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反舰导弹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03-02 11:27:06

反舰导弹是现代海战中的重要角色。在上世纪历次战役中,反舰导弹有过非常出色的表现。1967年10月第三次中东战役,埃及用苏制“冥河”导弹击沉了以色列“埃特拉”号驱逐舰,首创反舰导弹击沉敌舰的战例。1982年6月12日,在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用机载的“飞鱼”导弹击沉英国“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开创了反舰导弹超低空掠海飞行的突防方式,这种方式现已普遍运用于各种反舰导弹。1987年5月17日两伊战争期间,1架伊拉克战机发射了2枚“飞鱼”导弹,击中美国海军“斯塔克”号导弹护卫舰,造成该舰严重损坏。这一系列实战教训使军事大国认识到,现代海战不仅是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争夺,而且要时刻防备反舰导弹对自己舰队的袭击。一些军事相对较弱国家也认识到,反舰导弹是他们抗击军事强国军舰的有效武器。

当然有矛必有盾,随着反舰导弹的发展,舰载防空反导武器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反舰导弹和反导武器之间的博弈成为世界各国军事专家和科技人员永恒的研究课题。

如果我们对几个军事大国反舰导弹的发展史作些回顾,就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一是,上世纪中,反舰导弹是亚声速好还是超声速好,美欧和俄罗斯的科技人员曾发生过激烈争辩。大体说来美国主张发展亚声速,而俄罗斯则大力发展超声速反舰导弹。其实这问题早已超出技术范围,都是在为各自国家政治需要服务。

二是,上世纪反对超声速的美国,到了本世纪却一马当先大力发展超声速导弹,这当然也出于美国政治需要,为其全球战略服务。

三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反舰导弹(和反导武器)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对抗性。

例如在多次国际航展会上,俄罗斯宣传其Kh-31反辐射/反舰导弹,特别公开说明它有3种高频头:GSNⅠ型覆盖1.2~1.4及2.7~3.5吉赫兹,专打美国的“奈基”和“宙斯盾”系统的雷达;Ⅱ型覆盖3.5~4.5吉赫兹,专打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系统的制导雷达;Ⅲ型覆盖8.4~10.6吉赫兹,专打“霍克”导弹系统的制导雷达。美国也不示弱,在上世纪90年代,居然通过非法贸易手段引进多枚Kh-31P,作为靶弹,以摸清它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并且还进行仿制,型号改称MA31,作为靶弹。又譬如俄罗斯设计的“日灸”超声速反舰导弹,速度快,威力大,末段飞行轨道机动,俄罗斯宣称是专打美国航母的“杀手锏”。而本世纪,美军设计出“海拉姆”导弹系统作为美舰新型近程防空武器。它的最大射程9260米。导弹采用被动雷达/红外(先进的凝视焦平面热成像)导引头,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可以对付多个来袭目标。美海军宣称,经过严格的作战测试,这种新型“海拉姆”基本上已经能够对付俄罗斯的超声速飞行且具备末端机动规避能力的反舰导弹。

美俄两国发展的矛与盾具有明显的对抗性。虽然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但俄罗斯经历10年经济休克后已迅速恢复,并凭借其雄厚工业基础研发出一系列新一代军事装备。美国一贯标榜为世界警察,如今尤其要遏制俄罗斯的复兴和中国的崛起,因此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一旦哪儿“有事”,它的舰队开就到哪儿。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原因,一些处于弱势的国家还需依赖俄罗斯供应武器。而俄罗斯为自身安全,也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和武器贸易,不断推出新武器来与美国的武器相抗衡:所以必须悉心研究其反舰导弹如何突破美国的舰载反导武器,推出“杀手锏”来遏制美国航母的威慑。

在亚洲方面,日本自安倍晋三内阁上台后,幻想在美国支持下充当遏制中国的先锋,一些右翼政客甚至幻想当年的甲午海战重演―在一场局部海战中战胜中国。这决不仅仅是口头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备战。譬如在我国舰队进出太平洋的宫古海峡两边的岛屿布防88型SSM-1反舰导弹,而且还推出射程更远的12式岸舰导弹。

