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释放了什么信号?

时间:2022-03-04 04:08:13

“钱荒”释放了什么信号?

摘要:文章针对当下出现的银行出现的“钱荒”现象就行原因分析,探讨我国在改革发展中银行机制出现的问题,呼吁我国进行经济体制转型改革的加速进行。

关键词:银行;钱慌;经济体制

一向平静的货币市场在6月份却上演了一场流动性惊变。先是农发债因认购不足而流标,后又盛传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资金交割违约,资金短缺开始弥漫整个市场,流动性紧张不期而至。端午节后,则出现中国进出口银行降低第12期、13期金融债的发行额度,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并未改观,此时,更有外媒称四大行呼吁央行降准释放资金以缓解流动性短缺,危机似乎一触即发。6月20日,“黑天鹅”事件上演,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30%,7天回购利率则最高成交28%,下午甚至传出中国银行资金违约,但当晚便得到否认。货币市场惊变很快传导至资本市场,接下来几天,股市和债市双双暴跌。最终,央行向一些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动性充足的银行也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向市场融出资金,货币市场利率回归常态,”钱荒“且告一段落。

今年5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已达104.21万亿元,而今年3至5月份M2同比增长率也分别达15.7%、16.1%、15.8%,远高出今年货币供应增长率13%的目标。因此,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金融市场上资金面是比较充裕的,不应该出现流动性短缺。但“钱荒”终究来袭,惊恐之后,我们从钱荒中看到了怎样的昨天及今天,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怎样的未来市场预期,此时,则需理性分析。

钱荒还是恐慌?回购利率飙升至30%,我们看到钱荒本身之外,恐慌因素甚是明显,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和金融的不稳定性加剧了市场恐慌心理。因此,在剔除恐慌因素的基础上分析钱荒所释放的市场预期,就显得更为客观与真实。

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完全市场化,竞争程度和市场信息都是比较充分的,因此属于有效市场。根据有效市场假设理论,有效市场的价格波动既反映了市场过去的信息,也是对当前市场信息和未来预期的集中释放。因此,我们可从有效市场理论的角度,分析此次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大幅飙升所包含的丰富的市场信息。

首先“钱荒”反映了过去几年银行表外业务的过快发展和银行资金的期限错配。2010年以来央行收紧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然而市场资金需求却较为旺盛,在追求利润和规避监管的驱动下,银行理财、票据等表外业务得到了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含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余额为48.65万亿,而同期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51.7万亿,整个银行业贷款余额为68.59万亿,银行表外业务快等同于贷款余额。由于银行表外资产有放大银行杠杆的功能,因此加剧了银行体系脆弱性。另外,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表外资产属于短期投资产品,但资金投向最终大多流向基础设施、房地产等“大工程”,投资周期较长,银行表外资金“借短贷长”,期限错配严重,容易引发流动性危机。过去几年银行加杠杆和忽视流动性管理的发展历程正是此次“钱荒”突发的基础。

其次,当时央行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不作为,财政缴款、存款准备金缴款和外汇占款季节性和临时性等因素多重叠加,惠誉数据显示我国银行系统6月份最后十天高达1.5万亿理财产品的到期,加剧了市场资金短缺,从而集中引爆了此次“钱荒”。

最后,“钱荒”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预期。利率是资金的市场价格,它反应着基本的市场供求原理,即资金的供求情况,然而金融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从资产定价理论角度看,它反映了市场未来的风险水平。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飙升释放出市场预期未来风险水平上升的信号,其中主要是对银行表外资产和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预期的上升。银行表外业务积累起其本身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一方面银行表外资产直接或间接涉及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未来难以放松,地方债务过多且未来三年大量到期,政府投资的低效与产能过剩等等,则无疑加大了对未来市场违约风险上升的预期;另一方面,央行通过此次“钱荒”向市场传递出政策转向的信号,市场流动性将不再长期充裕,商业银行也必须去杠杆化,银行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预期由此上升。宏观经济结构性调整正当时,转型剧痛与低速增长态势将不可避免。政策刺激仅仅是推迟危机或掩盖危机,虽能迎来暂时的复苏增长,但导致的问题却是长期的。新领导层已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频频向市场传递“不刺激经济”和推进改革的信号,公众对政府拉动的预期落空,短期复苏不再现实,宏观经济预期开始下行,并预期转型过程中的实体经济中部分企业破产、重组、甚至违约将不可避免,相应传递至金融系统并引发局部金融危机的风险预期上升。因此,“钱荒”释放出的未来风险水平上升的预期,不仅有虚拟经济风险的加大,并且有实体经济风险的上升。

“钱荒”仅仅是敲响了一次警钟,但所释放出的市场信号和预期,足见当前金融系统与实体本身沉垢之深;“钱荒”更是吹响的一声号角,改革启动再出发,经济转型已刻不容缓,短痛将换来长期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针对新疆农村信贷需要的改革建议 下一篇:中小城市物流业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