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金银器鉴赏

时间:2022-03-02 01:47:42

西夏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党项贵族奢华生活,也反映出西夏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之间的交融。西夏金银器在继承唐代传统工艺的同时,又受到宋、辽、金及回鹘文化的影响,并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性而创造出了富有特色的金银器制品。

西夏金银器的生产,主要出现在西夏建国以后。随着党项人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党项贵族们对各种奢侈品的欲望也日趋强烈起来,特别是金银器。由于西夏地处西北内陆,境内多山和荒漠,地理环境恶劣,这里的金属矿藏相对较为缺乏,需要从境外,特别是中原地区输入。西夏虽与辽结为盟好,但辽国在经济上对西夏进行限制,禁止对夏的金属输出,史料记载:1033年(辽重熙二年,夏显道二年)12月,辽兴宗下诏“禁夏国使沿路私市金铁”;1063年(辽道宗清宁九年,夏毅宗拱化元年)“禁民鬻铜于夏”。因此,西夏便通过与宋之间进行贡使、榷场和边民贸易来得到贵重金属。《宋史・夏国传上》记载“德明自归顺以来,每岁旦、圣节、冬至皆遣牙校来献不绝,而每加恩赐官告,则又以袭衣五,金荔支带、金花银匣副之,银沙锣、盆、合千两,锦踩千匹,金涂银鞍勒马一匹,副以缨、复,遣内臣就赐之。”1044年,宋、夏“庆历议和”以后,西夏又通过每年的“净赐”与“回赐”,从北宋政府得到了大量的金银器物。由于西夏“来献不绝”,才得到宋赐的金银、茶叶和丝绸等物。《宋会要辑编》第169册《刑法二》记载,西夏和西邻的回鹘“多市金银入蕃,使宋京城金银价贵”。对此,北宋采取了一些禁绝的措施,如“大中祥符元年,帝(宋真宗)以京城金银价贵,以问三司使西谓,谓言多为西‘贼’、回鹘所市入蕃,诏约束之”。实际上这类措施收效甚微,大量的金、银及铜仍然流出塞外,这种非法的贸易行为,实质上体现了西夏对北宋的经济依赖。

北宋不仅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金、银原料,而且其先进的金银器制作工艺与技术也传入西夏。因此,西夏贵族开始加紧自己的开采、冶炼,发展本国的金属铸造业。另外,西夏的黄金拉丝工艺水平也很高,文献记载,西夏官吏戴金冠,还有“人马皆衣金”。这里的“衣金”就是衣“金锦”,即把黄金拉成丝,织到毛、丝、棉织物中去,这是技术性极高的工艺,反映出西夏工匠已经掌握了较高的金银器铸造工艺和技术,包括制模、浇铸、焊接、抛光和鎏金银等多种工艺技术。

西夏统治者为了满足其奢侈生活的需要,在中央的十六司机构中,设有文思院,专门管理金、银、犀、玉等高级用品的制造,主管有关王室在日常生活和礼仪制度上所需用的各种工艺制品,是官府手工作坊之一,也可以说是皇家工艺制作局。

西夏对金玉之类贵重器物的使用极为严格。《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七《敕禁门》明文规定:一般官吏、百姓不许穿黄色衣服,不许使用金器,建房不用金饰,镶金、镂金或镀金之物亦不许随便使用,只有获得批准的特别情况例外。

正是由于统治者的垄断、占有和喜好,西夏金银饰品的制作工艺十分发达。西夏陵出土的金带饰,以锤揲技术凸饰唐代流行的串枝葡萄纹图案,其装饰不但果实特别饱满,而且叶子也很生动,叶果相衬给人以厚实的感受;花瓣形镂空金饰为附属饰件,形体虽小,但制作精美,小巧玲珑;镶绿松石银饰,作菱形状,花蕊上镶嵌一颗绿松石,做工精细,镶嵌工艺高超。

总的看来,因为西夏统治者十分仰慕中原文化,深受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故其金银器的发展趋势是本民族成分越来越少,而中原成分越来越多,这种演变与西夏社会封建化的发展过程相一致。

迄今为止,西夏金银器出土的主要地点有四处:内蒙古的高油房古城、宁夏的西夏陵、灵武县石坝村、甘肃武威市东大街署东巷。现将各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分金银器予以介绍,供藏友鉴赏。

1 1987年10月,在甘肃武威市东大街署东巷挖出了一批窖夏之物,有金碗、金链和金撮等,共5件(图1、2、3),现藏甘肃武威博物馆。

金碗(图1)

高4.7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3.2厘米,重140克。

共有2件,均为侈口、直壁、平底,薄胎。碗心在三道弦纹中锻压两枝左右交错的牡丹花卉,碗口内沿锻压连续的缠枝图案。

金撮(图2)

通长41.5厘米。

细长,呈螺旋三角形,头部为勺状,肩宽,渐收至尾部。经专家确认为撮,撮是我国古代的量器的一种(10撮等于1勺),因其为纯金所制,在全国各地历代出土文物中极为少见。

穿松石金链(图3)

长11.5厘米。

用拉细的金线制作而成,两端缠绕金丝圈呈弹簧状,中间有两个金环相套,弹簧与环之间串接有不同颜色的绿松石,色彩鲜艳美观。特别是弹簧状部分的金线粗细均匀,拧旋规整严密,工艺十分精细。

2 自1972年开始,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对位于贺兰山下的西夏陵展开全面调查,发掘了一座帝陵和三座陪葬墓,出土了一些金银装饰品(图4、5、6),现藏宁夏博物馆。

西夏荔枝纹金牌饰(图4)