以上所述种种,无不说明军事是政治的继续。所以认真研究国外发展反舰导弹的指导思想,攻防策略以及发展动向,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世界军事大国反舰导弹发展概况及突防策略

当前世界各军事大国研发的反舰导弹不仅技术先进,数量众多,产品日新月异,五花八门,而且还可根据攻击对象(军舰吨位、类型等)和任务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型号。本文将着重于探讨研发这些武器装备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准则。

为了形象地说明反舰导弹的特点,下面以4种典型反舰导弹为例,给出它们的飞行剖面图,使读者清晰地了解各种反舰导弹的特点。

示意图1为著名的俄罗斯“日灸”反舰导弹的飞行剖面,另一著名反舰导弹“俱乐部”与此相仿。这种导弹虽以超声速飞行(马赫数2.3),但在接近目标时还能蛇形机动飞行(过载达10g),以躲避敌舰雷达的截获。但俄罗斯另一超声速反舰导弹―“玄武岩”,由于速度更快(大于马赫数2.8),重量更大,不能作机动飞行,已逐渐退役。

示意图2为美国“鱼叉”(也称“捕鲸叉”)反舰导弹飞行剖面图。它虽为亚声速(约马赫数0.8),但至少有3个亮点:

一是从一般潜艇鱼雷管就可发射,而“日灸”则不能;

二是当接近敌舰时,导弹突然跃升,然后向目标俯冲,从而有效抗击舰上密集炮火的拦击;

三是其改进型BlockIII型,能在飞行中可变更打击目标;可程序设定数枚“鱼叉”从1个发射平台连续发射后,从不同角度打击同一个目标,可以饱和攻击的方式突破对方的反导防线。

总之,“鱼叉”导弹讲求以机动、灵活,智能取胜。

示意图3则是美国舰射“战斧”反舰导弹BGM109B的飞行剖面图。其巡航高度为50~150米。巡航导弹的最大优势是可在视距外远程发射,做到“你看不到我,我可打击你”,以减少我方人员伤亡;到了敌舰上方,还可作机动飞行,甚至可在目标上方继续巡航,等待最佳打击时机。所以曾被美军视为首选反舰武器。但导弹为亚声速飞行,时间一长,就会给对方的反导武器增加了拦截的时间和机会。

至于Kh-31空射反舰/反辐射两用导弹,它的飞行轨迹和突防技术与上述四者有所不同(示意图4)。当载机在中低空飞行的过程中发现目标,飞行员首先接通导弹的火控系统,并使导弹进入准备阶段。准备完成后就改用导弹来扫描和搜索目标,并向载机发送有关目标的信息。根据信息,载机开始转弯,以对准目标,但仍保持水平飞行。当发射条件满足后,导弹就被弹离载机,飞向目标。示意图4中A段为稳定飞行阶段,B为爬高阶段,此时助推火箭工作结束,冲压发动机点火。导弹按预置的角度爬高。到达顶点后的C段,导弹又按预置的过载量俯冲。D段为比例导引阶段。最后导弹以马赫数4的速度冲向目标。导弹的爬高和俯冲都是为了增加导弹的进入角,达到最佳攻击效果。据资料报道,Kh-31具有较强突防能力:能截获频率捷变雷达的信号;能抗雷达短时间关机;能抗敌方诱饵欺骗等,因此被美国视为其各种雷达的一大克星。

解读美俄二国发展反舰导弹的设计思想和突防技术的发展

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外的专家学者和军火商们曾就反舰导弹是亚声速好还是超声速好的问题多次展开热烈讨论。多数西方学者不赞成花大力气去发展超声速反舰导弹。所持理由首先是要研制出能掠海飞行的超声速导弹,技术上难度太大,甚至不可能。因为导弹超声速飞行时会发生音爆反射等问题,导弹体积越大,问题就越严重。试验表明,5米以上的导弹在20米以下高度掠海飞行,弹体就会产生震动,时间稍长就会导致导弹失控坠海或导引头失效。据说欧洲联合研制的超声速反舰导弹在试验中曾多次发生导弹丢失目标或中途坠海的事故,这一问题可能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他们的超声速反舰导弹至少要在距离海面20米以上的高度飞行,达到目标上空才转入俯冲,但飞行高度偏高后自然很容易被雷达捕获。例如印度的“布拉莫斯”超声速反舰导弹,被很多专家认为是这方面不太成功的例子。

