习劲头,同时也带动了学困生的学习劲头。尖子的爆发力起来了,学困生的学习劲头就高了。他们各自都有“爬山”的劲头,唯恐落后。这样一来,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一个爱学习的群体形成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哪能不提高呢?此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等学生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出现成绩时高时低的现象,他们对各科不均衡的现象影响了他们的一些非智力因素。所以各科教师必须看重这一点,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不是一句空话,必须抓好“主体”。所谓的主体就是中等生,他们一旦爆发起来是势不可挡的,两边的“尖子生”、“学困生”的积极性就会一跃而起。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成功的课堂教学等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因循守旧的教法已摒弃,但还存在一些弊病,“形式化”、“生搬硬套”的现象也不少。因此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因材施教,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时间。我现任一年级班主任,担任数学、语文的教学,课上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变成学堂,以中间学生为主线,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两边学生。比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时,我先让学生总结不同的算法,抑制用自然工具“手指法”。同桌讨论,比一比,看哪个同学说的方法好。科学家早已分析过学生的注意力在10分钟左右,这段时间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抓住这一点之后,给他们讨论的机会、总结规律的机会。学生的回答,方法不一,有简有繁,有的用破十法,有的用想加算减法,此时我抓住时机,再次进行知识的升华,我还介绍了口诀法,然后让学生做题的同时说说自己的算法,再让学生讨论“哪种算法好”、“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后,我立刻进行总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算得准、算得快,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之后让学生做习题巩固,看哪个学生完成的好。尖子生做完,中等生陆续完成了,唯恐落后、接受事物稍慢的同学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准确率还是很高的。接下来的提升题就要因人而异了。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让学生完成一些填括号的题,这样不但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确任何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于做这些题,中等生仍然占有优势,尖子生更不用说了,速度带动了学困生。尖子生只是一少部分,一旦中等生完成,学困生就有紧迫感了。

二、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动手操作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天真、活泼、好动的阶段。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时,可以把学生分组,分组时要讲究方法,要把较大的群体——中等生进行合理的匹配,各组力量要均衡,尖子生和学困生更要平均分配,让中间力量带动学困生、推动优等生。例如:我们班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这一内容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游戏法、购物法、兑换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当用1分换1元的时候,同桌互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把10分看成1份,研究用多少个1分换1元。效果果然好,学生马上说出结果。10个1份就是1元,也就是10个10是100,所以1元=100分。当学生弄明白时,我立即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升华——“大家想一想多少个1角是10元呢”,学生立刻说出10元=100角。对这些抽象的问题,必须靠实际操作,可以成立一个游戏商场,让学生通过人民币的学具进行买卖东西。这样,不但使学生学到知识,还从中受到思想教育,知道什么是节约,怎样做才能做到节约。一节成功的课,教师必须进行精心打造,必须因人施教,不但要备课,更要备方法,在方法的实施中注重中间力量——中等生,他们是杠杆的支点,他们对每节课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庞大的群体,推动着优等生,他们随时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他们将带动着学困生的进步。

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知难而进、自主、自信、自强、团结互助等都属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成功的课堂不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坚定信念,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学法上有创新的意识,使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要自己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有顽强的毅力,研究、总结如何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中等生占班级人数的相当一部分,一定要建立自信心,尖子生也是如此。在尖子生的心理,总是想在学习以及其它方面都高于其他同学。中等生也随时能加入到尖子生的行列之中。其余的就是学困生了,他们的眼里看到的都是学习劲头十足的现象,因此他们也会鼓起勇气,不甘落后,力争加入到另一个行列里。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多变的学习方法使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多数老师还是利用学生的优势进行合作式学习,中等生在合作学习中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因为他们的优势大,在合作中非常活跃,他们的带动作用起的很好。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中等学生,把他们看做是顶梁柱,是一批活跃分子,尖子生毕竟是少数,学困生也是少数。中间的力量起来了,两端的学生必然有一种紧迫感。他们分别有被超越感和超越感。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抓中间促两边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

上一篇: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 下一篇:关于并联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