长5厘米,宽2.1厘米,厚0.4厘米,重11.7克。

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

该饰件通体呈长方形,用纯金捶碟而成。四周压出凸棱边框,正面凸出三组荔枝果及枝叶纹,底为圆点纹。背面左右两端各有一横穿,是固定在其他物品上的装饰件,其精美的图案,表现出了西夏时期高超的铸造工艺。

花瓣形镂空金饰(图5)

底边长2.8厘米,斜边长2厘米,厚0.1厘米。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

中间镂空。周边呈花瓣状,顶角为桃尖状,器身共有三个钉孔,孔内各有一枚帽状金钉。

嵌松石银饰(图6)

长4厘米,宽2.8厘米,重2.7克。

银川西夏陵区6号陵出土。

椭圆形。表面鎏金,中间花蕊处原镶嵌有绿松石,出土时已脱落,周围为连珠及卷草纹,边饰莲花瓣纹,其中少了一瓣。该器物为西夏人帽子上的一个装饰物件。

3 1976年,在宁夏灵武县石坝村出土了一批西夏银器,共十五件,有发饰、盒、碗等(图7、8、9、10),现藏宁夏博物馆。

曲角银钗(图7)

曲长14~18厘米,重32.3~35.5克。

共8件,通体为形制相同的两股钗,分大、中、小三型。上部较细,下部为锥体。

舍利盒(图8)

长5.3~6厘米,直径4.2~4.8厘米,厚1.8厘米,重27.2~32.7克。

共2件,均为小圆鼓形,底、盖用活轴相连,可以启合。其中一件上下两面中心皆为素面,周围铸压同心圆凹凸弦纹,内盘有十枚舍利子。另一件基本与上一件形制相同,只是在底、盖两面均阴铸一个梵文字(译为“阿”)。这两件舍利 盒是佛教徒随身携带的宝物。

银钵(图9)

高4厘米,口径10.3厘米,重137.9克。共2件,均为直敞口,浅腹,内外壁均素面,小平底。

银洗(图10)

高5.4~5.5厘米,口径10.6~11.3厘米,重114~117.9克。

共有5件,均为侈口,唇部外张,唇沿微内卷,直壁,薄胎,小平底。其中一件碗底有墨书西夏文字,汉译为“三两”。器物上用墨书和刀刻的西夏文字标明器物的重量,为研究西夏历史及当时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实测器物重量,得知西夏的两单位值约38~39.1克,而当时宋王朝的两单位值约39~40克,由此可知西夏的权衡制度,与宋王朝的权衡制度是相似的。西夏的典章制度“悉仿中国”、“多与宋同”(引自《西夏书事》卷十一),由其权衡制度方面也得到了证明。

4 1959年4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高油房古城,农民在城东北角发现一处金器窖藏,出土各类金银器约27千克。其中有花式金托盘、金佛等(图11、12、13、14、15、16),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桃花镶宝石金冠饰(图11)

长3.2~7.1厘米,宽2.6~6.1厘米,重91克。

共五件,均变形,其中三件的宝石缺失,一件中部宝石缺失,一件四处有宝石。为桃形,个别的略呈椭圆形,并有立体和片状之分。立体桃形饰件有大、中、小三个。最大饰件长7.1厘米,从背面看,由外向内为三级或四级阶梯式,每阶的角部刻一周连珠纹;正面每阶上有一圈小花朵,里面镶嵌珠宝,正中嵌一颗宝石(多已脱落),宝石周围则是瓣。片状桃形饰件体形较小,长3厘米。边缘镶嵌一周珠宝,中孔为椭圆或扁长方形孔,孔的周围又做出花瓣。中孔与边缘之间再镶嵌珠宝或呈花纹,并有连缀小孔,上端均有一朵宝石花。

长条形镶宝金饰件(图12)

长约20厘米,重23克。

该金饰件残为五段,变形。弧形断片上有钱纹、圆点纹、草叶纹、十字形方格纹等纹饰,饰片上还镶嵌有宝石。

金指剔(图14)

长8厘米,重13克。

柄呈镂空双鱼柱形。头向柄端,两鳃相对,张口合鳍,尾部束带。鱼头雕刻有仰莲、连珠和瓜棱纹饰,末端为心形花瓣圆孔。鱼尾有连珠、仰莲、瓜棱纹饰,下接斜刃指剔。通体造型活泼生动,富有想象力,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风格。

高透雕人物形金耳坠饰(图13)

高4.2厘米,重31克。

嵌物均缺失,器物略有变形。镂空雕刻人物、花朵,花朵置于上下两端,上端三朵,下端五朵,花蕊中空,原有嵌物,已脱落。中间为三尊人物,正中坐像,拱手持一物,左右两侧立左男右女,耳坠背后有弯钩,便于悬佩。

花边形金盏托(图15)

高5.2厘米,盘直径12.8厘米,重220克。

由托盘、托盏和圈足三部分组成,通体锤揲成莲瓣形,宛如一朵盘开的莲花。托盘为平底莲瓣形,上承莲瓣形盏托;盏托内中空无底,盘下为喇叭形莲瓣圈足。盏托外沿及盘的边沿和盘底均錾刻缠枝花草纹,造型优美,纹饰华丽,是西夏时期的精品。

金佛(图16)

残高7.6厘米。

结跏趺坐,佛头缺失,身着宽袍袈裟,腰系罗带垂至座下,外披通肩大衣,袈裟边缘皆有精细的花纹。胸部挺拔,双手置于膝上,形态自然生动。

上一篇:“晕散”“飞红”各归其类 下一篇: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大家王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