但俄罗斯于上世纪80年代中,凭借其在冲压发动机、材料等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研发成功世界上第一种全程超声速飞行的“日灸”反舰导弹,并装备部队。紧接着又推出超声速和亚声速结合的“俱乐部”导弹。超声速导弹无法实现的论调自然不攻自破。但亚声速好还是超声速好的争论并未见减少。在文献上和历次国际导弹会议上,主要是西方的专家学者,包括美国的麦道等一些大公司的工程人员屡次提出不同的观点。在SPIE 1998年的会议纪录中,就有篇综合性文章归纳了超声速的几个缺陷:

(1)限制了末段机动能力:反舰导弹躲避拦截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末段机动飞行。但超声速导弹速度太快,不可能做大幅度的机动,因为即使变化很小的角度,弹体过载就很大。此外速度太快,再在近距离作机动飞行,很可能错失目标。而亚声速导弹没有这个问题,它即使进行半径很小的转弯或盘旋也没有多大过载,所以它们末段的机动可以设定得非常复杂和刁钻。目前的先进亚声速反舰导弹据说甚至已经具备了错过目标后重新返回接战的能力。而超声速导弹的末段机动能力有限,基本是条比较平的曲线,反拦截能力较差。

(2)超声速导弹的体积过大,限制了它适用于各种发射平台。尤其是潜射平台,只有安装专门的垂直或倾斜发射管的核潜艇,才能发射像“日灸”这样大的超声速反舰导弹,而西方的亚声速导弹可以从一般鱼雷管发射。

(3)多普勒效应问题。导弹飞行速度越快,多普勒效应越明显,即使是掠海飞行仍会被发现(现代雷达大都靠多普勒效应取得目标速度信息和抑制杂波)。

(4)隐身问题。导弹要高速飞行,弹体就不能采用亚声速导弹的棱锥型或截锥型隐身设计,因此难以实现隐身。而且即使弹体做到隐身,但由超声速压缩的空气团仍然能被精密雷达探测出来。美国的F-22战机只要进入超声速飞行就失去隐身能力,原因即在此,因此F-22进入战场后就要转为亚声速,以发挥他的隐身能力。

(5)热效应问题。超声速飞行必须有强大的推力;目前的技术方案就是使用火箭、涡喷或冲压发动机等推力大且发热明显的发动机,而此时超声速导弹的尾焰非常明显,再加上空气摩擦的热效应,导弹很容易被红外探测仪器发现。

不过俄罗斯的学者坚持认为超声速飞行利大于弊。他们认为,尽管超声速导弹的重量、体积和耗能都要比亚声速导弹大得多,但超声速可使对方预警系统反应时间减少2/5,大大有利于反舰导弹的突防。它可以减小中段误差,命中概率受目标运动的影响也较小(这两项与导弹的飞行时间成正比),可提高远距离目标捕获概率,缩短目标的反应时间。另外俄海军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就是必须有1~2件“杀手锏”,来抗衡美军航母的威慑力量。设想1发3~4吨的导弹,光是战斗部就有重320千克可穿甲爆破的高能炸药。据估算,1~2枚即可使1艘驱逐舰失去战斗力;3~4枚可使万吨级的巡洋舰甚至航母瘫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俄这种重型导弹虽作超声速飞行,仍能有一定的机动性:在它的飞行末段掠海高度可低至7米,并可作过载达10g的S形蛇形机动飞行,可见它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所以自“日灸”推出后,美国的军界和一些政客一度将其视为航母和大型舰船的克星。俄罗斯这种杀手锏的思想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再回过头来看看美国(包括北约)反舰导弹的设计思想。实际上美国也完全有技术能力研发出超声速导弹,而上述几条超声速的“弊端”也确实是存在的。有利必有弊,就看如何从整体来衡量,从需求来衡量,以决定取舍。武器装备的研制从来脱离不了政治需要。亚声速的长处就是重量、耗能都较小,因而机动灵活性较好,这对美军很有利。美国要当世界警察,不论世界何处有“麻烦事”,它的强大舰队就会很快开到人家门口。它的首要任务就是扫清那些近海防御性舰艇,好让它放手在视距外近海发射各种巡航、战术导弹,向对方实施狂轰乱炸。而要扫清近海舰艇,用“鱼叉”之类导弹就绰绰有余,不必担心敌方有能力会突破防线攻击自己的舰队和航母。在上世纪90年代,麦道公司的一份报告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一语道破天机:

