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单元教学探微

时间:2022-02-27 05:02:18

语文单元教学探微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采取“单元合成,整合优化”的结构体系,每个单元是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教师周密的单元教学设计,要站在知识塔的顶端,从全局的高度把握单元内多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将教与学相结合,讲与练相结合,学习语文知识与培养语文能力相结合,通过综合的学习与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有利于师生克服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非常注重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并把单元教学目标分解为小目标,然后再对单元所选的课文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由哪篇课文落实哪个小目标,力求从每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出发,依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找准一个突破点,把学生引入自己精心设计的思维轨道,这样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佳作。《春》《三峡》《济南的冬天》《夏》四篇作品写尽人间的四季美景,春花秋月,夏云冬雪,让人沉醉在如诗般的意境中。依据大纲和教材在编排体系上注意课文与生活的联系这一特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层次;2.理解和初步掌握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3.学会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作简单描述。

二.搞好单元课文的归类比较

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一般将体裁相同或相似的课文组成单元,这就决定了单元中各篇课文具有一定的“共性”,而每篇课文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个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单元组合优势,将单元中各篇课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融会贯通,使之浑然一体。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诗歌包括了古今各种体裁,形式多样,共同之处是抒情,但又有其个性。从体裁来看,《木兰诗》是民歌,《观刈麦》是五言古诗,而《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破阵子》是词,《回延安》和《再别康桥》是现代诗,另外还有三首歌词;从是否文人创作的角度看,《木兰诗》是民间流传,集体创作的,是民歌;从内容的角度看,《木兰诗》是叙事诗,其余都是抒情诗;从诗歌作者的分布年代看,由南北朝的《木兰诗》到现代的《回延安》跨越几千年的时空,充分显示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诗歌创作的侧重点和演变的过程。纵观古今诗歌,这里所选的不过是沧海一粟。但编者所选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足以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通过将其归类比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诗歌的优秀传统与艺术技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以读促写推进单元写作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既重视阅读教学,又重视写作教学,因此必须把写作教学纳入单元教学的有机整体中。初中语文课本在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写作”内容,写作训练与单元教学目标糅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

目前使用的苏教版教材将文体、内容类似的课文编列为一个单元,我们要按照单元写作的要求进行作文训练。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尤以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最为出色,这也是该单元写作训练的重点。如《一面》中作者按由远到近,由模糊而清晰的顺序对鲁迅的外貌作了三次描写,突出了“瘦”但“精神很好”的特征,从而表现出鲁迅顽强的性格和战斗精神。在仔细赏析这三处外貌描写后,我当堂让学生做一次人物速写练习,让学生把范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教范文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训练,从范文的立意、选材、组材到遣词造句及各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都让学生注意学习,这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强调单元的整体性,每个单元自成一体。要想进行卓有成效的单元教学,就应找到这个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独特位置,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个单元中几篇课文的学习,把握知识点,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样才算达到了单元的教学目的。也正因如此,学生才能通过众多的单元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建构起一个更为丰富的语文知识体系。

刘继莉,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上一篇:引读,读出精彩课堂 下一篇: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