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防治

时间:2022-03-04 08:20:20

浅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防治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大、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维修费用低等特点。然而,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初期或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破坏,如会产生裂缝、啃边、缺角、断板、错台、中缝胀开、唧泥等病害,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道路行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

Abstract: th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s carrying capacity and rigidity, high strength, good stability, maintenance costs low characteristic. However, in the vehicle load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n the use of initial or over a period of time after use prone to a certain degree of damage damage, such as will crack, chew edge, missing Angle, can Taiwan, ZhongFeng bulge, wrong open, piping mud disease, the serious influence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n the service life of road and quali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and common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words: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16.2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成因

1.裂缝

(1)横向裂缝。由于水泥混凝土失水干缩、冷缩、切缝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垂直于路线方向的有规则的裂缝。

(2)纵向裂缝。由于路基体填料、施工方法不当等,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使路面板在自重和行车压力作用下产生跟路线走向平行或基本平行的裂缝。

(3)交叉裂缝。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自身强度不足、路基和路面基层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差或是使用性能不稳定的水泥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产生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交叉的裂缝。

(4)板角断裂。由于板角处受连续荷载作用、基础支撑强度不足及翘曲应力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与板角两边接缝相等的贯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全厚度的裂缝。

2.表面损坏

(1)纹裂、网裂、板面起皮和剥落。由于施工时过度抹面、养护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路面板表层出现的浅而细或发丝状的表面裂纹和网状裂纹。

(2)麻面、露骨。由于混凝土离析导致路面板表面结合料磨失,成片或成段路面板呈现过度的粗糙表面或者骨料。

(3)磨光。由于集料耐磨性差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轮荷载作用的重复辗磨后,表明磨光,抗滑性能下降。

(4)坑槽、孔洞。由于集料含泥量过大等原因导致面层骨料局部脱落孔洞、坑槽。

3.接缝损坏

(1)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使用中,气温上升时填缝料被挤出,气温下降时填缝料不能恢复使缝中形成空隙,泥、砂、石屑等杂物侵入,成为再次胀伸时的障碍,造成路面板接缝处的变形和破损。

(2)唧泥。填缝料破坏,雨水下渗导致唧泥。

4.变形损坏

(1)错台。由于基层或路基体压实不均匀,致使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相邻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在接缝处产生的垂直高差。

(2)拱起和沉陷。胀缝被硬物阻塞,或胀缝设置过少,使路面板受热时不能自由伸张导致横缝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抬高;填缝料损坏导致雨水从接缝处下渗,软化基层,甚至软化路基体,使路面板接缝下方的基层和路基体承载力下降,路面板跟着下沉,两侧的混凝土路面板板体发生明显下沉。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与修补

1 沥青罩面层技术应用分类

采用沥青面层作为原路面的罩面层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补强方法,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能吸收两种材料的优点,原有水泥路面可以提供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罩面层可以提供摩阻系数高、平整度好的表面层,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在进行沥青罩面之前,必须对原路面的破坏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沥青罩面层的正常施工,充分发挥其作用。处理包括下面这些方面:①沉陷、软弱地基的处理;②表面破损的处理;③断裂板处理;④断裂板处治。

关于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修补措施,以前一般是一旦发现断板,则将该块板全部刨除,并整板铺设钢筋网,使之能够独立工作。但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又不经济,同时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实际上混凝土路面断板发生后,并不能说明已经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2 裂缝宽小于3mm的断板修补

对于轻微断裂,裂缝无剥落或轻微剥落,裂缝宽度小于3mm的断板,采用灌入粘结剂的方法进行修补。粘结剂灌入方法有:直接灌入法、注射器注射法等。

2.1 直接灌入法:适用于施工中产生的混凝土收缩裂缝。在未通车前,一旦发现混凝土板出现裂缝,可用聚硫环氧树脂材料等直接灌注。

2.2 注射器注射法:此法适用于通车时间短,裂缝内杂物少,较清洁、干燥裂缝宽度在3mm左右的路面断板修补。具体工序如下:①清缝:采用空气压缩机配特制喷嘴吹于缝隙,并用细铅丝小钩子充分掏尽缝隙中的泥土等杂物;②配灌缝材料:将小包装主剂与固化剂按2:1比例掺配。一般小包装为1kg,混合剂分A桶主剂0.67kg和B桶固化剂0.33kg二个桶装,操作时只需将固化剂直接倒入主剂中,搅拌至颜色均匀即可;③注射器注射:使用50ml医用注射器抽入混合剂,对准插入缝隙注射,由中线向两边逐点注射至缝隙填满。若先注射段落渗入较多,应及时补注至饱满,若15min内不再渗入则可认为已注满缝隙,整个缝隙注射完成后,撒少许干水泥拌砂混合料覆盖,3h后即可开放通车。该操作应在配料开始90min内完成,否则材料将凝固,无法使用。

3 水泥混凝土板面局部修补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规定,混凝土路面断板可以采用局部条块锯除罩面修复法。要求横向切开表面≥7mm深(非全厚度的修补),平行断板两侧各15cm宽(两条切缝的距离应视断板裂缝的弯曲程度确定),在垂直断板方向上加长30cm,最小直径12mm,间距不大于20cm,平行断板横向绑扎最小直径6mm,2~3根的螺纹钢筋网。然后,在凿开的7~12cm深以及清理干净的表面上,涂低水灰比的水泥浆或树脂粘结剂,再浇筑同颜色高强补偿收缩混凝土,表面修整成与路面平整度及抗滑构造相同。根据此规定,视板面断裂损坏程度不同分三种方式修补:

上一篇:星湖景区建设工程的管理和实践 下一篇:整体道床产生的病害及维修问题分析与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