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的践行与思考

时间:2022-02-27 10:48:36

本科生导师制的践行与思考

摘 要: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汽车学院推行导师制的必要性及实施现状,阐述了其取得的成绩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导师素质、采用双向选择机制、完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导师制 本科生 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学环境上营造和谐、自由和宽松的氛围,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个别指导,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德智并重[1]。在我国,由于本科生人数较多,班级管理者以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导师制教育模式还处于探索期。王颖等[2]通过结构化访谈和大样本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导师的指导对大学生的学业提升、学校适应及未来取向都有正向影响,实施新生导师制效果是显著的。盐城工学院汽车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主要是培养汽车整车及其重要零部件企业的管理、生产、研发及汽车后市场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辅导员管理的基础上,学院给每个班级另外配备学业导师。

一、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求。

大学是人生学习的一个全新阶段。相对于高中生活,大学学习与生活环境有很大的改变,大学新生容易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多方面产生不适情绪,进而影响其专业学习、人际交往及人格塑造[3]。所以大学生学业导师需积极地引导大学新生,使他们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大学生学业导师都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对本专业的课程知识都非常了解。所以,导师可以通过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学习计划的制订及专业知识的讲授,更有利于学生融入专业中,提升学习兴趣,通过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制定大学学习目标。

(二)管理模式调整。

虽然汽车学院成立仅有5年多的时间,但是学院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1200多人,而且涵盖有普本、专升本、单招班(高职招生)、国合班(国际合作培养班)等几个不同类型的本科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学院也在积极地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方式,根据社会及学生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专业知识需求、对教育教学方式有不同的看法,急需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就业问题等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导师制实施的现状

学院目前有三个本科专业招生,拥有普本、单招班、专升本班、国合班四种类型。学院导师制的实行由学院教学副院长统一领导,所有专任教师具体负责。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采用四年制的辅导形式,是指从学生大一入学开始就配备导师,导师要在大学四年内对学生进行指导;导师的职责在学生的每一学年都有所不同,不仅涵盖大学生活指导、专业知识培养,而且包括科研活动、学习方法、实践创新能力、就业择业等方面的全方位指导。

目前来说,学业导师执行的重点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大学新生入学后要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节奏,迫切需要有学业导师进行定期的指导,学院对大一新生每个班级配备两名学业导师(每位导师指导15-20人),学业导师要跟随学生渡过大学四年时间。

三、导师制实施的成效

(一)加强了专业认知,明确学习目标。

大一新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及为专业培养而设置的课程很难全面理解,导致很多学生产生盲目情绪,失去学习方向。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适应和了解,对大学学习和成长十分不利,那么学业导师就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过我们一个学期以来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讲解及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学生逐渐对自己的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目标更清晰。学期结束时,我们进行大学生涯规划的答辩。大部分学生都能对专业人才培养、就业有充分的认识,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自身特长制定自己将来的职业设想。

(二)综合能力提高。

大学是我们走向社会的跳板,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仅仅学习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在社会上生存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生刚入学的时候,班级大部分同学都比较腼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低着头,简单几句话之后就讲不下去了。其实,学生是缺乏这种锻炼机会的。在大学生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把讲台、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他们多上讲台锻炼,介绍自己学习生活中的感受,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逐渐的,学生的“胆子大起来了”。

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得非常顺利,学生对学院、专业、课程等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大学生涯规划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期末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演讲中,从学生的PPT格式、内容、版面等都可以看出,他们是用心在设计自己的“艺术品”。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学生的不懈努力,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部分学生参加学校的大学生涯规划演讲比赛取得不错的名次。最重要的是这种自我锻炼、自我提高从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开发了学生更大的潜力,成为一股潜移默化优化学风的力量[4]。

四、导师制实施的问题及建议

(一)提升导师素质。

作为大学生的导师,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导师要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专业学习指导能力。虽然学院的导师都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背景,但是要做好大学生四年的导师工作,还必须加强培训学习,专业培养、课程设计、社会学、心理学、法规政策等学科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积累。学院应定期召开导师的总结大会,对前一段时间的导师工作进行总结,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和校外专家学者做培训报告,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提升导师自身素养,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大学生活、学习。

(二)采用双向选择机制。

为了方便管理,学院以班级为单位配备了学业导师,就出现有些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导师的课题方向及专业倾向不一致的情况,以致学生不能完全地个性化发展。建议在以后的导师安排方面采用双向选择机制,双向选择机制不是盲目地把老师名单发给学生让学生选择。在分配导师前,我们要让学生和老师相互了解各自的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愿向符合导师条件的教师提出申请,由教师根据自身科研教学情况判断是否同意接受,最后将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当然,学生根据个人发展情况可以更换导师,但是要经过学生和导师的互选环节,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师生不对应的问题。

(三)完善评价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对学生管理的完善、创新能力的培养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导师制顺利长久实施,应建立稳定长效的评价机制[5]。目前的导师制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作为学业导师,当前仅仅作为兼职或者平常的课程考核看待,主要检查是否完成与学生的面导等内容,评价不够深入具体。建议改善对学业导师及学生的评价标准,学院内部定期开展评比活动,如专业知识学科竞赛、导师带队的团体比赛、优秀学业导师、优秀学员评选等活动,邀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做评委,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指导老师获得相应的考核分。充分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以保证导师制健康、良性发展[6]。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导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呈现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导师制对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及新一代大学生人才培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本科学业导师要有更多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关心和帮助学生成长,推动学院导师制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93.

[2]王颖,王笑宇.本科新生导师制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及实施效果研究[J].2016(1):26-34.

[3]朱慧敏.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控制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伍学滨,尹士峰.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医学创新人才[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5):673-674.

[5]温爱玲,游永豪,宋旭,等.技能型人才培养视野下体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与实效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9(4):115-120.

[6]周青,汪杰峰,胡佳.本科生导师制评价模式创新―基于宁波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30(4):111-116.

上一篇:买美国,卖世界 下一篇:IFA为企业奠定业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