“近来,西方国家的反舰导弹研制方向有所变化。作战目标转向对付距海岸极近的舰船,在性能方面注重发展和提高目标分辨能力、敌我识别能力、作战破坏评估能力以及使用多枚导弹同时攻击目标的饱和防御和再次攻击能力等…。“

所以,可以说美俄发展反舰导弹走不同途径,反映当时他们政治需要不同。至于俄罗斯能较早推出超声速、大推力且有一定机动能力的反舰导弹也不是偶然的。笔者一直认为,在武器研发方面,俄罗斯倒是个自主创新,扬长避短的典范。众所周知,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基础工业明显逊于美国,其微电子技术和产业水平较低,因此它的数字电路和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某些方面似乎还不及中国。但俄罗斯有其独特优势,如飞行力学、惯性制导、大推力发动机、材料工艺、微波电真空器件以及微波毫米波技术等,某些方面甚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总之俄罗斯科技人员善于扬长避短,善于发现美国武器的“破绽”,既使美国感到头疼,又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反舰导弹提高突防能力的一些新发展

当今各军事大国,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大致从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和飞行的机动性两方面着手,并取得一些引人注目的成就。

提高导弹的飞行速度和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的出现

前面提到,提高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是突破敌方反导防线的最有利措施。一些军事专家们预测,一旦马赫数5以上高超声速巡航/反舰导弹服役,将可能对常规空袭武器装备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同时也可能对防空武器装备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但常规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都是飞航式导弹,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难以提高航速,一般难以超过一点几个马赫。因此要研发出马赫数5以上的高超声速巡航/反舰导弹,在技术上还得另辟蹊径。

美国对高超声速巡航/反舰导弹的研发和试验

上世纪大力反对反舰导弹超声速的美国,到了本世纪却成了研发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最起劲的国家。首先是美空军研发和试验X-51A“驭波者”(也有文献译为“乘波者”)高超声速飞行器。X-51A由B-52轰炸机挂载升空,分离后先依靠火箭助推器加速到马赫数4.5,然后启动超燃冲压发动机,继续加速超过马赫数5。自2010年初首次试验至2013年5月,共进行了4次试验,其中只有第4次完全成功。

2013年11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又宣布,X-51A只是为了技术验证,而并非武器型号。真正作为武器的是高速打击武器(HSSW),计划于2022年完成研制。届时它将是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具备马赫数5~6的飞行速度,有从防区外对任何固定和移动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一旦定型和服役,就可实现美国政客谋求的“1小时打遍全球”计划,当然也可作为反舰导弹在1小时内攻击全球海上的任何大型军舰。然而要实现这样的实战化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美国一些政客寄希望于它成为“终极武器”(Ultimate weapon),吹嘘它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模式。

用中远程弹道导弹作为反舰导弹

常规巡航导弹难以提高其飞行速度,于是一些科学家把眼光转移到可否利用中远程弹道导弹作为反航母等大型水上舰船的反舰导弹。一般中远程弹道导弹再入大气层后,其俯冲速度很容易达到马赫数10,甚至更高。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款用弹道导弹作反舰导弹的是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SS-NX-13。它的射程为700~11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马赫数4,主要用于攻击美国的航母编队。但它始终没有正式装备服役,据有些专家分析,主要是其末制导不过关。

寻常的中远程弹道导弹攻击对象是敌方固定目标,大多数都采用全程惯性制导。现在要攻击的是移动中的航母舰队,显然必须采用能“主动寻的”的雷达导引头作末制导。根据本文第一节的分析,就不难明白,用弹道导弹反航母,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末制导技术:

