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指导策略在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时间:2022-03-03 02:35:20

隐性指导策略在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隐性指导策略主张教师对与幼儿活动有关的内容和方法不作直接说明,而是把它隐含于幼儿自己开展的活动之中。

1.活动前的隐性指导

在开始一个活动前,教师首先要布置好有关环境并准备好活动所需材料。其次,要引导幼儿用口头语言把“要做什么”表达出来。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一个与自己的思想有关的大脑表象,并知道怎么去实现这一目的。最后,教师要协助幼儿发现在一日生活中任何情景下所出现的选择性,以便计划和选择活动的时间和地点。这一过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使教师知道自己随后观察的内容——了解幼儿确定活动目的的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得到帮助。教师可以先提示幼儿了解教室中有哪些材料,这样幼儿才能知道活动中有哪些材料可以为其所用。比如,在开展自主角色游戏活动前,教师可在活动室内设置各种角色游戏的区域,在各区域内为幼儿创设各角色游戏所需的情景主题环境并投放适宜而丰富的材料,以引导幼儿回忆、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有助于幼儿用口头语言表达出自已“要做什么”。

2.活动中的隐性指导

教师在活动时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环顾教室,看谁在开始时需要帮助。例如,指导自主角色游戏中犹豫不决的幼儿开始开展自己的游戏,先找到他犹豫的原因是什么,和他谈他想做的游戏,问他在什么地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游戏,如何找到自已所需的材料,主动和他一起找所需材料。

当幼儿确定了自己的活动方式后,教师要了解幼儿准备下一步干什么。在进入下一步的活动前,幼儿往往会感到困难。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需要帮助的暗示:幼儿在较长的时间里无所事事;幼儿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幼儿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幼儿在较长的时间里与任何人没有语言交流;幼儿在一件事未完成的情况下又去做另外一件事;幼儿四处张望想找事情做,等等,并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都要认可和支持幼儿的活动。认可、支持和鼓励可通过动作和态度来传递。教师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传递着对幼儿的指导。也就是说,当一个教师穿过教室中间时,他对幼儿的点头微笑和与幼儿亲切谈论他们所做的事几乎是一样的重要。具体方法如下:教师用真诚的兴趣来描述幼儿正在做的事,通过参与他们的游戏,并用语言描述他们正在从事的活动。这样,教师不仅仅支持了幼儿的活动,还让幼儿有机会听到对他们活动的描述,从而有助于幼儿慢慢地学会自己用语言来描述所做的事。教师要求幼儿讲述他正在做的事,让幼儿知道教师确实对他对自己活动的想法感兴趣,并希望听到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教师在幼儿附近尝试幼儿的想法;教师也可以参与和帮助正在搜集材料的幼儿的活动;或帮助一个幼儿向另一个幼儿展示他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制作的东西。

3.活动后的隐性指导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记录在幼儿活动中观察到的情况其益处是: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对以往幼儿活动时间和情况的记录,有针对性地分析、总结,进一步合理地组织下一次的活动;另一方面对活动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在自主角色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谈谈今天的角色或感受,与同伴分享交流,从而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自主游戏经验。另外,教师可对自主角色游戏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性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和总结,以避免下次自主角色游戏中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上一篇:教你远离庸人自扰的6个问题 下一篇:拔牙之后的食谱/焦味茶不能喝/喝低脂奶防高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