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时间:2022-03-04 10:29:54

探讨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摘要】10kV配电线路是国家电网基本的配备,安全性能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及生产,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除了日常的巡查检修等安全保护工作之外,要增加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减少人为的破坏,维持线路安全送电。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运行维护

引言

10kV配电线路以其可观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国家输送电系统中,工作现状是连接点多、涉及面积广、线路架设长,加上质量限制、露天的运行环境以及检修力度难以全线实现,很容易出现非安全工作的情况。内在的限制因素是居民用电情况不稳定,10kV配电线路直接连接居民用电点,很容易受个人使用不当的情况影响,综合多种因素,维护10kV 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是供电系统工作的关键。考虑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即供电企业的正常盈利以及居民的基本生活供电要求,改善线路的维护工作势在必行。电力部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安全运营关系深远,因此本文着重进行分析:

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0kV配电线路受外在工作环境限制较多,野外架设的线路长时间在暴晒、风雨等极端环境下作业,缺乏基本防护再加上线路复杂、延申里数长、连接设备众多,很容易出现年久失修的状况,一旦发生事故,排查工作也很难及时进行,做好基本的故障修护工作能够将事故发生率降低,下面就基本故障情况予以总结。

1.1速断跳闸

速断跳闸是指在遇见故障时,线路根据安全性能设定自动形成的一种短路保护方式,即快速切断故障线路以保护配电设备,具有简单、直接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弊端,由于供电系统配合的线路复杂,速断跳闸不能覆盖全部线路,具体形成速断跳闸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人为损坏。配电设备的架设依靠电线杆、线路、基本设备,覆盖城区交通道路,复杂的交通、生活环境很容易形成人为损坏:砍伐树木时由于处理不当造成短路;驾驶员危险驾驶造成的电线杆损坏等也会形成线路的损坏。(2)生物影响。主要指的是常见的鸟类在电线杆线路、设备上修筑鸟巢,鸟类的不规则生活以及不可预见的多重因素会引发线路着火或者短路。(3)异物影响。生活和工业垃圾不能合理的处理给线路也带来了安全威胁,遇见大风等恶劣天气。有导电性能的物质挂在线路上就会引起短路。(4)腐蚀气体破坏因素。野外的架设环境不能规避生产企业排放的未经处理的腐蚀气体,会严重侵蚀线路设备,影响基本的送电性能,严重时会发生事故。(5)自然不可抗因素。极端的天气,例如暴雨、冰雹、大风、雷电等天气将动摇线路的安全性,这种破坏通畅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引发线路断裂和人员伤亡,但也是不可抗拒的因素。

1.2线路接地

在线路事故总结中10 kV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也是基本故障之一,接地故障将会影响到线路正常运转,单相接地发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同时具备:

(1)配电线路系统中突然出现增大杂散电容的放电电流,且该放大电流超过了正常设定的接地故障电流增量的定值;(2)线路正常运行过程超过30s(有电压或电流);(3)接地线路依然处于供电状态;(4)接地线路的电压降低,且降低范围超过设定的接地故障正常检测参数。

对于10kV配电三相电缆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的情况往往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判断:(1)出厂默认参数:过流5A/s、速断10A/500ms;(2)零序电流速断或过流启动(两段式):0~60A/0~9.99(s在线可设)。

造成线路接地故障的原因有三点:(1)导线遭受破坏后坠落,接触地面时引发接地故障;(2)由于线路质量、老化的自身问题,使线路的绝缘体受损而引发故障。(3)自然、天气因素影响。大风和雷电等恶劣天气会将生活垃圾、树枝这些导电体与线路相连接,接地形成通路形成故障,大风天气还有引发导线不稳定,对杆塔放电。

1.3过流跳闸

配电线路发生永久性相间短路时,就如同2个电源进行了直接短接,往往会导致故障点和变电站连接的回路上流过很大的电流,与此同时,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就会按照过流定值和速断来启动保护,从而造成线路的跳闸和配电线路的断电。引发永久性相间短路需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线路正常运行超过30s(有电压或电流);(2)线路运行中出现突变电流且≥100A,或者超过设定的短路故障检测参数(标准的速断、过流定值);(3)大电流持续的时间≤10s,且在10s以后,线路处于停电状态(无电压、无电流)。

过流跳闸现象引发的主要因素与线路有着直接的关系:(1)线路负荷电量超载。实际电流超过了安全性能设定的基本数值而引起跳闸。(2)安全保护数值偏小,即遇见电路电流量不稳定的情况,因设定值一时间无法负荷实际电量而引发的保护性跳闸。(3)线路质量问题。即受环境影响下造成线路导电性能降低,受多重合力影响出现质量问题导致跳闸。

2、安全运行维护措施

综上,10kV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不可抗力干扰,事故发生也是不能避免的,而电力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就是将安全隐患发生率降到最低,通过技术的研究提升减少线路故障原因中的人为因素影响,加大外部环境的防护,由表到里保证线路安全。

2.1做好线路的运行管理

检修维护人员应具有基本的技术技能,同时要根据实际的设备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并采取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免事故扩大化,检修人员要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维修整改。在极端天气多发的季节,做好避雷器等防护设备的检查工作,保证能有效应对突发因素,对老化、性能不足的设备要做好更换工作,定期做电压电阻检查。

2.2加强线路的改造

旧线路除了老化的基本问题还存在不适应新工艺要求的弊端,在线路架设和施工时可采用新工艺、质量好的线路;旧线路要应改造的要求更换不符合要求的导线。

2.3防止外力的破坏

限制10kV配电线路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是外界环境的破坏,而不可抗力的因素破坏性最大,因此检修维护的工作关键是减少外力破坏造成的影响,下面是具体的防护措施:

(1)增强电力设备保护意识。近年来偷盗、损坏电力设施的事件频发,还是由于宣传力度和法律制裁不够,因此要加大保护。

(2)针对法律意识缺失的现象,要在电力设备架设的城乡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而避免法盲作出犯罪行为。

(3)打击违法行为。对于违章行为劝阻不能达到效果时,要联合执法部门加大检查和惩处力度,针对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的恶劣偷盗行为要有惩戒,达到以儆效尤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路广泛应用在城乡供电中,其点多面散、线路里程长等特点也造成了极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且线路故障频发。针对引起故障的多重因素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防护机制势在必行,用电安全不仅关系着经济运转还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设立专职的检查监督岗位,形成行业内部的监管驱动力,同时提升员工的素质及技术水平,通过细致的检修与监管保证国家电网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于颖.农村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分析[J].民营科技,2010(2):9

[2]胡知旺.农村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56,61

上一篇:高压断路器的非正常运行 下一篇:浅谈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