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培训

时间:2022-03-02 03:30:5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培训

随着新课程改革大潮的全面铺开和教师队伍的优化,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九小学教师队伍也步入了年轻化的行列,现在学校70%以上是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其中任课教师更是高达90%以上,所以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使他们能够担当学校的大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1. 加强校本学习,强化教师综合素质后。首先,教学校长和主管校长参加校长培训考察,回来后及时向广大教师介绍了学习的心得体会,教师们通过听介绍,了解名校的一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评价教师及学生好的做法,进一步改进我们的评价方法,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化。其次,骨干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汇报教育教学的经验、做法等。我校每学期都定期组织各级骨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以点带面,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此外,我校发挥班班能上网的优势,教师们坐在办公室就可学习到一些先进的教改思想和理念,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自己教育教学的心得。每月自学6~8次业务笔记,有教学理念、案例分析、课后反思等方面。这样不仅解决了集中讲座时间少的问题,而且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强化了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2. 加强教学诊断,强化实践反思。首先,我们给教师下任务,每人每学期在教学过程中要自制教学课件,在组内充分共享,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老师们参与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其次,形成制度,强化人人反思。学校制定制度把写课后反思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之中,要求教师每月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课后反思,每学期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案例分析,学校对教师的案例、反思进行评选、奖励,促进反思型教师群体的形成。在假期我们也给老师留任务,每人写出一篇案例分析及读一本教育教学的书籍并写出读后感,这样有利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第三,加强课堂教学,把教师培训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期初,在教学校长的带领下,深入年级组听推门课、年组教研课,学校的团结协作课等,课后及时到年组组织评课,倾听教师的意见,并运用课改的理念,进行评析,符合课改精神的做法,及时给予认可与推广。以培训中强化“做中学”,使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

3. 加强集体研究,强化合作交流。学校举行的年组集体备课大赛、“团结协作”课、平时测查反思研讨、考试质量分析会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好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听课等,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增长教学见识。光去听课学习还不够,还要把听课中看到的一些好的见闻和做法回来传授给其他教师,使这项活动真正发挥效用。

4.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教师考评。学校实行了教师教学考评办法,一月一评一奖,主要考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指导以及各种教学资料的完成情况。通过考评,提高了教学管理的力度,加强了教学管理的实效。

5. 加强工程建设,强化教师培训。围绕上级部门和学校的质量创优工程、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突出三个重点、把握三个结合、做到三个落实。

三个重点:以名师、骨干培养为重点,让名师的成长促进名校的形成。青年教师有精力、有干劲,正是成长的大好时机,学校要重点的关注培养,使之尽快成长,再由这些名师带动其他教师成长;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全面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只有抓住了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抓常规的落实为重点,达到科学的管理。日常的规范管理是其它的基础,只有落实好常规,才能达到高效。

三个结合:把握好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结合;把握好独立探索与相互学习研讨的结合;把握好重点培养与团队共同提高的结合。

三个落实:首先要落实好教师对培训的再认识。这是职业所需;其次要落实好培训的方式方法。不走过场,要实效;最后要落实好培训考核的奖惩机制,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下一篇:“一课三磨”,“磨”出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