导弹高超声速飞行,可供末制导的时间极短。如假定制导水平和干扰条件相同,则马赫数10弹道导弹的末制导时间,不到马赫数0.8的亚声速反舰导弹的1/10,必然对末制导提出极其苛刻的要求;

弹头再入大气层后,受到巨大空气阻力,过载很大,可达10g以上。末制导雷达导引头能否承受如此大的过载是个关键因素;

反舰弹道导弹的雷达导引头必须有中段弹道修正能力,有在高速飞行中可根据航母实际位置调整弹道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躲避反导武器拦击的机动飞行能力,其难度可想而知。

示意图5是外刊想象的用中程弹道导弹(以美国“潘兴”中程战略弹道导弹为例)攻击航母时的导弹飞行轨迹图。由图可较形象地了解弹道导弹执行反舰任务时的原理、导弹飞行轨迹以及作为“杀手锏”的威力。“潘兴”为2级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最大射程接近2000千米。设想这种导弹再入大气层后如采用惯性和雷达数字区域匹配复合制导方式,在飞行途中能调整航向和飞行轨迹;然后再在离目标大约1000千米的高度时收到校正脉冲指令,使弹头以马赫数10的速度向选定目标俯冲,估计圆概率偏差不到30米。用作攻击航母或其他大型舰船,是比较理想的。美国情报机构和政客曾大事渲染,说我国的“东风-21D”弹道式反舰导弹对美国的航母舰队构成威胁,是“冷战后第一种有潜力阻止美军海上力量投射能力的武器”。据报道,俄罗斯等国家可能出于同样目的,也在加紧研发此类导弹。从今年(2014年)开始,美国媒体又炒作起中国在试验新的针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高超声速导弹,与“东风-21D”不同的是,再入的弹头是个“高超声速滑翔载具”,可以作机动飞行,对目标精确定位后再俯冲攻击。

提高反舰导弹飞行的机动性

当今世界各军事大国在研发高超声速导弹的同时,仍不遗余力提高现役常规反舰导弹的性能和实战能力。其中最重要是机动化、智能化以及制导方式的多样化(采用复合制导方式等)。

反舰导弹机动飞行(如蛇形机动,螺旋式机动,跃升-机动俯冲等)和变速飞行(如亚声速-超声速,超低空-超声速,变高度-超声速等)这二种突防技术,是近10~20年来各国研究发展的重点,有的已被国外一些服役的反舰导弹所采用。据国外实验室仿真表明,如反舰导弹的弹道不作机动变化,敌方如用美国的“标准-2”型舰空导弹来拦击,反舰导弹突防概率仅为0.08;如反舰导弹在末段作蛇形机动,则突防概率跃升为0.82;如作螺旋式机动,则效果更佳,突防概率可达0.99。至于变速飞行,目前虽无具体数据,但普遍认为其效果不低于变轨飞行。

在2008年第8届亚太测控会议(该次会议我国有代表参加)上,国外代表介绍了美国的一种智能反舰导弹系统技术(本页图2说明了这种智能反舰导弹的迂回攻击战术)。这也充分反映,美军历来就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据说该次会议上还有人认为,俄罗斯的舰空导弹系统中相控阵雷达大都是单面阵(需靠机械转动达到360°方位覆盖),不像“宙斯盾”具有4面阵,能同时在4个方向具有反导防御能力,因此针对这个软肋,如用迂回攻击来突防,可能对俄罗斯舰队威胁更大。

至于在制导方式方面,总的发展趋向是多样化和复合制导。例如采用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又如采用多波段(多色)高光谱成像体制代替传统的单色红外成像体制;这种新体制适应时段更宽,适应地段更广,抗干扰性能更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8月25日,日本陆上自卫队宣布推出12式反舰(岸舰)导弹。日本目前已在宽300千米的宗古海峡两侧布署射程150千米的88式反舰导弹,妄图监视和控制中国的舰队进出太平洋,但又担心中国舰队对它反击,所以阵地不能离海岸太近,需将阵地退至离海岸50~60千米的后方,甚至山地后侧,以增强生存力,进而也就需加大导弹射程。12式导弹采用新型涡喷发动机,其射程增大至220千米。为了增强导弹在陆地飞行阶段时的适应能力,它采用惯导+GPS+地形匹配制导+末段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复合制导方式。在陆地巡航时高度50米,以GPS和地形匹配导航,在海上以10米高度掠海飞行。日本计划2017年全部用12式替代现有的88式导弹。

