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杉树叶象的危险性分析及风险管理

时间:2022-02-27 11:42:24

云杉树叶象的危险性分析及风险管理

摘要 应用有害生物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云杉树叶象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杉树叶象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对云杉苗木构成严重威胁,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危害和扩散。

关键词 有害生物;云杉树叶象;危险性分析;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S4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168-02

Abstract The risk of Phyllobius sp. was analyzed with the pes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sect was a moderate dangerous forest pest.It was a great threat to spruce. So,som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 time to prevent its spread.

Key words rest pest;Phfllobius sp.;pest risk analysis;risk management

云杉树叶象(Phyllobius sp.)属鞘翅目象虫科耳喙象亚科树叶象属,是为害云杉的主要地下害虫。幼虫取食云杉苗木根系,造成大面积苗木整株枯死,成虫危害嫩梢及芽苞[1],将针叶吃成缺刻,或将针叶截断,致使针叶变黄、脱落,给云杉苗木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关于云杉树叶象的风险性评估未见报道,因此,该文对云杉树叶象进行风险分析[2]。

1 定性分析

1.1 国内分布状况(P1)

该虫分布于四川省阿坝州的黑水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卫市海原县;甘肃省临夏州的康乐县、临夏县、和政县、积石山县,甘南州的迭部县、舟曲县、卓尼县,武威市的民勤县,陇南市的武都县、文县,定西市的临洮县及太子山自然保护区和莲花山自然保护区。

1.2 潜在经济危害性(P2)

该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云杉苗木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在每年3月中旬开始对苗木根系的韧皮部进行危害,如果虫口密度达到5头/株以上时则危害至仅剩白色木质部分,造成当时苗木的地上部分还呈正常生长的假象,直至5月上旬苗木开始逐渐整株发红枯死。5月中旬成虫羽化,并开始取食当年新生嫩叶补充营养,造成针叶呈缺刻状;之后,针叶开始逐渐干枯,相继脱落,影响云杉的林木生长和外观树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

1.3 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P3)

该虫以云杉属苗木为寄主,在甘肃省主要为害青海云杉,青海云杉为常绿乔木,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特有的森林建群树种,适应性强,可耐-30 ℃低温,耐旱,耐瘠薄,分布广阔,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青海(都兰以东、西倾山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及靖远、榆中、夏河、卓尼、舟曲)、宁夏(贺兰山、六盘山)、内蒙古大青山海拔1 600~3 800 m地带。

青海云杉树姿优美,是我国主要的生态林和用材林,在城市绿化中也有应用,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一旦发生云杉树叶象严重危害,将对我国西北地区水源涵养林和天然保护林构成极大的威胁[3]。

1.4 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P4)

云杉树叶象适应能力强,寄主植物分布范围广,在我国适生区域广阔,由于青海云杉种植面积集中,且在运输途中该虫仍然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因此,具有定殖和繁衍生息的生存环境。该虫的自然扩散主要靠成虫飞行,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深入推进,云杉苗木需求量大,通过人为调运有虫苗木成为该虫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客观上加大了该虫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1.5 防治难度(P5)

该虫幼虫在地下生活,虫体小,隐蔽性强;成虫自然飞行能力较强,有假死性,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生产上也缺乏操作性强的防治办法,现有防治方法的除害处理率在50%以下,因此,云杉树叶象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管理难度。

2 定量分析

按照林业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评价赋分表(表1),计算云杉树叶象的危险性值(R)。

根据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按下列公式计算一级指标评价Pn及综合评价值R,将R值分为4级,其中R值2.5~3.0为特别危险,2.0~2.4为高度危险,1.5~1.9为中度危险,1.0~1.4为低度危险[4]。

3 风险性管理

综上所述,云杉树叶象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虽然其目前仅在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发生危害,但随着云杉造林苗木需求量的增加,通过调运,会加剧云杉树叶象的扩散蔓延,潜在的威胁性很大。

该虫寄主树种适生范围广,适应能力强,易于传播,建议加强发生区的源头管理,针对苗圃地和新造林地,可用50%敌・辛乳油3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于幼虫上升至地表3~5 cm处时进行灌根,成虫发生期用8%微触破式胶囊剂―绿色威雷800倍液喷雾防治[5],以杀死成虫。对未发生区,应加强检疫措施,控制其随种苗调运传入。

4 致谢

承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王洪建研究员鉴定云杉树叶象标本,谨此致谢!

5 参考文献

[1] 邓仕生.云杉树叶象特性的观察及防治[J].四川林业科技,1992,13(3):63-65.

[2] 曹川健,雷银山,骆有庆,等.槐绿虎天牛风险分析[J].中国森林病虫,2010,26(3):7-9.

[3] 郭仲树.云杉树叶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2001,26(1):9-11.

[4] 贾隽.青海云杉小卷蛾危险性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1,40(4):96-99.

[5] 张山林,马艳芳,张永强,等.云杉树叶象成虫药剂防治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13(6):41-42.

上一篇:林下复合经营发展探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