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3-03 07:26:27

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理性思考

一、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及其相关特征描述

A中学是江苏省的百年老校,也是一所四星级省级名校。其百年的历史发展,为学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办学传统。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卓越的教学质量为学校赢得了省级名校荣誉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之后,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都把教育或学校发展规划当作引领教育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A中学也于2010年底启动了“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并以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为活动的主要内容。

为制定“十二五”学校发展规划,A中学做了大量工作,不仅有学校领导、师生代表等人的大面积参与,而且邀请了校外规划专家团队的全程指导和参与;不仅认真组织了学校发展规划的专项调研,而且对学校发展规划提纲和文本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和定稿。从专项调研到规划文本定稿共用了4个月左右时间,参与人员有100多人,其中参与访谈的学校领导(包括校长)6人,教师代表10人,高二学生代表18人,规划专家4人,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100人左右。从参与程度看,除了校长参与过规划提纲和文本的商讨之外,基本上是规划专家完成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学校领导、师生代表也只是参与了前期调研,而没有参与到规划制定的具体活动中去。用校长的话说,正是因为学校的重视,才邀请规划专家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活动中来,并全权委托规划专家来完成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通过与校长的交流,了解到,A中学之所以请规划专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一是认为规划专家水平高,制定出来的规划不仅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品位,而且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二是认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负担重、时间紧,没有精力完成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同时认为,即使能制定出规划来,也不可能达到专家的水平。

从规划的制定来看,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出台奠定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整个过程中,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是非常重视的。如,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启动之前,学校领导就与校外专家交流过看法,认为好的学校发展规划能够引领学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并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从与学校相关人员的访谈对话中也可以感觉到,A中学并不只是想走形式,而是想通过规划的出台实现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变革。同时,学校还多次邀请校外专家前往学校商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相关问题,安排调查了解学校发展现状等具体事宜。在专家起草规划文本过程中,学校领导两次就规划提纲、学校战略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和重点工程等内容与专家交流了看法,提出了相关意见。在规划文本形成后期,校长还把刊载有当地兄弟学校发展规划的报刊送给专家作参考,一方面表明其他学校发展规划已经出台,A中学的学校发展规划必须抓紧时间制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A中学的学校发展规划要与其名校的社会声誉相呼应,超越普通学校发展规划的水平。在很大意义上说,是校长等学校领导的重视促进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形成。

2.校外专家成为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最重要主体,全权代表学校进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

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最初是由校长提出,校长也对制定过程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校外专家在接受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任务之后,首先对学校中层管理者、教师、学生代表等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学校师生代表按照访谈话题和问卷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提供了一些具体信息。随后,根据调查情况,专家们撰写了学校发展规划前期调研报告。最后,在收集、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基础上,专家们起草了学校发展规划的框架及规划文本。因此,宽泛地说,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和校外专家等都参与到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成为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主体。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校外专家成为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绝对主体,学校领导、师生代表更多是被动参与到了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个别环节。

3.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过程以了解学校发展情况、建构规划提纲、形成规划文本为主

从过程看,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出台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规划专家了解学校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等方式,全面地了解、分析、诊断学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优势与机遇、问题与挑战,为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具体信息和资料。第二阶段是就重要问题在与学校领导讨论基础上,校外专家建构出学校发展规划框架。在规划框架建构之前,校外专家与学校领导就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品牌、学校发展定位等战略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和斟酌。基于此,校外专家构建了学校发展规划框架,并与学校领导进行了沟通、讨论和修改,框架中的各部分内容细化到了三级提纲。第三阶段是校外专家起草、形成规划文本。规划文本初稿形成后,与学校领导再次进行了讨论,三次讨论、修改后才形成规划文本定稿。

4.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呈现出了立意高远、内容全面、形式规范、语言精致等完美样态

学校发展规划虽然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但不可缺少一些基本的组成部分,如,必须包括学校的现状分析、顶层设计、发展目标、优先发展项目、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从规划文本内容上看,不仅文本形式上要有一定的规范性,而且语言要精准,不能大话、套话过多,随意性太大等。由于A中学的学校发展规划文本是由专家起草,体现了规划文本规范性,不仅立意高远、内容全面,而且形式规范、语言精致,因此,A中学学校规划文本完全达到了学校发展规划提出的文本规范性要求,学校领导和规划专家一致认为A中学的规划文本可以称得上是规划中的范本。

二、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的问题分析

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活动尽管是个案,但也反映了当前学校发展规划实践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基于这一个案并超越个案,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发展规划活动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从理念看,学校相关者并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存在着规划价值不清晰、定位模糊,只关注静态规划文本的形成等问题

