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7,灵性的曲线选民

时间:2022-02-28 07:06:58

英菲尼迪M系是充满灵性又有料的车,它拥有全新设计语言的同也借鉴了在G系上大获成功的战利品,新加入的部分又是曾出现在概念车Essence上的流体造型,现代感的曲线与科技感的构造,使它赢得了众多眼球的聚焦和簇拥。

它是有性格的车,线条分明的前脸,让刻关注着中国社会中被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声音的艺术家庄辉认定它为经过设计的线条,舒展着代的审美曲线;

它是有归属的车,特征鲜明的家族脸谱,让曾任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造型部设计室主任的设计师郎认定它是液体流动留下的痕迹,可以在中国的市场上大有一番作为;

它是有姿色的车,全部用曲线的过渡,让高露――《家,N次方》中美丽的“薛之荔”都要为它发言,这可是一枚“外貌协会”的代表,有着“不好看宁可不靠近”的宣言;

它是有能力的车,低挡位高转速的轰鸣;让屡获佳绩的斯巴鲁车手郭鑫都点头,首肯它的动力与设计。

看完四位嘉宾的点评,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它的真面与实力了?好吧,欢迎你也成为我们“灵性的曲线选民”。

舒展的代审美曲线

这个侧面的线条很漂亮,有一点凹,又有凸起,有意识地稍微往外翘了一点,这样的侧腰很有感觉,本来是一个铁壳子,但是这样处理了之后显得很精巧。

符号认证体系

庄辉是十分强调“视觉符号”指向性的艺术家,当我们聊起汽车关于身份指向的候,他给了我们一些更加值得深思的解释。

汽车消费报告:您是否认为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汽车在我看来,不过是代步工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一些而已。如果有人开一个很好的车,我会觉得他很帅、很拉风,但是我不会觉得他很有身份,反而我觉得曾经在公共汽车和地铁里看到的知书达理的外国老先生,他们挤地铁、坐公交,在上面很认真地看书,我觉得,这是有身份的人。如果凭借他开什么车去判定他的身份,那太土了,而如果说,大部分中国人都凭借这个标准的话,那我只能说中国人都太土了。中国人对车的认识还没有到100年,所以无法正确的去认识,这个民族的人,急功近利,崇拜权利,也迷恋金钱,现实与实用主义带给他快乐,在一个不讲究精神与文化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没有精神的思考乐趣。

平的候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出行呢?

我一般公交出行,打车也比较少,门口有公共汽车,要不然就是走路,现在汽油已经比较少了,应该减少使用。我曾经做过一个艺术策划叫做“玉门前传”,玉门是我小候生活的地方,我看到了石油的发掘导致的城市搬迁与破败,这是直接跟资源开发有关的,让我很震撼。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设计的代里,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我们住的楼房,小到我们用的餐具,都是被设计过的。

如果我来设计这台车,我会把前脸压得更低,大灯凸得更起来,整个线条再夸张一些再放大和强调一些,再让它有自己的性格和个性一点。

讲究细节的腰

说实在的,这个车,猛一看,我看不出是日本车。因为日本车在我的印象里是小气,不经撞,一脚踹一个坑。这更像一辆德国车,看上去不那么紧张。这就像是看一个人,你一看面相就知道他大气好交往,有些人缩手缩脚,你和他说话也怕有摩擦和冲突,车与人是一样的。英菲尼迪的侧身线条就很舒展、很舒服,有细节上的变化和感觉,不像大部分的日本车都闷乎乎的。

我比较喜欢一个车在大型结构稳定之后有一些细节上的设计变化和更新的感觉。可能好多人不太注重车身本身的流线所带来的感觉,以前的车横平竖直比较规矩,看惯那样的车身,再看到英菲尼迪的车身,你会觉得这是一个代的审美变化。

