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大西北

时间:2022-02-27 11:23:11

天文学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发现的星座,物理学家、数学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所创立的公式、定理和理论,而我们英雄的测绘兵——第一测绘大队的战士们,却用自己生死拼搏的经历命名祖国大西北那些壮丽的山川峡谷……

迎春口

迎春口,多美的名字。没有到过那里的人,或许会有一番美好的想象。然而,它却记载着测绘兵人生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七十年代的一个大年三十夜晚,正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在青藏高原的一个荒无人迹的无名山口,奔波了一天的测绘兵,却正挤在一顶帐篷里。外面寒风呼啸,天上看不到一颗星星。突然,参谋长杨兴龙夹着一股寒气闯了进来。

“快起来,咱们生上火,也过个年。”他大声喊着。

“在这里过年?”有人怀疑地看着他。

他从挎包里取出了一瓶酒、几盒烟和一些冻得象铁蛋子似的苹果。战士们看到有酒有烟,情绪顿时活跃了起来。杨兴龙往每个人的茶缸里倒了些酒,然后满怀深情地说:“同志们,虽然我们不能与亲人团聚共享节日的欢乐,可我们正是为了千家万户的团聚和欢乐才到这里来的。来,让我们捧杯和祖国人民一起分享节日的快乐吧。”十几个缸子碰到了一起。

“过年喽!”战士们围着火堆欢呼着、雀跃着,火光映红了战士们的笑脸。一天的疲劳顿时在火光中化为灰烬。他们一个个头发蓬乱,浑身上下打满了用面袋补的补丁,就象古代将士的铠甲。这时,有人提议给这个山口起个名字,用以纪念这个不平凡的除夕之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于是,迎春口——这个充满了美好憧憬的名字,在一片欢呼声中诞生了。它象征着春天,充满了希望,抒发了战士的豪情。

第二天,在新年伊始的时刻,他们又奔向了新的“战场”。而迎春口这个名字,却象一朵报春的小花一样永远含笑留在了他们精心绘制的地图里了。

马料山

马料山,好怪的名字,从何而得?这还得从李志良说起。一次,业务股长李志良带领两个同志到胡玉民小组检查工作。到小组后,他看到大家非常焦急的神情,就问是怎么回事。原来粮食吃完了,赶来的43头牦牛死得仅剩下1头,任务又很紧。怎么办?这里离营地山高路远,又没有民工带路,派人回去取粮是很危险的,而且,人手又很紧。李志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忽然,他眼前一亮,用手指着地上的半袋马料说:“有了这,就饿不死。”

一个个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他们就靠这半袋马料艰难地工作着,一天从早跑到晚,吃的却是清水煮马料。马料都是些烂豌豆、烂燕麦,还要节省着吃。清汤寡水根本吃不饱。后来,大家就拔些青草来,和马料掺在一起,团成团儿蒸着吃。于是,“马料团”和“马料汤”就这样奇迹般地诞生了。这样的“美味佳肴”吃的时间长了,肚子涨得象鼓一样。他们一直坚持了半个月,终于完成了任务。为了永远记着这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他们就把测绘的那座山,取名“马料山”,山下的湖泊叫做“豌豆湖”。

盼来沟

盼来沟,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人烟绝迹、野兽出没的无名山沟。到了晚上,兽声阵阵,令人胆颤心惊。张国才小组就是在这条山沟里进行作业的。一天晚上,野兽找到了他们堆放的粮食,把装粮的口袋撕得粉碎,面粉、大米被践踏了满地,天亮前一阵大雨把粮食冲得一粒不剩。

为了能继续坚持作业,张国才主动要求和民工才秋,起回营地取粮。同志们把仅剩的一碗米饭捧到他和才秋的面前,要他俩吃了好上路,张国才捧着米饭,望着即将挨饿的战友,说什么也不肯吃,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一碗米饭被推过来、推过去,谁也不肯吃,最后只好大家一人一口分着吃了。

张国才和民工才秋走后,留下的同志忍着饥饿坚持工作,饿极了就吃些青草。到了第三天的晚上,他们饿得实在走不动了,就点起篝火,几个人背靠背地坐在火堆旁,手里紧握着冲锋枪。野兽就在他们附近的黑影里窜来窜去,不断发出惊人魂魄的嘶叫。好不容易挨到了第四天上午,他们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坐在那里,眼睛直直地盯着沟口的方向,盼着张国才快点回来。傍晚,张国才终于回来了,他紧紧地抱着与饥饿和野兽博斗了四天的战友,放声痛哭了起来。后来,他们就为这条沟取名“盼来沟”。

上一篇:去看夕阳(小说) 下一篇:信(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