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与实践

时间:2022-02-27 02:55:08

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与实践

一、就业能力

(一)就业能力的构成早期代表性的构成模型有Yorke的USEM模型和Sewell的CareerEDGE模型。黎良田在USEM模型基础上,开发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3维5要素模型,即就业发展能力由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创新能力、职业迁移力、个性品质、职业规划意识5要素构成,每个要素下分别有相应的子维度指标[3]。美国劳工部了三大基础技能和五大能力的结构框架。英国也提出包括基本学习能力、沟通技巧、信息技术能力等五大就业能力。陈劲调查发现,通过培养个性品质和专业技能,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李庆文则将就业能力概括成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4]。康廷虎在问卷调查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二维模型[5]。(二)就业能力与课程体系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能力可以通过课程体系来恰当地引导和学习,经过内化、整合和迁移过程而形成。如构建就业导向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6];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供更多“顶岗实习”机会;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4];开展优化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推行双证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对策[7]。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如美国在大学课体系中同时设置通识课程和综合课程,用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就业能力。综上所述,就业能力是与职业有关的综合能力,首先它是多维度的,包括职业能力、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多方面内容。其次,它不仅包括获取和保持职业的能力,还应该包括职业流动和提升所需要的能力,因而是动态变化的。解决高职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开展就业指导,调整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核心和关键。

二、就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主要思路构建课程体系一般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分析,找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岗位任务,归纳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结构。然后考虑现有的教学资源、学生特点和课程设置,进而构建出就业能力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等一系列教学组织管理方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需求、岗位能力和教学现状,可以通过外部调研和内部调研的方式获取。外部调研对象包括已经毕业在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工作的校友、企业管理人员、业内专家、专业研究报告、企业的电商招聘信息等,内部调研则针对本院本专业在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课程体系现状、学校环境和教师配置等资源状况。内外部调研以座谈、访谈、调查问卷、参观访问、数据库和网络查询等方式开展。(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岗位和能力要求一般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典型工作岗位包括:(1)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维护。包括网站开发、维护、网络支付、网页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网络营销。包括网络调研、网站推广、网络促销、网络交易、网络客服、网站优化、网站维护;(3)物流管理。包括作业管理、库存管理、运输调度、物料配送、理货业务、计划控制等[8];(4)其他。包括行政管理、交易操作人员等。由此归纳出电子商务岗位的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包括基本素质和通用技能,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思想、道德品行、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性,以及交流沟通、自主学习、职业规划、组织和管理能力、创新和协作、信息技术等。这是从事任何职业的高校毕业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2)专业能力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能力两大部分,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基本技能包括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商贸营销、经营管理等;专业核心技能包括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管理、网络营销、电子交易、网站建设与维护、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等。(3)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是在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在复杂的真实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自主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和技能。(三)课程体系构架根据以上能力要求,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分解为更细化的素质和技能,然后组建相应的课程模块与其对应,每个课程模块包含若干核心课程。通用能力细分为基本素质和通用技能,对应着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能力细分为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技能,对应专业课程模块;职业能力细分为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对应职业课程模块。每个模块与职业资格证衔接,兼顾学生的基本就业与长期发展。与其同时,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的全过程,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专业方向和就业选择的一整套体系,以课程、讲座、活动、比赛、咨询等多样化形式出现。就业能力和课程体系的关系如图1所示。(四)教学组织和管理1.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材料,本着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选择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组织教材。教材形式向多载体和立体化方向转变,既有传统纸质教材,也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教材等融入高科技手段的现代教材。教材范围覆盖主教材、辅助教材、学习指导、参考资源等。2.教学环境。在软环境方面,培养职业意识,营造文化氛围,经常性地开展职业形势讲座、校园活动、职业知识竞赛及企业参观学习等。在硬环境方面,加强对校内多媒体教室、实训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实训基地的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对本职专业的认知和工作内容的了解。3.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如在专业拓展课和选修课中,有目的性地设计案例,激发学生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职业素养。4.实践教学。采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由浅入深分阶段开展的原则。校内实训尽量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最新的知识和技术成果引入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状况。经常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学生从实际工作中学习得到的职业技能知识对就业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有着校内学习无法替代的作用。5.教学评价。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评价类型和标准多元化。考核内容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重点考核知识应用、操作技能、团队合作、创新精神、道德素养等综合职业素质。考核可运用笔试、操作题、课程论文、专题设计等多种形式。评价时不仅要考虑最终成果,还要将过程评价纳入总体评价中来。评价的标准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6.师资建设。组建一支年龄、职称、教学和实践经验合理搭配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教师除了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学历、职称条件外,还必须取得至少一门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经常安排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教改会议和专业提升培训,同时,安排教师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获取最新的工作知识和技能。

三、注意的问题

(一)多方面探索培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合作明确职业岗位能力及目标,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循序渐进、衔接紧密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和职业型,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将人才培养的重心从知识系统化转移到就业能力和素质上来。(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的比例。理论课以够用为原则,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能力打基础,专业拓展课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专业选修课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强化校内实训实习和课外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管理和评估。还要依据教育规律、学科逻辑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针对学科特点和能力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授课内容从重视知识点的讲授转变到培养社会技能、综合素质上来。(三)开设职业规划和人文课程通过职业规划学习,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根据专业特征设置人文课程,开展人文讲座,加强人文课与自然科学课程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和科学素养。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就业方向。(四)保持课程体系的动态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确立,邀请实业专家全程参与。同时,对于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职业表现,也要有畅通的反馈渠道。通过这些方式,保持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五)鼓励学生参加外社会实践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和人际交往等各项能力,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鼓励学生勤工俭字,这样,学生既能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自我管理、沟通协调和抗压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六)就业指导贯穿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从最初的思想教育、职业规划,中期的技术指导,到后期的信息咨询,就业辅导等。就业指导可以以课程、讲座、活动、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入职的社会适应性。

作者:许慧珍 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初中历史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电子商务教学模式