这个侧面的线条很漂亮,有一点凹,又有凸起,有意识地稍微往外翘了一点,这样的侧腰很有感觉,本来是一个铁壳子,但是这样处理了之后显得很精巧。

特殊的凹凸面或者从功能上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种设计带来的感觉很舒展,跟以前人设计的感觉很不一样。老爷车刚出现的候,他们很注重车身的个性设计,这个是与当人的趣味有着密切联系的。那个代的人本身喜欢车,又有工业大发展带来的机械原理可以让它动起来,于是,人们就会按照自己脑袋中对车的想象去塑造它的形象。到了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工艺越来越成熟,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东西,线条反而越来越少,个性化的设计也就被弱化掉了。越是需求量大的、大批量生产的越是不会讲究。比如我们国产的车,只要实用、能动、能拉东西能拉货就行。对于外部的设计都不怎么关注,这主要跟我们中国人历来的实用性需求有关。所以,英菲尼迪能够这样做到对细节的关注,真的很不错。

只是,后面的设计没有前面的好看,后屁股一瞅就像是日本车,有些闷,不是很有感觉。比如排气管,知道它有意在靠近酷,也有想要变酷的感觉,可是又做的不够极致,点到为止非常有日本人的民族性格特征。

混搭很髦

坐进车里,感觉比站在外面观赏它更好内饰做工非常考究,坐着很舒服。英菲尼迪中控台上的钟,它不是电子化的设计,是家族式的,但是放在这样充满现代感的环境里,你不会认为它土,反而觉得很髦。

中控台上边缘的弧线,以及木饰纹的设置都很不错。我觉得这个木饰在里面很酷,是否可以这样去理解,皮质代表了年轻尚,木饰代表了沉淀,两种拥有空差异的东西碰撞在一起很有意思。

当然,更主要的是木饰处理得不是很过分和夸张,某几块处理了之后很得体很合适,不会让人感觉这种木饰像一把陈年古董的红木椅子,嗅到间腐朽的味道。因为它的木饰和金属装饰都有变化,但并不嗦,有年轻的、现代性的设计在里面。

后排座椅上可以收放的扶手,设计得特别恰到好处,温婉不嚣张。曾经见过看着特别傻的设计,典型的暴发户和傻大款特别热爱的款式。我觉得英菲尼迪在这里的成功,主要是设计师尊重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审美习惯去设计,从而得到了好的结果。

族谱上脸

鼓起的后轮包壮一点,前冲力就会感觉强一些,运动感也更强,英菲尼迪在这点上做得很好。为了让侧面更饱满,变化多一些,所以做了很多到位的流线。

作为设计师,只要一眼就基本能看出它的归属地。M37整车饱满,独树一帜,特征明显,第一眼就能看出它就是日系的高端车型。不是很规矩的曲线,想要表达出不一样的感觉,很特别。或者英菲尼迪也从中国的佛学中参悟了一些东西,在佛教中圆润饱满的都比较有福气,所以他们选择了圆润和饱满的线条去打造自己的车,希望能在中国市场有一番作为。

流动的液体痕迹

首先看M37前脸的格栅特征,是典型的英菲尼迪最新一代设计元素的一贯延续。虽

然我个人喜欢整体感与规规矩矩的,但是英菲尼迪格栅两边分出的尖角,是它们一直喜欢采用的,给人一种流动的感觉,不像欧美与德系规整的形式与线条。

前格栅的亮条与侧窗的亮条,这种设计没有明显均匀的变化,看起来像是液体在流动之后留下的痕迹,包括内饰门把手都是这样的特征元素的设置,非常新颖,这在其他车的设计上也是比较少见。

当下比较流行的设计趋势就是高端车型兼顾运动感的驾驭乐趣,所以侧腰线条向前面冲的比较厉害,后轮包是鼓起来的。鼓起的后轮包壮一点,前冲力就会感觉强一些,运动感也更强,英菲尼迪在这点上做的很好。为了让侧面更饱满,变化多一些,所以做了很多到位的流线。

只是,有的日本车在设计不把车灯与车身融为一体。或者是出于功能角度的考虑,他们会选择把车灯突出一块,有候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候是为了内部空间的需要所以来这样做,但是有候会变成为了设计而设计。像M37的这款车,它的前后车灯与车身的整体构造就是分成两个梯队的,不够融合与整体。

