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园林树种的耐荫性研究

时间:2022-03-04 12:57:54

4种园林树种的耐荫性研究

摘要:光是影响光合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植物的耐荫性是限制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本文选择了华南地区4种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琴叶珊瑚(Jatropha pandurifolia)、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ensis)、紫薇(Lageratroemia indica)和银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 asperrima)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处理I:100%全光照;处理II:60%全光照;处理III:20%全光照),经过五个月的培养,定期测定株高冠幅和取样量化测定样本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得出4种园林树种的耐荫性强弱顺序为:红背桂>琴叶珊瑚>紫薇>银毛野牡丹,同时对于这4种植物在园林绿化的配置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树种;耐荫性Abstract: The ligh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photosynthesis of plant, shade tolera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limit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garden plants. This paper chose Southern China area 4 excellent ornamental tree species: Piano coralleaves, ExcoecariaLagerstroemia indicaand silver hair Wild Peony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different degrees of shading treatment (treatment I:100% light; treatment of all-optical II:60% according to III:20%; light), after five months culture, plant height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sampling a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 of leaf photosynthesis were measured regularly, and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sequence of the shade tolerance of 4 ornamental trees: Excoecaria > lyrata coral > crape myrtle, silver hair Wild Peony,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se 4 kinds of plants in the garden greening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garden trees; shade tolerance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对植物进行耐荫性研究,对合理配置树种有重要意义,展城市绿地立体绿化、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必由之路,研究以采用人工遮荫为主,使之形成梯度,并对植株形态和叶片生理指标诸方面进行研究;同时,观测研究生长于自然地的植株,对生长状况的观测及其相关之本指标的测定,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植物的耐荫性(shade-tolerance)是指植物在弱光照(低光量子密度)条件下的生活能力(王雁,1996)。我国对植物耐荫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对象多为园林植物和花卉,苏雪痕早在1976年就开始对杭州植物群落中的毛白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山茶(Camellia japonica)、碧桃(Prunus percia)、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含笑(Michelia figo)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光合作用特性等做了研究,提出了园林植物耐荫性及群落配置理论(王雁,2005)。国内早期的耐荫性研究往往是限于经验性认识和针对单一指标的零星试验,缺乏通过同时在多个重要生理指标方面的量化测定来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定量分析。直到近十年来,人们才开始对耐荫性的研究进行一些生理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戴凌峰,2007)。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本研究采用1年生营养袋苗作为实验材料,每种植物30株,分3个光照梯度,即分别在全光照的100%(处理Ⅰ)、60%(处理Ⅱ)、20%(处理Ⅲ)下进行遮荫处理,遮荫材料为黑色遮阳网,实验时间由2012年9月28日至2013年2月28日,共五个月。琴叶珊瑚(Jatropha pandurifolia)、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ensis)、紫薇(Lageratroemia indica)和银毛野牡丹(Tibouchina aspera var. asperrima)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试验主要研究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变化、叶片叶绿素含量、植物光合作用等指标,从这三种指标判断试验植物的耐荫性。叶绿素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法,光合作用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

3结果和分析

3.1不同光处理下四种植物的叶片叶绿素含量

由表1可见,四种植物在全光照的环境下,叶片各叶绿素含量均是三种光照条件下最低的;比较叶绿素a/b值的变化,可反映出植物的耐荫性。以弱光区体内叶绿素a/b的比值判断耐荫性更具科学性,由表1可见,4种植物在20%光照条件下植物体内叶绿素a/b比值大小可得出这4种园林植物的耐荫性由强到弱的顺是:红背桂>琴叶珊瑚>紫薇>银毛野牡丹。

表1、4种植物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和叶绿素a/b的值

3.2 不同光处理下四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

光响应曲线是反映植物光合作用的指标。影响光响应曲线的参数有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表观量子效率和光饱和光合速率。一般来说,植物的光补偿点越低,表观量子效率越大,该植物越能在弱光条件下顺利进行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耐荫能力就比较强。而光饱和点表明植物利用强光的能力,其高低也同样制约着植物的耐荫性

表2、4种植物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

表2可以看出,青皮和竹柏的光饱和点随遮荫梯度的增加而降低,紫薇和红背桂的光补偿点随遮荫梯度的增加而降低;全光照条件下(处理Ⅰ),光补偿点从大到小依次为:银毛野牡丹<紫薇<红背桂<琴叶珊瑚,光饱和点从大到小依次为:琴叶珊瑚<紫薇<红背桂<银毛野牡丹;在60%全光照条件下(处理Ⅱ),光补偿点从大到小依次为:红背桂<紫薇<银毛野牡丹<琴叶珊瑚,光饱和点从大到小依次为:琴叶珊瑚=紫薇<银毛野牡丹<红背桂;在20%全光照条件下(处理Ⅲ),光补偿点从大到小依次为:红背桂<紫薇<琴叶珊瑚<银毛野牡丹;光饱和点从大到小依次为:琴叶珊瑚<红背桂<紫薇<银毛野牡丹。

4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从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值,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方面研究了4个树种的耐荫性。从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4种植物耐荫性排序为:红背桂>琴叶珊瑚>紫薇>银毛野牡丹。研究结果表明,上述4个树种在植物配置方面,红背桂和琴叶珊瑚适应荫蔽环境,可作为乔木下层的树种,营造复层景观;紫薇生长需要散射光,可短暂荫蔽,但不适合在长期遮荫的环境下种植;银毛野牡丹则属于强阳性树种,适宜在光照充足的绿地上种植,才能保证正常生长和开花。

参考文献

[1]王 雁.北京市主要园林植物耐荫性及其应用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

[2]戴凌峰.四种灌木树种的耐荫性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 雁.14种地被植物光能利用特性及耐阴性比较.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 22(1):6-11

上一篇:建筑钢筋检测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架桥机提架梁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