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

时间:2022-03-03 02:06:50

浅论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要求随之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及时有效地改革小学品德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根据作者多年执教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经验,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目标。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教学内容 课堂活动 课业布置 小学品德课程

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奠基课程,与小学生未来的品德修养和素质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我国各小学中,思想品德课程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需要,这表现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上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应该寓于小学生的生活之中,而不是在生活之外,由此笔者便联想到了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模式,并付诸实际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新课标下小学品德课概述

传统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强调对学生思想、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对比传统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为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如今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教学生学会多少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以使学生更适应时代变化,更符合社会需求。因此,在小学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当使课堂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联系小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不断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自主体验生活能力等的养成,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开始,逐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学会适应社会,激发小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最终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水平。

二、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实现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深远。一方面,生活化教学课堂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待事物的热情往往取决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如果对他们实行一味地说教,不仅容易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更有甚者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与个人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课程,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更能真正做到寓教于生活,给予学生在学习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学习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个人修养、良好习惯、人格独立等都大有裨益。另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有积极影响,对教师本身也有很大益处,促使教师专业化能力的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是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直接参与者、引导者。生活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充实教学理论,扩大教学知识面,同时要求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三、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那么,该如何切实实现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从教学内容、课堂活动及课业布置三方面入手生活化改革。

1.生活化教学内容

著名教授鲁洁曾说过:“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也当如此,小学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在现行教材中有一定的体现,各色图片、有趣的插画等都可以算是生活化的情趣体现,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生活化教学课堂应当更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的种种内化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犹如亲身经历一样,这样,不仅易于学生接受,还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小学品德生活化课堂中,要做好课前准备,积极观察生活,从生活实际中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如教学《我的家乡物产多》这节课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述我们的家乡――安溪县的特点和地方风情,有的学生介绍了安溪闻名天下的茶文化,有的同学介绍了旅游景点,有的同学说的是地道的安溪美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将安溪说了个遍,还在讲述过程中加深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认同,言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自豪感。这样,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于无形之中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一举两得。

2.生活化教学活动

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知行结合”的方式。因此,除了生活化教学内容外,还必不可少地有生活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准确把握时机,鼓励学生多动、多做,组织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达到“课堂明理,课外导行”的教学目的。在《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小学生来到街道上,看形形的人物,如农民工、残疾人、小贩、清洁工……在观察过程中,告诉学生这些人为生活不断努力、不断奋斗的故事和生存的艰辛。有些同学看到他们的辛苦和脸上的汗水时流下眼泪,有些同学为自己平时不尊重他们而悔恨不已,有些同学上前帮助清洁工人打扫卫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生涩的课堂苦讲,学生通过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会他们尊重和爱护别人,促使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等的养成。

3.生活化课业布置

当然,除了在课堂上实行生活化教学,还需通过课后作业加以巩固。在笔者看来,课业布置的重点不在于作业量多量少,而在于质高质低。因此,笔者布置课业时,始终坚持“个性化、生活化”原则,布置内容多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如回家帮爸妈捶背、打扫家务、制订家庭理财计划等,使学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做作业的心情,在无形之中促使学生各方面品德的建立。

四、结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当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活”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接受“活”的思想,培养“活”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尹桂芹.小学品德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J].林区教学,2013(8).

[2]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上一篇:中美证券市场比较分析 下一篇:以某宾馆为例探讨公立医院下属国有企业管理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