发展反舰导弹的同时必须关注舰载反导武器和拦截手段的进展

武器装备的发展史就是矛与盾的发展史。拿反舰导弹和反导武器这一对矛盾来说,双方相依相克,而又相互促进,所以在发展反舰导弹的同时必须密切关注舰载反导武器和拦截手段的发展,才能使自己的矛更好地突破对方的盾。当然我们说“有矛必有盾”不能理解为“矛”与“盾”一定是交替发展的,更不能理解为每有一种“矛”,就得马上有一种盾。事实上,现代先进“盾”的开发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经费都远远超过了“矛”,因此“盾”的发展往往会比“矛”延迟一大截。譬如当初美国首先推出可运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一时间成为威慑全世界的“终极武器”。其他受威胁的国家不是马上去研发反导系统,而是以攻为守,也去研发出有类似威力的武器,以此打破美国的垄断。等到大家都有了,美国又转去开发反导系统,并把它安装在别人的家门口。在今天,正像上面所说,美国又在大力发展高超声速巡航武器,叫嚷要“一小时内打遍全世界”,受到威胁的国家恐怕还得按老办法对付。所以,“矛”与“盾”的不平衡发展,或者说攻防成本的严重不平衡是当今武器发展一大特点。

当前国外舰载防空反导武器装备

目前国外的防空反导武器设备可分硬抗击和软抗击两个方面。在硬抗击方面,典型的布局就是3个层次的防空导弹和舰炮来拦击,即中远程舰空导弹,中近程舰空导弹和近程速射炮或弹炮结合系统,三者在距离和高度,空域和时间方面依次衔接。譬如俄罗斯的一种典型配置是:“里夫”中远程舰空导弹,“施基利”中近程舰空导弹,“嘎什坦”近程弹炮结合防空系统。“嘎什坦”系统的跟踪制导雷达既可制导发射架上8枚9M311导弹,也可制导2门6管30毫米的AO18K型舰炮。系统反应时间为6.5~7秒。导弹的作战距离是1.5~8千米,作战高度从15~3000米。舰炮的作战距离是从0.5~4千米,作战高度为5~3000米。制导方式除无线外,还可激光指令制导。

美军舰抗击反舰导弹也是3个层次,其典型配置是:“标准-2/3”防空反导导弹,“海麻雀”中近程舰空导弹和“海拉姆”近程导弹系统。改进型“海拉姆”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凝视焦平面热成像导引头。美海军宣称,经过严格的作战测试,认为它基本上已经能够对付俄罗斯的超声速飞行且具备末端机动规避能力,如“日灸”之类的反舰导弹。

在软杀伤方面,尤其是有源干扰,美欧信息战的实力明显高于俄罗斯,在历次局部战争中它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美国军方宁愿在软杀伤方面花大力气,而不愿在硬杀伤方面和俄罗斯拼实力。美军舰的有源干扰设备,无论是舰载的还是舷外拖放(如电子浮标等)式的,品种齐全,可覆盖0.1~20吉赫兹的宽频段,而且大多是智能型的。如著名的AN/SLQ-32系列电子战系统,它先根据侦察和告警分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识别、判断,分类,确定来袭雷达导引头的信号特征,选择最佳的干扰方式。有源干扰可做到全天候,比无源干扰优越。据说美海军舰只要一发现目标,就首先施放有源干扰,然后再分层次用硬杀伤武器来抗击。不过有源干扰技术要求严,开发费用高,所以除美国外,实际上装备数量和作用范围远小于无源干扰。无源干扰除传统的箔条外,还有以角反射器等做成的雷达诱饵。