英国学者哈格里夫(D.H.Hargreaves)和霍普金斯(D.Hopkins)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为了学校的发展、管理变化而采取的必要行动,是对学校发展过程进行描述且更为规范化的一种解释,是施加给学校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革新方式[1]。也就是说,学校发展规划不仅仅是形成规划文本,它超越了“成文”的价值追求,而是一种引领学校发展的学校管理理念创新和管理行为改善的过程,其最终价值在于通过学校的全面发展促进学校人的发展,也即是“成人”。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相关者通常认为学校发展规划只是一种文本,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而打造出来的,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它内在的“成人”价值。A中学全权委托校外专家起草规划文本也即是对学校发展规划价值认识不到位的反映,没有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是学校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进行诊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尽管形成了精美的学校发展规划文本,但是其内在价值得到了多大程度的体现还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2.从主体看,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存在着师生主体行为弱化、家长等相关者参与缺失、校外专家学术独断和包揽等现象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主体包括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领导集体、学校师生、校外专家、家长等其他相关者,他们都有各自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工,如,校长等学校领导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关键人物,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要发挥好统筹、引领等作用;学校师生不仅要为规划的制定提供真实而具体的信息,而且还要以规划制定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规划制定中来;校外专家是规划制定中的顾问,主要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起到专业指导、支持、科研咨询和引领作用;家长等其他相关者是学校的合作者,应该发挥他们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和制造舆论氛围等方面的作用,任何主体角色缺失、行为包办都是有违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原则的。从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来看,除了校长等学校领导的统筹作用得到了部分程度的发挥之外,其他主体的行为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如,学校师生只是完成了专家设计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而没有具体参与到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来;家长等其他相关者完全没有参与规划的制定,成为了绝对的局外人;校外专家包揽了规划制定的所有工作,尽管几次与学校领导进行过讨论、对话,但其中也存在着学术强权和独断的现象。

3.从过程看,学校发展规划的动态过程性没有得到体现,强化了规划的制定而忽视了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含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学校校长、师生,规划专家以及家长等社会相关者,在相关原则制约下,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进行研究基础上而形成规划文本的过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是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对学校发展规划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的过程,也是学校发展目标、任务得以实现和学校人员得以发展的过程。学校发展规划的监督与评价是为进一步挖掘学校优势、特色,了解学校发展目标任务达成度,而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只有三大环节都具备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缺少任何环节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过程。由于没有对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环节进行了解,在此不宜直接对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过程是否完整下定论。但至少可以说,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割裂了规划制定与实施、监督评价之间的连续性,因为学校发展规划是委托给校外专家制定的,学校教师等规划主体的绝对地位弱化了,于是,教师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度不高、且缺少参与积极性,那么,即使有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也只不过是在强制执行,缺乏民主参与的氛围、态度和能力。

4.从内容看,存在着规划内容多而全,重点发展项目不突出等问题,特别是没有将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作为战略要素放在规划的核心地位

学校发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发展的现状基础、学校发展的理念、学校发展的目标、学校优先发展的项目以及保障系统等五大方面。现实基础是对学校内部的办学优势、劣势,学校外部的发展机会、面临的挑战等进行的综合判断;发展理念主要是对学校精神、教育品牌、学校办学定位等进行的战略思考;发展目标是学校教育哲学引领下的办学思想或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表达;优先发展项目是基于学校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所确定的需要重点完成的发展任务;保障系统是确保学校发展规划活动顺利开展所应采取的措施安排等。尽管A中学在学校发展规划内容的设计上包含了这些方面,但是规划制定专家毕竟是学校发展的局外人,不可能对学校发展的所有情况有很深的了解,因此,在规划内容上不仅存在着追求内容多而全、优先发展项目没有针对性,而且存在着学校发展问题诊断不清、愿景目标设计缺乏适切性等问题。就以学校发展目标而言,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包括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校德育、学科建设、学生素质、教师队伍、教育科研、管理改革等目标体系。全面目标体系的设定必定需要相应的任务完成来达到,这种多而全的目标、内容设置很容易造成有些重要任务无法集中精力完成,目标无法实现,而有些不重要的目标或已经完成的任务占用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为重要的是无法使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等重要内容受到重点关注。