合情且合理

设计师习惯第一眼看整体,M37内饰整体不错,有给高端商务人士使用的气度。设计很规矩,用料和做工都很好,这可以从区域的接缝中看出来,不好的工艺会有明显的瑕疵,尤其在接缝处。从零件的分放可以看出来,秩序感强,有日本人的理性。方向盘的设计虽然改进了,但是依然有熟悉的感觉。仪表盘上使用的灯光与数字设计,能够感觉到它在强调运动的概念。总体来说设计是合理且稳重的,但是没有明显地让人眼前一亮,属于高端与年龄层次偏大的适用,所以大多设计还是保守的。

亮条应用于豪华车的内饰上,主要是为了显示它的档次,但是如果都是金属在里面会觉得太冷感,没有温度,所以加入了木饰的元素,比较亲人,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家的氛围。

有些遗憾的是车门与车钥匙。车门的关合不是吸附式的,需要比较用力,包括后备箱也是。车钥匙的设计显得有些不用心,虽然椭圆形也是与英菲尼迪的logo有联系与呼应的,但是不够精致,会想不起来丢在哪里。

设计之状

与郎对谈的候,他的语速不快不慢,不愠不火,他告诉我们,汽车设计是一项团队的工作,也是一种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工作,结合好了就是一台好车。

汽车消费报告:能给我们说说国内汽车设计师的特点吗?

现在中国的汽车设计师往往都各有偏颇,一种是毕业于工程类院校的,他们就对汽车在工程上的设计关注的多一点,于是设计的美感方面就会弱一些,表现力不如美术专业的学生,另一种就是美术类专业毕业的设计师,他们的表现力非常强,常常用一张图来打动人,但是最后量产的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平面三维与最后实际生产出来的还是有区别的,这就需要长间的积累与经验,以及各个部门的配合与协作。

那么你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国汽车设计?

其实,在中国做汽车设计挺悲哀的,因为实现的机会太少了,而各方面因素都在干扰你。在国内,整个汽车设计的环境就是从领导到设计师都需要成长和提高。

设计师眼中的点睛之笔

?前脸秉承了英菲尼迪一贯风格的,富有攻击性的前格栅,以及由饱满的曲面形成起伏变化的发动机盖。

?侧面腰线是当下比较流行的,能够凸显汽车运动特性的,后轮包拱起的造型,与整车融合的不错。

?细节,英菲尼迪装饰元素的流动线条,确实让人印象深刻。

?在仪表盘体现了运动元素,总体来说设计得理智稳重,并且功能分布合理。

外貌协会发言

刚才仔细找了找,神奇地发现整车的外观造型竟然没有一条笔直的线条,任何细节都是通过优美的曲线来过渡,而这种曲线又很特别,有未来感,让人印象深刻。

非常近距离

采访的前一天,去楼下超市购物,发现小店的老板正在看《家,N次方》。当我告诉他,我明天要采访的对象就是“薛之荔”,他看我的眼神都发光了。第一眼看到高露就觉得她很温暖,虽然现在工作繁忙到她每天只有三小的睡眠,但她依然是温婉的氧气型美女,非常符合粉丝们现在对她的称呼――栗子姐。

汽车消费报告:什么候开始知道英菲尼迪这个品牌的?

刚开始接触英菲尼迪,是它们刚进入中国的候,那候英菲尼迪的广告特别多,大大的logo特别明显地出现在我路过的地方,一直都看到,就认识了。

这么娇小的“栗子姐”比较喜欢开什么车呢?

我喜欢开比较高的车,本身喜欢SUV,因为它的视野比较好,安全感比较强,女孩子开大车,在路上也比较不容易被欺负。

喜欢速度的“栗子姐”是否喜欢自己开车呢?