这里特别提一下雷达导引头对抗锡箔条干扰问题。从理论上讲“密集阵”速射炮是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反舰导弹的攻击隐蔽性和突发性,速射炮也一直被军方视为关键性的一道防线。但有趣的是,至今还没有一次速射炮击落反舰导弹的实战记录。倒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而又不起眼的箔条干扰在几次战役中屡屡得手,有效地保护了舰队(如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两伊战争,最后还是靠锡箔条干扰抗住反舰导弹的进攻),由于雷达导引头对它尚无“立竿见影”的对抗措施,所以至今它仍被广泛使用。我国研究箔条干扰的专家陈静在他2007年著作《雷达箔条干扰原理》中自信地说:“箔条会永远使用下去,箔条弹适用于各种体制的雷达,包括未来研制的雷达”。而以生产干扰箔条而久负盛名的英国切姆伦公司,在每届珠海国际航展都来华推销产品。新一代的箔条产品,在其反面还涂覆一层易燃物质,散开时能燃烧,从而起到红外干扰作用,可谓是一种复合干扰手段。据公开文献报道,现有对抗措施主要有二:一是靠导引头提取回波时间宽度和多普勒带宽信息来区分目标和锡箔条(利用二者时域和频域带宽不同而将二者区分,即所谓“箔条鉴别逻辑识别电路”),但效果均不甚理想;二是利用二者极化特性不同而区分开。这方面在一些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如IEEE,AIAA)以及国内历届的微波学术会议年会屡见有,可见研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当然箔条干扰也不是万能的。至少它不可能一天24小时施放,就谈不上是“全天候”武器了。

美海军加紧反导武器的试验和装备

前面说过,美国要充当世界宪兵,经常将其舰队开到人家家门口武力恐吓。但很惧怕别人的弹道导弹(包括短程弹道导弹、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等)不知什么时间,从哪个角落突袭其军舰。本世纪初,美国就采用“标准-3”导弹取代原来的“标准-2”,与“宙斯盾”系统结合后构成所谓“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被称之为“第二代宙斯盾系统”。这不仅使“宙斯盾”的制导体制从半主动寻的改进到主动寻的,而且“标准-3”弹是专用于拦击弹道导弹(包括近、中、远程)的新型导弹。它采用最先进的直接碰撞杀伤动能战斗部。美海军多次宣布,新系统靶场拦击试验获得很大成功。例如文献报道:自2001年后,这种系统共进行79次拦击实验,其中63次成功,且均为“一击致命”。

最后谈一下美海军已开始将“宙斯盾”的SPY-1升级换代成X、S双波段的新型雷达;这是“宙斯盾”有史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更新换代。其具体方案就是将已有的S波段SPY-4广域搜索用相控阵雷达和X波段SPY-3制导跟踪用相控阵雷达集成在一起。近几年美海军对此新双波段雷达在航母“福特”号上和DD(X)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上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成功。

小结和启示

第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当今世界各军事大国发展武器装备,首先是从自身政治需要出发,并为其军事战略思想服务。美俄两国发展反舰导弹的指导思想、技术途径以及他们采取的突防策略之所以具有迥异的风格和明显的对抗性,首先出于本国政治和战略的需要。譬如上世纪中美国反对搞超声速反舰导弹,本世纪又大力发展高超声速导弹,都是出自其政治上的需要。另方面,各国还要考虑本国国情和技术优势,如俄罗斯着重于研发硬杀伤武器装备,而美国则注重发挥其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方面的优势。

第二,有矛必有盾,发展反舰导弹必须时刻关注反导武器装备的发展。反舰和反导双方遵循“矛与盾双方相依相克,而又相互促进”的法则,当然由于攻防成本的不平衡,矛与盾的发展也常常是不平衡的,常常是矛的发展领先于盾的发展。但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永恒的战无不胜的“终极武器”。因此密切注意国外动向,不断把本国的矛与盾以及攻防技术提高到新水平,是研究武器装备的军事专家和科技人员的永恒课题。

第三,当前我国的国情和海情,既要阻挡超级大国的航母到家门口来叫板,又要防止像日本右翼那样企图对我舰队进行偷袭。因此既要有“杀手锏”,又要不放松对一些机动灵活,包括软杀伤武器装备的研发。对国外的经验,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应不拘一格借鉴、学习,为我所用。

上一篇:美刊文:军民两用技术间接提升日本的空间能力 下一篇:走近“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