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发展国际业务面临的瓶颈及对策

时间:2022-02-28 06:24:31

城商行发展国际业务面临的瓶颈及对策

【摘要】国际业务是银行业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城商行发展国际业务普遍面临国外行渠道狭窄、风险预警和研究系统欠缺等诸多根本性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商行 国际业务 制约 联合

发展国际业务是城商行为客户开展全方位服务的客观要求。然而,国际业务却是城商行业务体系中的短板,城商行发展国际业务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怎样实现国际业务的新突破成为各地城商行共同面临的难题。

一、城商行发展国际业务面临的瓶颈

(一)业务渠道狭窄使发展受到制约

第一,国外行的数量有限。城商行的国外行数量相对有限,对外渠道狭窄。国外银行对我国城商行信用文件(信用证、保函)不认可。第二,借用渠道,同业合作模式存在隐患。城商行在外汇业务发展初期采用了同业合作或外包模式,以委托方式借用了大型银行的结算渠道和人力资源,但一些弊端逐步显现:一是在合作方授信额度一定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城商行客户的即时性业务需求。二是在城商行承担全部市场风险和支付风险的情况下,合作方银行要分割部分手续费和结售汇收益,利润空间被压缩,报价无竞争力。三是部分小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符合合作行的准入后条件,很容易被挖走,造成客户流失。

(二)业务(种类)权限准入存在障碍

由于外汇业务的高风险性,相关政策对城商行的某些业务准入有一定限制,例如:远期结售汇、人民币掉期等衍生产品业务的不能经办,城商行只能作为合作银行参与此项业务,即使作为合作银行也需要很严格的准入条件。目前,外汇汇率市场变化的高度不定性,使得很多企业进行外贸时,对远期结售汇业务都有需求,而还不能满足其业务需要。此外,即使城商行获得衍生品交易资格,就单一城市的客户规模而言,也难以达到维持其系统开发和交易成本的平衡交易量;更重要的还在于,其风险控制技术和预警能力不强,无法提供高效的套期保值和避险服务,引发客户的不信任。

(三)在风险预警和政策研究体系建设上存在短板

国际业务竞争在政策性、技术复杂性及与专业领域的关联性都高于人民币业务,在国际外汇市场把握、国际惯例理解和运用、国际形势分析和研判、外汇政策解读、外汇纠纷的处理技巧、新产品及套餐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而城商行短期内,还不具备专门的外汇和国际市场研究部门,基本上依靠同业间的横向信息交流和指导。以辽阳银行为例,其国际业务骨干主要来自工行和中行的二级分行,其原有的从业经历所接触的业务和对外汇市场的认识层面毕竟有限,对特殊种类的国际业务经验也有限。从长远来看,缺乏自我系统高效的研究和风险预警指导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根本。

(四)存在外汇规模和交易成本限制

一方面,主管部门对城商行的部分外汇指标一般实行核定审批制。例如:辽阳银行被核定的营运资金指标仅为1500万美元;结售汇综合头寸指标上限为500万美元,难以满足忠旺集团等客户需求。同时,城商行外汇资金补给渠道少,从目前的流动性紧缩国际市场低成本融入资金的可能性很小。其外汇补给主要依靠国内同业的外汇市场拆借,资金成本提高。另一方面,运营成本高。作为结算条件,必须在各清算中心开立多币种清算账户,仅SWIFT,电讯、拨号、技术维护费,每个入网机构一年固定费用就在数万美元。而且由于很多城商行是单点经办国际业务,且属于小额清算账户,单笔结算费就相对较高,资金沉淀少,客户往来账户扣款率也高于国际业务主流银行。

二、应对策略

(一)强化对外联络,消除业务渠道障碍

一是城商行应设立行专职联络人员,负责行联系协商和关系维护工作,争取开通更多的国外行,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二是在一线大城市、省会等地开设域外分行,加强与所在地外资银行或其代表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互动,寻找合作契机。三是现阶段要继续强化同业合作,化解渠道障碍。即通过与大型银行及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建立同业合作关系,继续由其代办有关业务,来弥补自身的渠道短板。但是,应格外注意客户关系维护,以本币业务优势和适当让利,提高传统客户忠诚度。

(二)走联合发展新路,设立城商行国际业务联盟

城商行独立建立强大的研究体系难度较大,它受到地域、成本以及外汇业务人才稀缺性的限制。因此,现实选择是考虑仿效全国城商行清算系统的建设经验,由监管部门主导,联合组建城商行集团国际业务业务联盟,集中各城商行的外汇资本金、集中账户行、国外行资源,集中电讯网络和交易渠道,集中对外筹资,提高集体公信力。二是可以共同出资,联合组建区域性政策研究和风险控制指导机构,聘请高端人才加盟,以外包模式,统一进行自上而下的风险预警和产品研发、政策研究、涉外纠纷处理,共同分摊成本,共享研发成果。

(三)本外币一体化,本币业务提供强力支撑

城商行的本币业务一般在本地市场占有一定优势。其本币业务品种齐全,地区覆盖面广,传统客户群体广泛,与本地企业合作紧密,对外币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支撑。这些都可以为城商行发展外汇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城商行还可以通过发展外币业务带动本币业务,同时本币业务的长足发展,也为外币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因此,城商行应积极营销本币客户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创新客户关系管理,拓展客户网络。

(四)增强自身实力,逐步解除业务指标限制

在破解政策研究和风险预警难题的同时,城商行应夯实国际业务发展基础,积极加强制度和流程的规范性建设,强化风险控制,按照外汇管理政策的要求,将各项指标尽早达到准入条件。同时,与主管部门协商,争取尽快取得相关业务准入资格,争取突破远期结售汇、人民币掉期等衍生产品业务的经办资格,为客户提供增值和避险服务。同时,努力扩大外币资本金和吸收民间外币资金,想方设法争取获得更高的外汇指标规模。

(五)强化比较优势,提高城商行核心竞争力

在看到自身劣势的同时,城商行更要发挥好自身的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思路。一是强化管理决策链短的优势。在产品线设计上,不搞大而全,应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对市场快速反应,满足客户需求;服务上提高审批经办效率。二是突出用人机制灵活的优势。专业人才是国际业务发展的核心资源,要打破银行对人才发展的某些体制性束缚,通过破格用人,迅速积聚核心人才团队,同时与重点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优秀学员,壮大后备。三是强化地缘和区位优势。即依托传统客户多的优势、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扶持,通过本外币一体化、更灵活的价格策略和为地方小企业开展贴心服务,树立城商行国际业务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大连银行博士后工作站课题组.2011年中国城商行发展评述[J].银行家,2012.(3).

[2]彭宏军.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国际结算业务单证中心模式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011.(6).

[3]张希玲.建设银行国际业务营销策略分析[J].时代金融,2012.(8).

[4]李敏实.城商行国际业务的发展与未来走向[J].银行家,2007.(10).

作者简介:丛日光(1972-),男,辽宁灯塔人,辽宁灯塔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监事长,经济师,研究生学历。

上一篇:李久鑫:为农民工打工的博士生 下一篇:洛阳——牡丹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