其实,我自己开车的间不多,因为实在是工作太累了,不能疲劳驾驶,一般都是家人或是司机开,距离近的候会走路或者骑自行车。

女孩子选车都是第一眼看重外观,之后才去考虑性能和性价比的问题。英菲尼迪的外观就是第一眼就吸引了我,虽然我是一个会去关注操控感的女生,不喜欢太绵软的车,但是,宁愿选择绵软的车也不愿意靠近不好看的车。

曲线华丽丽

从很早开始,我就对英菲尼迪家族式的前脸情有独钟,很欣赏。因为它的前引擎盖的凸起和大灯,使表情看上去富有进攻性,很有自己的特点。

M37的设计是前面的嘴比较长,后面又给收进去了,这样的设计使运动感非常的强。刚才仔细找了找,神奇地发现整车的外观造型竟然没有一条笔直的线条,任何细节都是通过优美的曲线来过渡,而这种曲线又很特别,有未来感,让人印象深刻。

在我看来,这个车适合的年龄应该是28到48岁之间,因为它的线条很年轻,但是它里面的木饰又是很沉稳的,所以可以适应大跨度的年龄段。

有些车第一眼很抢眼,之后会很容易腻,而这个车不会,它很耐看,应该是会越来越喜欢的,可以把它当自己的孩子养,从28岁起陪它一起成长和成熟。

只是,这款轮毂差一点,我喜欢宽一些的轮毂,抓地感会很好,买车的候我都会选择换一款自己喜欢的轮毂,这样开起来会更开心也会觉得更炫。

M37总体的设计很运动感,但是它又具有轿车的功能,不是很死板,跨度大,有一定的稳重感,或许换一个颜色年轻人会更喜欢。

内在宣言

除了外观的一见钟情,内饰是非常重要的。内饰的第一要务是颜色搭配,M37在配色上看着很舒服。我喜欢黑内饰,很酷、很耐看、很洋气。木饰可能男孩比较喜欢,金属拉丝的设计我比较喜欢,而且这个门把手的设计我很喜欢,因为除了它是金属拉丝外,它完全按照人的手形来设计的,握起来很合适弧线正好符合手形,皮质的手感很好。

另外,我喜欢它的方向盘,

我自己的车,方向盘是木质的,当天气开始热,出手汗的候,一开始它是滑,之后它就会很粘,让你觉得很脏。但是英菲尼迪的这款皮质方向盘,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而且握起来大小非常合适,很舒服。

女生对于中控台,最好简单到傻瓜都能操作,M37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处理得比较好的。比如,功能设置很人性化,按钮的责任很明确,有平面的,有凸起的,按起来很方便,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也很人性化。而木饰的设计,我感觉一般,或许它都是纯金属的话我会更喜欢一点。

自动温控的皮座椅很有自己的特点,夏天的候,女生开这个车非常容易出汗,比如把裤子和裙子坐皱,这样的话它就解决了女孩的后顾之忧。

我喜欢速度,喜欢油门的轰鸣声,提速的候心脏就会提起来,特别快,我会让车手带我玩漂移,感受速度带来的。黑色的内饰配上BOSE的音响,开上这个车应该是很爽的。

充足动能挑战者

试车的候,我们要感受发动机扭力的峰值,做功的区间,找到刹车做功的点,实验避震器低速的下压与低速的回弹,M37的感觉都很好,说明它在低速的舒适性上已经有了很高的提升。

驾驭与征服欲

看到郭鑫的候,他带着黑框眼镜,穿着T恤和牛仔裤,完全不像一枚彪悍的速度型赛车手,反而浑身散发着浓烈的文艺气息。

汽车消费报告:我们很好奇,长的如此文艺的你,怎么就选择了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

从小就挺喜欢这项工作,高中没上完就去一改装店打工,然后认识一些赛车手,他们就告诉我该怎么样培训怎么样参加比赛,怎么样成为一名赛车手,于是就走上这条道儿了。

那平你都开什么车?

平开车分类,每种车有自己不同的功能,有的车是代步用,有的车是玩儿的。我自己开的是福特野马,因为从小有一梦想,就是想要一个野马,同,野马是世界上公认最难开的车,所以,我买了,越难开我越喜欢开,享受那种驾驭与征服的。之前是6缸的野马,后来发现动力跟不上就换了8缸的。当然,平代步不会选择它。

那你买车的候最看重的是什么?

这要看这个车是用来做什么,买家用车就要考虑家用车的功能,买一个玩儿的车也要区分是玩儿什么的,比如买一个玩儿漂移的,就会买一个前置后驱,想下场地就会买一前置前驱的。因为不可能有又舒适又运动的,要舒适就必然丢掉一些运动性能,要运动就必然丢掉舒适性,不可能都有。

生活中开车也会像在赛道上那样开快车吗?

