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进展研究

时间:2022-03-05 04:07:4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进展研究

【摘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过程装备设计基础为主体,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两翼的学科交叉型专业,简称过控。该专业给社会培养的是具备过程机械与设备设计及其控制理论,还具备研究开发、设计指导等综合型人才。本文主要讲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历史由来以及目前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过程装备 控制工程 进展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改革的范围以及跨越的领域都在不断增大,这不仅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加快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程。过控专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我国许多支柱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历史背景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化工机械专业是现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当时化工机械专业方向主要在化工设备及其安全检测、腐蚀与防护、压力容器、化工机器的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全国第一个成立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的是在1951年的大连工学院,随后部分高校都有成立相关专业。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化工机械”变更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代码为080304,此次改革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控制理论等相关知识,同时还成立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之后,许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过程转杯与控制工程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在2013年8月10日举办的为期7天的第十三届全国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校际交流会在青岛召开。经过60余年的时间历程,目前我国将近有百所高校开设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许多中专、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了此专业,我国此专业的规模逐渐增大。

在其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逐渐演变成“过程―机械―控制”为一体的覆盖面广、多学科交叉的新型专业。在过控专业不断的发展进程中,不管是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还是课程体系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进展

(一)过控专业教育理念的转变。

之前许多高校一直都是使用国家“十五”规划统编教材。但是随着社会需求转变,教学质量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过控专业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转变,由设计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过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在课程体系上的转变。针对专业培养的目标,陈旧的过控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当下过控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质要求没有发生改变:培养具备过程装备与过程控制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在相关领域如化工、能源、制药、轻工、生化、食品等方面培养出过程装备与过程控制设计、研究、制造、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二)过控专业教育模式的转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企业中的各类设备及器械的更新也在不断加快,许多企业设备由原来的手动控制、仪表控制变成更加具有科技含量的计算机集成控制,这些因素的转变都在预示过控专业应该进行改革。在不断的探索中,部分院校将教育模式的重点放在既能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又能加强过控应用能力技术的培养。在教育模式的驱动下,许多院校逐渐与企业结合,建立具有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和实验教学基地。将专业课与实际实验结合起来,将高校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企业员工的技术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理论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过控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转变。

针对过控专业的特性,过控专业课程的重点逐渐向机械、控制方面转移。特别是针对机械、控制方面的实验教学,它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在过控专业的发展进程中,其中的实验教学因为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面被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以往的实验中,着重的是化工机械方面的实验,与课程关系脱节。所以在逐步的探索中,过控专业的实验方向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在重视理论基础不变的原则上,对实践的培养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以前的单一实验逐渐向系统、综合性实验转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根据市场的变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的教学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综合型的高科技人才。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不管是哪个专业都在教育事业的进程中留下印迹,过控专业作为我国过程工业的中坚力量,对推动企业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曹卫,查文炜,倪文龙.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12).

[2]钟汉如.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控制系列课程质量――评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教材[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04).

[3]毕明树,喻健良,李志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分析和课程体系设计[J]. 化工高等教育,2011,13(04).

上一篇:浅析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下一篇:冬不藏精,春必病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