5.从环境因素看,不仅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束过多、过严,对规划实施、监督缺乏指导,而且存在着社区舆论宣传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间的等级关系不仅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事情过于干预,而且使得学校过多地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行事,对许多学校而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只是在完成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任务,是为了应付检查需要。于是,学校发展规划通常被窄化为形成规划文本,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忽略了对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的监督与指导,更是使得学校发展规划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发挥出其促进学校发展的价值。从社会舆论支持看,由于中小学与社区间缺少实质性联系,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不仅学校不主动争取社区对学校发展的合作与支持,而且社区对学校的事情也漠不关心,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自身的事情,由此,不管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实施都无法赢得社区的理解和支持,更不可能获得他们主动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了。从A中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可以看出,学校在环境营造,特别是在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赢得社区舆论支持等方面还是做得很不够的,基本上没有与他们建立任何联系,也没有争取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从而使得教育行政部门和社区等其他教育相关者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任何程度的发挥。

三、学校发展规划改进的对策建议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学校发展规划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我国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采用“学校发展计划”的概念,并在90年代中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我国学校发展规划实践看,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上述诸多问题。为促进我国学校发展规划更进一步发展,基于以上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改进措施。

1.在理念上,学校相关者要转变学校发展规划只是“成文”的形式主义观念,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具有“成文”、“成事”与“成人”三重价值取向[2]

仅以“成文”来界定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取向是形式主义的观念和作风,也是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简单理解和认识,“成文”取向的学校发展规划即仅仅把学校发展规划当作一种文本,通常情况下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而打造出来的,只是表明学校有“规划”的事实,而不考虑其他价值。在学校发展规划实践中,所有学校相关者都应该抛弃这种片面的想法,而应该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在具有“成文”取向的同时还具有“成事”与“成人”的价值取向。“成事”取向的学校发展规划是把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等看成是学校日常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之一,认为规划做完了事情也就做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引下,学校发展规划比较关注学校事务的发展。“成人”取向的学校发展规划是把学校发展规划当作促进人发展的方式或手段,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关注到学校每一个人的发展,把促进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实现看成是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其中,“成人”的取向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终价值追求。

2.在主体上,校长要在争取专家等其他相关者专业指导的同时,更应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在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的作用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尽管对于中小学而言难度很大,需要规划专家等相关者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但是并不能由此而弱化甚至取消学校教师在规划制定中主体作用,而应该以学校教师为绝对主体。在确保教师规划制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与专家合作、邀请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学校教师提高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的认识,从而发挥他们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积极性、提升规划制定能力,切不可以外包的形式把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全权委托给校外专家来完成。这种外包的规划制定方式对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能力提升没有多大作用,违背了学校发展规划的管理理念,也使得规划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当然,学校教师也要主动参与到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去,而不应该把其当作一种负担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发展规划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3.在过程上,学校要在重视规划制定的同时,强化规划的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从而使学校发展规划在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

前面已经提到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包括规划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价等环节,只有当三环节整合时,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才是完整的,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否则会存在价值缺失。如果只制定规划文本而不投入实施,规划中的目标无法实现、任务无法完成,学校中的人也无法得到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划的实施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最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校发展规划价值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的监督与评价主要是通过收集规划实施中的重要信息和数据、总结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规划目标的达成与调整、规划内容的修正与完善提供依据。因此,学校相关人员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形成规划文本的制定过程只是规划过程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把规划文本投入实施,并对其实施过程加以监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发展规划的价值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4.在内容上,要在遵循学校发展规划规范前提下,以学校发展现实为基础,提炼学校发展理念,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优先发展项目

规划内容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学校发展的综合因素,不仅要通过调查、分析、诊断学校目前发展的现状,深入了解学校发展的优势、特色和存在的问题。而且还要根据学校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等,在专家指导下对学校发展理念进行提炼,发展理念的设计中要使学生发展和学生学习等重要因素得以体现出来。在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上,切忌追求多而全,也不应该假大空,因此,规划目标的确定既要基于学校的发展理念,又要考虑到学校既有的现实和发展条件,从而使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学校优先发展项目的确定既要考虑到学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又要考虑到数量的适宜性,特别是不要确定数量过多的优先发展项目,而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其中,中学优先发展项目不宜超过6个,小学不超过4个[3]。

5.在环境因素上,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区等其他相关者要为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信息、资源和舆论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家长、社区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他们能为学校发展提供政策、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有力维护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他们的共同参与及合作。就家长、社区代表而言,他们是学校发展的合作者与支持者,应该参与到学校教育和管理中来,帮助学校健全运作及发展,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发挥出捐献资源、提供信息资料、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的作用。就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他们是学校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不仅应该加强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的监督、管理和评价,而且还应该从思想、政策及经费等方面帮助学校发展规划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推动学校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教育研究,2009(2).

[2] 张丽萍.关注“成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价值取向研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陈玉云.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规避措施.教学与管理,2006(34).

上一篇:文章应如何立意 下一篇:我国中学教师权威面临的挑战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