在比赛的候,赛道是全封闭的,不去考虑其他的突况,所以一上路我们反而更紧张了平我们在马路上开车比你们还慢呢。

这个车适合玩儿一些外观,单从动力上说,它很充足,性能是公认的好。现在为了迎合市场,所以很被动地把舒适性什么的加上去,其实不用加这些,可以让人们去体会它良好的操控。但是,像我们这种单纯热爱运动性能的人又太小众了,不太符合市场,所以也可以理解。

细节的人体工程学

我觉得首先品牌是日系的高端,所以肯定有一部分那边的血统,本身日本人做车就是以精细和多功能性出名,完全可以在车内感受到。

中控的设计比较简洁,至少直观看上去不是很繁琐,用起来很顺手,不用去记。太复杂的中控在使用中会受到影响。当然我们比赛的候用的车,它的中控都是跟车队协调安装配置的,哪儿方便放哪儿,

我从直观上来看,M37中控上的按钮虽然多,但是瀑布式的设计让功能分区很明确。不用动手,我就能看出来最上面是控制空调的,然后中间的是音响导航,最下面一排是音响的音量和换碟,包括座椅加热等功能,都一目了然,不过这种集中式的设计也是日系目前的一大特点。

英菲尼迪上面配置了很多奢侈的功能,所以要操作的东西肯定复杂一些。方向盘其实让我挺喜欢的,因为粗细比较合适。很多国产车,在方向盘手握处是没有凸起的,而这个凸起在打方向的候和接方向的候都是最顺手的,可以给手一个很好的支撑。而且这个方向盘的粗细是很合适的,因为中国人的手普遍比外国人的手要小一些,所以好多车在包裹了真皮之后就过粗了,在驾驶过程中就容易脱手。因为使的握力,受力点不对,所以就容易脱手。如果过细,那么在开车的候,方向盘就是攥在手里的,也很不舒服。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日本车的用心是很细致的。

好路感有侧重

这个车路感挺好的,比如说我能够很清楚地判断,我前面看到的这个坑,它什么候能把这个震动传递到我的方向盘上和我的判断基本是一致的,比较精确。有些底盘很烂的车,感觉和判断会完全不一样,这也是区别车的好坏的一个标准。

比如一个震动,如果说是运动底盘的车,我们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个震动,是前轴震完后轴去震,但是有的超豪华车系的车,它会把这个震动给忽略,完全传递不到我的手里。运动的底盘就会比较强调这个,M37还算有驾驭乐趣的车,转向很精确。

试车的候,我们要感受发动机扭力的峰值,做功的区间,找到刹车做功的点,实验避震器低速的下压与低速的回弹,M37的感觉都很好,说明它在低速的舒适性上已经有了很高的提升。

对于我们爱玩儿的人来说,对车的外观很少有追求,因为我们的车刮一下蹭一下都是不会去喷漆的。对于我们参加拉力赛的来说,前保险杠和后保险杠都属于消耗品,因为拉力赛在比赛的候好多飞跳、坑和坎儿的,免不了磕磕碰碰。你很难保证这样的车,好好地出去,能够完完全全地回来。

从我短的驾驶来感觉,这个车过多地考虑了舒适性,而弱化了运动性。对于动力,有过多的克制,大约动力也就发挥了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实可以发挥的更多,但是M37通过它的电子系统把这些都压制住了。

从外观也能看出它是偏重舒适的,像M37拥有2900mm这么长的轴距,它是运动与商务折中的,一般运动型的车,是不会有太长的轴距的。

英菲尼迪的旗下品牌有很多系列,一个系列针对一个市场,或者G系列更加突出运动性,M系还是偏向于商务与家用。因此M37有很多运动的东西被移植了,如果想要纯运动的体验,还是买英菲尼迪G系列的吧。

上一篇:东风标致408 达人秀之旅行达人 下一篇:头等大事 有关你家宝贝的道路交通安全须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